作者:彭文忠
在当前的文化消费大潮中,消费“真实”已经成为当前文化活动的鲜明征候。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放眼望去“真实报道”、“生活直录”、“真实再现”等栏目比比皆是,在图书市场上则是一大批“绝对报道”、“口述实录”、“非常日记”的畅销发行。新世纪以来,以《输赢》、《圈子圈套》系列等为代表的商战小说屡屡掀起大众阅读的热潮,这些多为打拼多年的资深职场人士所著的图书,大打对当下商界生活的切身体验的旗号,以其真实性、揭秘性、专业性、实用性,散发着与传统文学小说不同的魅力,同样以“真实”的名义引发了久盛不衰的消费热潮。在被消费的“真实”背后,既对应着当代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需求,也关联着并引导着新世纪的审美文化走向;它与商业语境下文学文体自身变革实验有关,也是大众传媒影响下的产物。
一、消费什么样的“真实”:个体亲历+行业揭秘
新世纪商战小说的“真实”首先表现为作者对商界生活的亲历性体验的直接呈现。尽管也有专业作家参与写作,但多数作者是打拼多年的职场资深人士。这些生活在现代工商文明社会中的商界小说作者或是弃文从商,或是亦文亦商,大都有过亲自参与经济生活的“典型体验”;并直接或间接以纪实手法,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和从业体验大量穿织于小说中,多数作品明显具有自传体特色。如一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甚至被读者誉为“职场圣经”的《圈子圈套》的创作与作者王强本人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并非专业作家,在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后,从IT集团的底层销售做起,先后在多家知名外企工作,七年间,从普通员工飙升到外企在华机构最高层,先后担任过两家跨国软件巨头在中国区的总经理。他说:“如果我没有过去的经历,我是绝不会要写这些东西的,即使想写也写不出来。”由于小说写得十分逼真,不少读者甚至把这部作品当作王强的职场自传。小说《输赢》的作者付遥是实战派销售专家,在《输赢》之前就写过数部专业的销售管理方面的书。他凭借丰富的自身经历和对行业的深刻了解,把大公司顶级销售人员的生活和充满戏剧性的抢单过程写得生动且深刻,这恰恰是专业作家所未涉及也不见得擅长的领域。以写“商情小说系列”出名的作家丁力,在90年代初辞职下海后,先后担任过海南双利娱乐管理公司董事长、深圳中科智集团战略反战部总经理、金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董事局办公室主任、金田华南投资公司董事长等职。有过各种商界行业工作经验的丁力以敏锐的职业眼光迅速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事件,写出涉及娱乐业题材的《娱乐城》、《大老板小老板》,涉及创办实业题材的《天眼》、《赢家》、《圈套》等商界小说。《公司秘密》的作者王建曾有过多年的IT行业工作经历,他在小说前言中曾说:“对我来说,不是想着怎么去编故事,而是努力把我这十年的切身经历写轻一点,写淡一点,以使你们能相信这现实社会的真实存在。”而点击率一度高居不下的网络小说《暴富时代》以“中国人的第一部财富完全读本”的形象出现,其中所写到的一些行业的真实案例成为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语龙说,梁凤仪的小说更多的是传奇,而自己在商言文式的小说,比梁凤仪的小说更真实。
商战小说作者以资深行业专家的身份,大量地采用带有纪实性质的自传体及半自传体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从而赋予了小说极强的“真实”魅力——尽管这类作品在思想艺术上存在种种缺陷,但它们以新奇的内容和真率的风格吸引了读者,其实录性质和亲历色彩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征服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真实”的魅力与行业内幕紧密连接——商战小说的内容多为社会热点事件,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普遍关心、感兴趣的事;而由于行业间的隔膜,人们对当代商界内幕感到神秘,故纪实性某种意义上就是揭秘性。新世纪商战小说作家下海或商人加入作家阵营,其从商经历使得他们了解商界内幕,常采取贴近现实的实录原则来紧跟社会热点、经济热点,使读者从中可获取新鲜而又形象的信息,满足其阅读时基于了解社会真相和商业内幕的“窥秘”期待。
为了使作品在阅读市场化的时代获得一席之地,商战小说的生产方和销售方显然深谙读者心理。如小说《资本巨鳄》(雾满拦江)一书的封底印有这样几行字:“本书描述了一批活跃在资本市场之上,操纵着故事行情曲线的幕后人物,以及他们那些不为人知却主导着市场行情起伏的神秘运作,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真相,是国内首部资本运作小说。无论是资本市场的研究者,还是股市市场的投资者,不可不读。”并且,“鲜为人知的幕后真相”被醒目的红色大字特别标识出来,由此可见,这本书对满足读者的揭秘心理的重视。反映IT行业的商界小说《中关村倒爷》(于川)封面则赫然印有:“首家披露中关村最惊心动魄的商战内幕/长镜头追踪‘中国硅谷’创业者的辛酸历程。”小说对商战现象及现象背后的内幕和人物心态的揭秘,无疑成为作品的最大亮点。《输赢》则几乎就是一部有关软件销售行业商业战术和商业策略的揭秘小说。在封底则有这样一段话:“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培训价值则是这部小说有别于普通商战小说的标志。作为资深销售专家,作者赋予了小说极强的真实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销售经典案例。所描绘的大量销售实战情境完全贴合现实。亲切、真实、可信。于情节开展之中,更巧妙融入了作者10年外企销售实战、5年销售培训的心得。本书对各行各业销售人员都有极大的激发斗志、启发心智的作用,可作为培训读本加以研习。”
显然,新世纪商战小说的“真实”追求与当下的消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过,我们不能因此抹杀其积极意义。这种被消费着的“真实”应当说是有所特指和偏重的。它既非现实主义写作致力追求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事件之下的所谓本质规律,也不是先锋小说中由虚构所建立起来的主观真实、艺术真实,它直接呈现为个体的经验之真,似乎与新写实小说所要求和指向的那种自然而未加干扰的“生活原态”有相似之处。与传统哲学二元对立视野中的“真实”、“本质”或“理念”相比,这种个体的经验之真“淡化了种种形而上冲动和彼岸性追求,强化并突出了自身的现世、现时品格,肯定了日常性和世俗性的合法地位”;“虽然变得粗糙但更富有活力,尽管流于平面但更能促进认同”。它又与新写实小说有区别,并不拒绝作者的介入——不仅仅是亲身经历,也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生深厚而独到的亲身体验,是商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并传达出商人的真实心态和立场,长期以来商业活动和商人生活在传统文学文本中多被漠视、遮蔽或改写,眼下作者的在商言商,成为时代精神的积极呼应者,现代商业文化的积极传播者,表现出特殊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NextPage]
二、消费“真实”的目的:
作为职场指南和经商教科书,商战小说不仅是作者在商场和职场的亲身经历,真实的人生记录,而且是作者深入切入到商业领域的“机密地带”,对市场运作有较为深透独到的理解,融专业知识和经营之道于故事之中的产物。这使得新世纪以来商战小说的“真实”为它带来此前同类题材作品从未有过的实际可操作性,于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当作职场必读指南或经商教科书而走红。
“想掌握市场竞争中的规律精髓吗?想在竞争中了解对手吗?想成为财富的主人吗?让我们从商战小说中去窥探一二。”这是新世纪商战小说宣传时常有的广告语。比如,反映IT行业的小说《输赢》以扣人心弦的故事为背景,巧妙融入经过实践证明极为有效的超级销售战法——“摧龙六式”,并附有“摧龙六式”的光盘,成为很多销售人员的直接指导,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轻松了解销售策略。2006年之后,《圈子圈套》系列小说迅速在白领中流行,受惠于作者的资深商业背景,被称作第一部揭示在华外企经营内幕的纪实文学,第一部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的职场必读指南;《圈子圈套》跟《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一样,最终被供进了中小企业主以及大大小小的经理们的书橱。商战小说《正道诡道》则通过一家行业巨头企划经理的传奇经历将商业竞争中最富谋略的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作为职场、商战财经类小说,《正道诡道》最大的成就在于其实用性,文中通过一系列商战故事演绎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广度营销、深度营销、事件营销、品牌壁垒、公关危机、间谍、反间、消费心理学、商业联盟在具体商战中的应用,并将《孙子兵法》、SWOT矩阵、BCG矩阵等知识融会贯通于全篇;全篇虽然穿插融合了各类营销理论,但在商家的“正道”和“诡道”中,读者可以在紧凑的故事中与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认知,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骨血丰满,风姿绰约。即便是一个从未涉足市场的新手,也会从对真实商战的现场感受中领悟到营销策划的精妙之道。
商战小说的专业性、高信息量和可操作性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可读性之间存在同一关系。现代人正处于一个商业信息社会,对阅读文学作品,除了愉悦心情的欣赏需要外,还有捕捉各种社会信息,加深认识周围世界的追求目标。这就使得所谓可读性,顺理成章地也包含了作品的新闻价值、知识价值等在内。商战小说以小说形式做职场指南,以审美的形式在传播商业文化,传授经商之道,因而在这方面,显示出充分的优势:它发挥了在文学领域里独具的新闻价值和信息功能,顺应和满足了经济理性主义支配下的读者读解现实商界社会、认识自我、掌握未来的这一心理欲望。商战小说体现出信息革命对文学的全方位渗透,也意味着现代商业社会新的审美意向和期待: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信息需求的全面渗透,使得实用主义美学精神得到张扬。
从王强的《圈子圈套》到付遥的《输赢》,小说被注入了“实用商战”的新鲜血液,承担起了“企培案例”的专业重任。这是经济理性时代新的审美文化使然。这类小说似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与心理起点:世界需要去理解,商业必须去学习。而商战小说作家们的写作初衷,也不在于文学的书写而在于将培训和销售指南一类的书籍以文学形象的方式,提高其阅读性和趣味性。付遥在《输赢》动笔之前一直认为读者渴望有一本专业并且系统的书籍帮助他们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苦于专业书籍的枯燥难懂;“终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将专业书籍用小说的方式来写呢?我曾经看过一本名为《六西格玛的力量》的专业书籍,作者用小说形式将很枯燥难懂的六西格玛写得栩栩如生。我在写《输赢》的时候尝试了这种方法……有了这个想法后,我终于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开始动笔了,希望大家既有收获又能得到阅读的乐趣。”
显然致力于真实性和实际操作性的商战小说是一种着力追求传播效能和认识价值的文体经营,是商业语境下文学文体自身的变革实验,其致真效应、交流功能、认识价值得到空前强化;但同时我们必须警惕的是,伴随审美意识的泛化,其审美价值和艺术性亦会被淡化。
三、营造“真实”:适合大众传媒的语言符号
商业社会中追求经济理性伦理的现代读者也越来越青睐、越来越依赖真实的故事,这对深谙商业之道注重市场和读者反应的商战小说作家们来说是决不可能忽略的信息。所以他们在创作中大胆甚至有意地暴露和敞开自己的真实经历、生活场景及人生体验,以非虚构笔法来处理非虚构性的材料,以适合大众传媒的语言符号直接、明快地营造“真实”,力求模拟和创设出一种更接近读者欣赏、接受心理的逼真的叙述氛围,从而获取读者最大的认同。
[NextPage]
作品真实感的生成有多种原因,在创作阶段主要为非虚构的笔法和非虚构的材料。非虚构的材料如上所述商战小说作者将亲身经历纳入写作题材,将其逼真地表现出来,无太多人工斧凿的痕迹,不像一般的虚构小说总留下太多的编造痕迹。阅读商战小说,读者不必强制性进入作者设定的故事框架,而是会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现场感,没有时间的距离和心理的阻隔。如同电视中的“现场直播”,让人的感情完全沉浸在一种似可触摸的真实氛围中。
另外,商战小说尤其注重以非虚构笔法来处理非虚构性的材料,以营造作品的逼真感。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往往是这类小说的一大特色。商战小说以其叙述方式的质朴,简洁赢得了大量读者的青睐。晓畅明快、简要精炼的叙述中,小说文本既发挥了语言自身的描述功能和表现作用,然而又不设置语言屏障,让叙事尽量减轻自身的负荷,让读者轻松地进入文本的深层意蕴。商战小说虽也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如心理描写等,但它一般拒绝过于冗长的描写(如环境、气氛的描写),所以读者极易进入文本,易于领会文本的意蕴,读者就在舒心怡神的阅读中增长了人生体验,理解了生活底蕴。
在当下影视传媒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越来越高的受众覆盖率,为了给作品寻找消费增长点,获得巨大的经济报偿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商战小说家们开始越来越主动地向影视靠拢。大量的商战小说叙事策略中表现出明显的影视化特点。如作家在小说中避免使用一些夹叙夹议的写法,甚至传统的抒情手法也被省略。小说中开始出现了大量模仿影视语言的写作,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营造一种画面感、动态感,描摹生活中的色彩、声音等,以达到客观呈现的逼真现场效果。此外,在结构方面,商战小说不再像传统写作那样着意线索的设立和情节的戏剧化处理,而是突出强烈的现代节奏感:场景的时空跨越(如《大赢家》《富街》《圈子圈套》等)、事件发展的跳跃性进行(如《深圳商人》《输赢》等)、人物形象的特写处理或情境的镜头化展示(如《第二十幕》《白波九道》《灰商》等);镜头跟踪的动感效果(《资本魔方》等)……明显呈现出小说影像化写作的特点。我们在为影像化对传统文学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危机担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借助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作品更具有直观性和现场感,可以产生传统文学难以达到的表现效果:它能更充分地让我们感受时代脉博的跳动、商战的风云突变、生活的千姿百态和情感的变幻莫测,有利于加强小说中商界生活的现代节奏,而且使现代商业社会的读者从中能迅速寻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合而为一的现代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战小说是在以强烈的写实精神对文学传统进行挑战——它使与文本形式相对应的客观世界完全抛弃暗示、象征等审美中介,不去刻意营造叙事迷宫,而是以适合大众传媒的语言符号直接、明快地述说作者亲历体验和传达商界信息与时代精神,营造一种逼真的叙述氛围,给读者以心理临场感,以寻求和达到与之最大交流的可能。这样一来,“真实”的被营造与读者对“真实”的消费需求直接对应,从而也为商战小说揭开商场内幕、探讨经营之道的纪实性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注释:
(1)新浪读书:《圈子圈套》再续新篇,,2006年08月20日。
(2)李红春:《试论消费“真实”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新浪读书:《商战狼烟》,2008年01月15日。
(4)付遥:《输赢之摧龙六式€非把浴罚本┐笱С霭嫔纾?008年版。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