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欧洲历史学家说过,“20世纪末的中欧和19世纪末的中欧完全一个样。”其实,即便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20年代,欧盟也已诞生了近30年(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算起),欧洲呈现出的也还是一种与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相似的心态与状态。
法国总统大选让我们又一次聚焦法国这个欧洲大国。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最终有惊无险胜出,但他的对手——极右翼“国民阵线”联盟的领袖玛丽娜·勒庞也获得了超过四成选民的投票,这种对立也造成了大选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与撕裂。
法国史的骨架与血肉
法国不但是一个拥有246种奶酪的国家(戴高乐语),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不说远古时期这片土地上先后迎来了古希腊人、凯尔特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单说古代就生活在这里的高卢人,就有超过500个不同的部落。法国的历史纷繁复杂,如果想清晰而简单地认识和了解,推荐日本历史学家柴田三千雄所著的《法国史10讲》(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年10月版)。这本书虽篇幅不大,却并非常规意义的简史,作者研究法国历史超过60年,可谓功力深厚。这本大家小书不但语言凝练,主线清晰,而且信息量巨大,并能做到叙述上的前后呼应,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比如该书对法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君主权限、王室与宗教的博弈,都进行了详细观察,而对贵族、布尔乔亚和民众这三个社会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也花了大量笔墨进行解释。只有了解这些力量之间的关联与对抗,才能对法国大革命以及此后近百年复杂多变的法国历史有所理解、掌握。
如果说《法国史10讲》提供了法国史完整的骨架,那么,英国历史作家约翰·朱利叶斯·诺威奇的《法国简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11月版)则正好对之填充血肉,非常适合当作《法国史10讲》背景上的加厚与情节上的补充。如此一来,历史才更加立体好看。
正如作者诺威奇所言,《法国简史》是一本为普通读者写的通史,作者更愿意、也更擅长给读者讲故事,因此,该书比专业历史学者的著作更懂得读者的需求,也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该书以历史(传奇)人物为主线,以时间为线索,将法国历史,尤其是法国与英国之间的历史娓娓道来。作者身份特殊,其父达夫·库珀于二战时出任过英国海军大臣、信息大臣,是彼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密友兼阁员。二战后,达夫·库珀就任英国首位驻法大使,作者小时候随父母常驻法国,见识过不少政要(包括戴高乐),他对法国充满感情,视之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不过,第二故乡终究也只是第二故乡,该书的英国视角非常鲜明且主观,这也让这部法国简史有了“英法关系史”的味道。
英国、德国与法国的恩怨
在法国有句名言,“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一切,唯独没有改变人们对过去的想象。”说起来,最喜欢对法国历史想象的,似乎并非法国人自己,而是他们的邻居,也是千百年来的欢喜冤家英国人。英法两国在历史上纷争不断,更爆发过英法“百年战争”(1339年-1453年),诺威奇的《法国简史》中用了两章来讲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关于这段历史,中国读者最熟悉的莫过于圣女贞德的故事,而诺威奇对贞德并没有着墨太多,他热衷描写的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长子伍德斯托克的爱德华,也就是后世口中的“黑太子”。
对于“黑太子”这位英法百年战争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英国历史作家迈克尔·琼斯也创作了精彩的传记《黑太子: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之花的传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读这本《黑太子》,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了解这段英法百年战争的历史,到底对中国读者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价值为何?个人感觉,除了能了解一段历史传奇,也证明了一个道理,那便是历史并非单方面的叙述与接受。我们不能因为比较熟悉贞德的故事,就认为以贞德为主角的故事就是历史的全貌。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是后人凭着自己的意愿塑造的,相比他们所处的时代,更具今天的现实意义。
英国虽然与法国有不少历史恩怨,但要说近代史上法国最大的对手,非德国莫属。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也是欧洲从历史直至今天最为重要的国家关系。英国历史学家阿利斯泰尔·霍恩在战争史研究上造诣颇深,他的两部法国战史著作近期也被翻译引入国内,分别是《巴黎的陷落:围城与公社1870-1871》(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和《凡尔登战役:荣耀的代价1916》(汕头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两本书虽然是两个时期的历史,但书中主角都是法国与德国,相互也有着因果联系,因此可将两本书视为姊妹篇。
《凡尔登战役》讲述的是一战时期最为血腥的凡尔登战役。该书在描述这场战役上可谓巨细靡遗,不但铺陈了战前战后的背景,也有战役双方宏观上的战略战术,以及微观上个人的苦难荣耀,其细腻真实的笔法,让战场的纸面还原达到了最大化,颇具一部电影大片的画面感。该书最大的价值,更在于对凡尔登战役中法军的顽强精神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尤其上溯到46年前的普法战争法军耻辱性的战败,以及此后普鲁士(德国)对法国严苛的惩罚(逼法割地赔款),这些都造就了法军在凡尔登战役中迸发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这也带出了该书作者霍恩的另一部战争史佳作,讲述普法战争的《巴黎的陷落》。
读这两本书,你会得出一个被无数次印证的结论:一切战争都是历史的延续。无论是普法战争、一战,还是后来的二战,我们都能找出法德两国彼此施于对方的很多行为的精神脉络和内在逻辑。
以今天的眼光回眸当年第三共和国的崩溃,其历史意义确实巨大。美国历史作家威廉·夏洛伊大名鼎鼎,他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在国内拥有大量读者,他的另一代表作《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40年法国沦陷之研究》近期又推出新版(译林出版社2022年3月版)。该书有着夏洛伊作品鸿篇巨制的特质,对二战前法国国内的政治进行了全景扫描式的论述,但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一种英美知识界“略带恼怒的优越感”。
相比之下,朱利安·杰克逊的《法兰西的陷落》(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版)要更公允和客观,该书最大的价值在于第五章“原因和假设”,作者从各个方面剖析法国当时的崩溃是否真如夏洛伊所言——是法国“军队、政府以及人民士气的总崩溃”,当然,作者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战争的胜败取决于“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一种巨大的历史力量”,这本《法兰西的陷落》就是对这个“历史力量”重新衡量的作品。作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都至关重要,不过,其更有助于解释法国战败的后果,而不是其原因。这个发现让人耳目一新。
微观的法国史
最后,再推荐三本关于法国史的微观史佳作,或者说,对应上面七本书,这三本可以称得上“闲书”。三本书都是来自美国著名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三本书之前也都有过中文版,都在近期出了新版。首先推荐达恩顿的《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版)。这本书以历来史家所忽略的科学时尚——催眠术为入口,通过大量书信、手稿、手册、报刊等史料,追寻催眠术运动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变迁轨迹,探讨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启蒙运动的终结之间的关联,为揭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起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另外推荐的两本书,都是关于法国书籍史的研究,一本是《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一本是《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版),我们可以通过学识渊博且独具只眼的达恩顿,观赏到融汇18世纪欧洲大众阅读、近代贸易、思想碰撞和启蒙运动相互交融的历史图景。
在欧洲有一个说法,叫“法国的例外”,指的是西欧诸国中,法国(尤其是近代法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简言之,就是法国政治的对立就像一场信仰之战,容不下一丝妥协,也因此,法国历史上惨烈的革命和内乱不断;也因此,今日的法国极左和极右大行其道,而政治上的中间路线举步维艰。不过,法国人或者说法国这个国度的个性,就是在情势越来越危急之际,越会向多样、共识、宽容的共和主义寻求身份认同。这不啻于法国的乐观,或者说我们对法国的乐观。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点,就是上面推荐的十本法国史著作,有日本人,有英国人,有美国人,竟无一人是法国人。这个现象,或许是国内出版过于着重于英语世界对法国的表达,也或许法国人真如加缪所言——想象过于着重于回忆。
原标题:十本书讲述法国史:欧洲的“不变”与法国的“例外”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