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作家在美国被冷落太正常?

2015-06-02 10:43:39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作者:荣筱箐

  5月27号美国书展开幕那天,我在书展会场、纽约的贾维斯中心闲逛,偶一转头看到了冯唐。这个现身在中国闹市能引得万人围堵、众声齐诵“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冯唐,这时候孤零零地站在贾维斯中心二楼前厅里,正在接受一个同样孤零零的中国记者采访,旁边站着个把中国粉丝,都远远地瞧着,一点不狂热。中午12点半,冯唐按计划开始现场签赠,书却没按计划到场,只能签在读者拿着的随便什么纸上,不过问题不大,反正也没多少人。

  这时候金发碧眼的书商书迷们正密密匝匝一堆一簇的在这个大厅里疾步穿梭,寻找着他们想要找的书或者人,没人在冯唐身边停下,他们不认识他。不远处已经有人排起了长队,不是为他。“感觉自己原地转圈,世界无聊静止……其实,自己是在原地下坠,世界无情运动。”此时此刻,这段话比“春风十里”更应景,出自他的一篇随笔:《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书展上的冯唐,摄影:荣筱箐

  冯唐是这次第一个在书展现场做签赠的中国作家,但成为怪物的并不只他一个。后面几天签赠的更多着名中国作家们也都获得了大抵类似的非着名待遇,纽约亚洲协会的微信公号“中美对话”上发出了一篇名为《苏童、毕飞宇、阿乙在纽约书展,读者都去哪儿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广为传播,还引来很多中国媒体跟风转载。

  也是,咱们花了大价钱大张旗鼓来书展亮相,书都白送了,还没人捧场,面子上难免有点儿挂不住。但仔细看相关文章和评论,很多对此表示震惊的人显然不是为了面子,而是真心实意地认为这件事匪夷所思,在我看来这倒比中国作家签赠台前“一个雀都没有”的冷清更值得说说。这种对一个正常现象发自肺腑的普遍失望只能是源自同样发自肺腑却不切实际的普遍期待,而这种期待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人在文化输出这件事上的心理常态。撇开因此变得脆弱过敏的个人情感不说,最起码这对文化输出大计本身不利。

  之所以说中国作家签赠冷场是正常现象是因为这不过是简单的技术疏漏造成的。纽约本地华文读者中这些作家的粉丝数量足够撑起场面,但这次中国代表团虽说阵仗很大,几十场相关活动五彩缤纷,但事先张扬得实在不够,本地华文媒体手中连份完整的时间表都没有,读者自然也只能靠道听途说瞎子摸象。再有名气的作家如此低调“悄悄的进村”大概也只能“不带走一片云彩”,否则才真的是新闻。

  至于来到书展现场的“老外”读者对手捧着自己着作的英文版笑脸相迎的中国作家视而不见就更是正常了。美国人本来就是出了名的自我中心,普通美国大众对别国文化的兴趣最多就像对撒在热汤上的胡椒粉,只要一丁点提提味儿就够了,这一点看看本地媒体上聊胜于无的国际新闻报道和本地电台排行榜上几乎绝迹的外文歌曲就知道了。就算在全世界都放眼中国的大环境下,一个普通美国人如果知道北上广之外的其他中国城市就算很有国际眼光了,一个普通美国读者如果知道莫言之外的其他中国作家,那简直就是奇迹了。

  技术问题不难解决,要改变美国人对外国文化的态度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这些作家明年再来纽约签赠台前可能会门庭若市,但大部分来抢签名的可能还是华人。就像这些年在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越来越频繁的中国文艺演出,尽管场场满座,观众大都还是中国脸。说好的中美文化交流成了中国文艺工作者为旅美华人送戏下乡,台上台下老乡见老乡,场内洋溢着浓浓的乡情。连一向板着脸严格执行场内禁止拍照规定的美方工作人员,陷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面对人手一部手机对着台上狂拍的阵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样的文化交流当然也有它的功效,比如慰侨,但大概跟祖国人民对此类活动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惊园》剧照,摄影:Julia Lynn

  这倒不是说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根本没兴趣,上周五美国Spoleto表演艺术节在南卡州的查尔斯顿开幕,为期17天的艺术节打头阵的大戏是一部名叫《惊园》(Paradise Interrupted)的装置歌剧 ,从《游园惊梦》借意,又把中国水墨的精髓灌注到舞台布景和灯光中,讲述一个女人在黑白两色又变幻无穷的梦境花园中挣脱束缚找到自我的故事。演员有中有西,唱腔是原味昆曲辅以西洋歌剧,唱词全是中文。现场600多座位坐满了“老外”,演出结束全场起立掌声雷动。我随机问了几个观众,都不懂中文,没听过昆曲,不了解水墨,都说这部剧好美。

  但我有点担心这部剧如果去中国演反而很难找到这么多知音。创意和导演马文、作曲黄若和出演女主角的昆曲演员钱熠都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至少15年,他们的中国文化跟中国的中国文化多少已经有了距离。距离本来是产生美的路径之一,可中国人似乎对自己的同胞跟自己拉开距离心里总是点别扭,难免会小声嘀咕一句“那不是中国文化”。至于本来就是局外人的老外,要是胆敢利用距离产生点儿美,那咱们就更不用客气了。那些精心打扮,披挂上“中国元素”去参加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风盛会的歪果仁们,不是都被咱们笑成是煎饼果子、福娃和穿睡衣的上海阿姨吗?

  这些玩笑中其实藏着中国人在文化输出上的最大症结,咱们不仅指望老外能死心塌地爱上中国文化,而且还指望他们按咱们认可的方式去爱咱们认可的内容,美其名曰“正宗”。但“正宗”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唯我独尊的老古董,容不下文化发展流变异地生根,也容不下第二个哈姆雷特。这样的高冷范儿如今已经很难笼络住一个多元世界里的多元受众,有次指望只能失望。不信你告诉正在唐人街中餐馆享用左宗鸡的老外们这不是中餐,然后逼他们吃块臭豆腐试试。

  (实习编辑:葛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