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病 ◆
植物与动物(包括人),不是上帝既有的创造,而是自然界几万年发展的结果。这样的大自然创造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就不一定能适应于另一个大自然。
人在游牧式、农耕式的大自然中生活了几万年,在这近百年、甚至近几十年才转到都市生活,柏油路替代了田埂小路,化学处理过的自来水替代了天然的河水、井水,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替代了茅草屋……这是进化还是退化?但至少是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改变!
人在新的自然环境中失去了什么?不知道,因为,人类自己都没有仔细思考过,他们曾经拥有过什么。
1886年荷兰成立了一个专家组研究在印尼出现的脚气病,当时印尼每年几十万人死于此病。这班洋医学家用传统的“科学”方法研究,确认是一种球菌传染所致。后来验证不对。病理学家 Chr.Eijkman(1858-1930)在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一些医院养的鸡也生了同样的脚气病而死去。询问养鸡人才知道,那些鸡总吃客人的剩饭,而吃糠的鸡却没有生脚气病。从而发现,糠里面有一种动物非常需要的物质(后命名为维生素B1,注一)。也就是说,人类吃了几万年的稻谷,因为技术限制无法把稻谷上的糠打干净,以致天天在吃维生素B1都不知道。一旦社会“进化”了,人可以不吃糠了,病就到了。
揭开维生素之迷后,科学家们忙乎了。这上百年来,不仅发现了十几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还发现了十几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营养市场丰富了,商人多了一个谋财之道,连买袋大米都要在袋子上标明,该大米含有多少热量,多少维生素,好像没有科学就没有维生素一样。
那人体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多少矿物质?除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需要什么?谁也不知道。人们都说熊猫爱吃竹子,其实岂止竹子?动物学家们这下想到了“维生素问题”的严重,老老实实地牵着熊猫去野生山林,看看熊猫自己挑吃哪些植物,便把这些植物样本采集回来研究。后来发现,熊猫还爱吃自己拉下的粪便,科学家们目瞪可呆。熊猫吃了几万年自己拉下的粪便,说明粪便里一定有熊猫必不可少的物质。那是什么新的“维生素”?没有一位科学家再有勇气研究下去了,只能让熊叔叔们继续吃自己拉下的“维生素”吧。
西方很多人有花粉病,春暖花开之际,应当是最富有诗意、最心情舒畅的季节,花粉病患者却在那里“痛哭流涕”。家里要搞点绿化,妻子规定我只能种草,不能栽花。几棵绿草冷不防就冒出几个花苞来,我忍痛把一个个花苞剃掉——那真是自古未有的事!在德国约有l/5的人有各类过敏症,其中花粉过敏占一半,其次是灰尘和动物过敏,而且花粉过敏这l5年来患者翻倍。
事实上,人体内有两大抗菌系统(Abwehrsystem),一类是白血球(Fressezelle),能把进入人体的有害细菌(Bakterien)吃掉;另一类是防疫球蛋白(Immunglobulin),当神经系统发现有害物质(抗原,Antigen)前来侵犯时,就能产生与之性质相反的抗体(Antikoerper)前去迎战。两者一遭遇,同归于尽。患有过敏症的人问题就出在后者:当花粉吹入鼻孔或皮肤时,花粉不是有害物质。但神经一过敏,以为敌军来了,一下产生超量的抗体大军(Sensibilisierung)。最后花粉倒很友好,并没有作乱,而那些抗体找不到敌人,无处发泄,便开始自我作乱,引起了人体“过敏”。现代医学家也很聪敏,赶忙通过针筒注射一批“敌军”到人体内与抗体作战(注二),也让身体认识一下,这花粉或病毒不是敌人,而是似曾相识的我们上上辈子的朋友,以此来抵销抗体自我作乱(Hyposensibilisierung)。
但那些医生为什么就不想想,人类与花草打了几万年交道,为什么偏偏现在花粉过敏?我在农村插队时,三月菜花开,满山遍野黄成一片,我整天就浸在菜花丛中干活,从来也没打过一次喷嚏呀。所以过敏症,要么是在城市生活中缺少了一种什么物质,或者是由于空气、水质污染而使人体中增加了一种什么物质,或者是城市生活改变了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紊乱,造成敌我不分,产生了种种反常的生理现象。
相似问题也出在耳鸣病。天地安安静静的,患者就听到嗡嗡之声。耳朵是脊椎动物独有的听觉器:声音是空气中的压力波传入耳朵,震动耳膜,通过锤骨放大到耳蜗内的感受细胞,神经系统就将这样的感受传到脑神经,于是,人“听到”了声音。现在空气中并没有压力波,人却“听到”声音,可见,不是耳朵的硬件出毛病,而是从耳朵到脑子的神经系统、即电路出了毛病,给大脑误传了信息。同样原理也出现在眼睛里冒金星之类。
◆ 现代病 ◆
有一阵我的手表坏了,一年多没戴。同事惊奇地问:不带手表怎么知道时间?我说:“不带手表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自然的生活才是真正人的生活。而今天,那是机器的生活”。
所谓“现代病”其实古已有之,只是现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医学的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另三部是《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开篇就讨论这个问题。黄帝问天师:听说古代的人年满百岁还精神焕发,而现在的人却年方五十就已经衰老,是时代变了?天师对曰:
“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
也就是说,人的天年是百年,正常情况下人人都应当活到百岁。但因为今人追求享乐而荒淫无度,起居无常,生活违背人的自然性,于是年方半百就已经衰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生活不是为了吃,吃是为了人的生活。”这几如废话一般的哲言,却挡不住花天酒地的中国吃文化。而现代人的问题,又岂止是荒淫无度?
现代人第一特征是紧张(Stress):早晨还在梦里就被闹钟惊醒,穿衣洗脸往外冲。正飞驰电掣在高速公路,赶快刹车,前面堵着呢。一到公司马上看记事本:九点和张三会谈,十点与李四有约,十一点实验室出毛病得马上去,还没赶到已经报告生产线出故障……转到下班刚想喘口气,妻子来电话:回家路上去商店买一盒鸡蛋、三百克肉酱、四只西红柿、一根黄瓜……家里等着下锅呢。这就是现代人一天。
其实,产生紧张的心理和生理状况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当受到其它动物进攻或将要进攻其它动物时,位于肾脏上方的腺体(Nebennieren)立即将肾素(Adrenalin)射入血液中,向整个人体心理上和生理上拉响警报:交感神经(Sympathikus)紧张起来,整个人体能量全都集中到大脑和肌肉,心跳速度、呼吸速度和血压马上提高,胃一肠系统中断消化工作,血库中的红血球马上出动以加速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血液凝结系数(Gerinungsfaktor)马上升高……只要将1克肾素注射给猫,猫立即就会毛发竖起,背拱起,发出呼呼怒声。古希腊医学家说四液紊乱就会病,现在五脏六肺都进入战争状况。偶尔为之还无所谓,天天如此能不生病?德国每年约有27,4万人发生心肌梗塞,就源于过分而持续的紧张生活。
现代人的第二特征是忧虑(Angst):暑假到了担心找不到打工,期末担心通不过考试,大学毕业担心找不工作,找到工作又怕被炒鱿鱼。玩股票亏了本,痛心;做生意赚了,赚了一万想十万,赚了十万想百万,也焦心。佛教要人静坐以去除欲望,因为佛陀研究发现,人类的一切苦难其实都源于人的欲望。所以这世道,穷人有穷人的忧,富人有富人的忧。产生胆怯和忧虑也是动物的本能,通过这种本能的直觉来提醒动物:“当心!将可能发生对你不利的环境,要早作准备”。人类不正是在这样的胆怯而担忧的生活中进化而来?在德国,有15%的人曾至少经历过一次这种内心极其担忧的时期,而作为生活在异国的留学生,我想可能80%以上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生活。这种心理上的担忧马上会影响到生理上,如胃口不好,肌肉紧张,胸口压抑,失眠,甚至头晕、出虚汗等。对那些本来就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来说,脑神经负担太大,就崩溃了。
我看到社会不公正现象也经常血往上涌,怒不可竭。但一杯酒下肚,怒气半消。如果我也像李白那样“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愁到底,那就犯上了忧郁症(Depression):一个人呆坐在那里,就如心理学家K.Schneider刻划的那样:心里只有一种没有感觉的感觉(Gefuehl der Gefuehllosigkeit)。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更不想动,感觉这个世界是个绝望的世界。甚至整天责怪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想用自杀来解脱苦难。按病理学解释,人的脑神经(Nervenfaser)——就如电线——不是连续的,两段电线之间有个空隙(synaptische Spalte),当一个电信息传到间隙时就中断,然后通过间隙中的物质(Obertragungsstoff)、通过化学方法再将信息传到空隙那端的电线上。一旦犯上忧郁症,中介物质出了毛病,电路中断。后脑想出的东西传不到前脑,当然只能坐在那里发愣发愁了。
现代人的第三特征是受气太多(Aergel),如果不练气功来放气,怕要犯“胃气痛”。公司的一位同事,他负责产品电学部分,我负责物理部分。他肚里的气就太多:实验员的工作有点马虎他要生气,供货的样品有点偏差他要生气,自己一时没能解决技术问题更要生气,所以他常说胃闷,最后还是我送他进了医院——突发的胃溃疡(Magengeschwür)。我去医院探望他时送他一本书:《Nimm das Leben nicht so ernst》(对生活不要太认真)。传统中国士人有儒道双重人性,在宫廷上充满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回到家就写诗绘画充满远离现实的道家境界,由此而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而这位同事在公司受气太多,回到家又要忙着造房子,周末还要去教堂“忏悔”。这么多气闷下来,能不闷出胃气痛?《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犟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可见,因生气而生病自古皆然,不算“现代病”,只是现代生气的地方更多,频率更高。
紧张的生活(社会性)会影响人的情绪(心理性)。情绪压抑使人的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紊乱,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胃液减少(生理性)。消化不良就会导致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理性)。如不采取措施就病变成胃癌,一切都完了。可惜这样简单的道理,到人躺在病床上时还经常不能领悟。《黄帝内经》开出的药方是要改变整个生活方式:“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即不要贪婪,保持心理平安,身体劳作也不疲倦——人在现代社会要学会“难得糊涂”(郑板桥),这才是大智若愚的药方。
◆ 富贵病 ◆
这世界上,穷人生穷病,富人生富病,穷人变富要生穷富病。
妻子看病回来,医生说她血压太低,配了一堆提高血压的药。通常说来,血压在150/90 mmHg以上为高血压(Hypertonie),在100/60 mmHg以下为低血压(Hypotonie)。现在妻子犯上血压太低,真不知病从何来?拿一天休假到图书馆,从这本医学书考证到那本医学书,从这份医学杂志翻到那份医学杂志。讨论血压的还真不少,可都是讨论高血压,哪有讨论低血压的?你看那些吃牛肉、奶酪长大的德国人,男的壮得像条牛,女的肥得像头猪,还能血压不高?德国1/5人口患有高血压(中国只有8%),成了德国的国病。而我们这班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长在十年文革,男的瘦得像只猴,女的弱得像只鸡,中国居然有1/5的妇女人体缺铁,成了中国的国病。显然,国情不同,德国医学书上无法找到治理中国国病的答案,只能自己思考研究。
人体有两大血液循环:右心脏通过肌肉收缩,将来自静脉的血液打到肺部,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然后再流入左心脏(小循环,16世纪西班牙的M.Servetus发现);左心脏再通过肌肉收缩将血液打入动脉,通过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和静脉而流向全身,最后流回到右心脏(大循环,l7世纪英国的w.Harvey发现)。这情况与流体力学中的“水泵一水管”循环或与电学中“电源一电路”循环相类似。这就可看到低血压的主要问题了:或者是电池功率太弱,电路上的电灯当然昏昏欲睡;或者电池功率正常,但哪个电灯坏了,导致整个电路的电压下降。如果用流体力学来解释更直观:因为心脏(水泵)太弱,以致血压太低,无法把血输送到血管的每个角落。如果“边远地区”得不到足够的鲜血,所以这些人脸色苍白;脑袋得不到足够鲜血,就会头晕、眼冒金星。所谓得不到“鲜血”,就意味着那些“边远地区”(例如手脚)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所以怕冷,感觉疲倦,工作和生活都没有活力……于是最简单方法,就是要加速心脏跳动,方法就多了。如通过运动来迫使人的心脏跳动加速;洗澡时一会儿水冷、一会儿水热来刺激心脏加速;通过药物来刺激人的神经,使心脏得到一个“错误”信息而加速跳动。还可通过全身按摩来加速血液流动,即减少血管中的流体阻力……
但那还只是治面不治本的方法,还得搞清引起低血压的原因。经过思考后发现:我们这代留学生由于从小营养不良,体质和体力普遍较弱。许多妇女有孩子后留在家里持家。于是,因为体弱而不想动,心脏在半负载运作,导致血压降低;因为血压低,人的活力降低,于是更不想动,心脏转速更慢,血压更低。如此恶性循环,终于酿成低血压。这点不同于国内妇女或上班族,人再弱也得辛苦工作,心脏还得全速运转,所以血压不一定会低;也不同于德国妇女,她们精力旺盛,每周都要从事各类体育活动,就担心心脏负担过大,从而不可能低血压。
由此可见,穷也不会低血压,富也不会低血压,由穷而富最可能产生低血压。一位朋友到我这里来咨询,说他妻子整天无精打采,看来病得不轻,但到医生那里检查下来,除了血压偏低,其它都很正常——其实都是亚健康现象。我就说,你妻子整天懒懒的不想动,整个身体就像机器,全生锈了。你要先天天陪她小跑步——人类最懒的体育运动——先把机器转起来,去除锈迹。坚持一个月后,如果再剩下什么病,才算是真病,再来我处咨询。
◆ 回归自然 ◆
医生还说妻子的身体缺铁。缺铁容易引起贫血(Blutarmut),从而引起人的疲倦和记忆力衰退等。于是配了一堆铁质药片。我想,这一定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吃脑补脑,吃血补血——我写不出文章,就要背个猪头回家煮煮吃。吃铁就能补铁?我不天天和她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菜?为什么我身上就没缺铁呢?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吃上l2克(男)- 18克(女)的铁质就够了,即仅仅吃48 - 72克猪肝、或290 - 400克菠菜、或460 - 690克米饭就够了。这样的量完全达到,尽管如此还缺铁,说明是人体有病,不吸收铁质!人吃下含有铁质的食品,在肠里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才能被人体吸收而转换成人体中的铁质。所以问题一定出在这个生物化学过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人体总体调节,否则即使吞下一个铁锭,又有何用?常说吃铁质的同时还要吃维生素C,正是为此,但那还只是现代人的以药辅药,都不如古代医师的以毒攻毒,那是远远不够的。
《列子?力命篇》中将传统医生分成三类:众医,良医,神医。而我分析现代医生也有三类:只会解剖青蛙的兽医,只会宣读论文的巫医,只想拼命赚钱的庸医。人说中医重视人的总体,其实传统西医重视的面更广。西医是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Naturphilosophie)分离出来,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Alcmaeon von Kroton(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的学生!)通过解剖研究,发现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发现大脑是思维器官等,最后得出结论:人体是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缩影——所以研究人体小宇宙,必须结合研究整个天体和自然环境的大宇宙。古希腊最著名的医学家Hippokrates(公元前460-377)最早研究健康与自然界的关系。在他看来,一个人有病,是整个人体有病,而不是某个部位有病。决定人生理状况的是四种液体:黑胆液、黄胆液、血液和黏液。这四种液体失调便产生疾病。怎么会失调的?是因为个人生活方式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于是他研究地理、气象、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发现所谓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古希腊、尤其是古罗马时代的医学家们接受的都是全才式教育:天文、地理、哲学、科学……他们不仅要研究人体,更要研究社会,研究大自然,因为一个人有病,其实是整个社会有病,是人与大自然产生的冲突在人体上的反应。
而今日的医生有几个在行医的同时还在研究天文、地理、哲学、文学、政治?他们把老祖宗的医学思想丢得一干而净,直到近年才刚刚重视与自然沾点边的环境医学(Umweltmedizin),那也就多几个巫医在那里埋头写书而已。其实医学哪需要这么多理论?保健学家W.Kollath(1892—1970)说:让我们的食品越天然越好——说白了,就是越原始越好。结果他被誉为现代保健学之父,可见最原始的东西,可能恰恰是最现代的东西。
有一次,国内家人给我捎来一包红枣,千里迢迢,礼轻情意浓。我一煮红枣,水面上就飘起了一层白粉,是蜡还是滑石粉?吓得我哪里敢吃?立即打电话回国询问,家人说,这是新品种,营养更好。我说,中国人吃了三千多年红枣,都没有白粉的。现在浮起了白粉,那还是老祖宗李时珍《本草纲目》里介绍的那种红枣?还是保险点带点没有白粉的红枣来。没想到,如此大的上海商品市场,居然都是经过“科学改良”后的白粉红枣呢。
不仅食品越接近天然越好,人的整个生活方式都越接近天然越好。在这点上,你去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就可以获得许多启迪,增长很多生命的智慧。
注一:维生素Vitamin由拉丁文vita(生命)+Amin(有机的氮化合物)组成,因为德国化学家Funk误以为,这种人体需要的物质中有一种有机的氮结构存在,于是造了这个名词,误用迄今,因为维生素不全是氮化合。
注二:打免疫针(Impfung)原理也类似:人第一次由某菌感染而引起某病时,人的免疫系统(Immunsystem)就把该病的信息存储起来。以后一旦遇上同样病菌,防疫系统马上会识别并产生相应抗体。防疫针就是利用人的这个“特异功能,先把少量这样的病菌注入人体(Lebensimpfung),或事先把病菌杀死后注入人体(Totimpfung),使人还没生第一次病,免疫系统就得到了这些病菌的信息,从而免去第一次生由这类病菌所引发的病。上述用于预防的为 aktive Impfung,而对已传染上病菌后的治疗情况情况就要用 passive Impfung。
(编辑:陈家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