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北京)拍卖公司总裁温桂华
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大洗牌,与经济形势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也不例外。回顾2014年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是调整的一年。而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这种调整势头也势必在2015年延续。面对“新常态”的艺术品市场,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经营或许才是调整状态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破局之举。
市场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于艺术品拍卖公司来说,2014年也许是最难熬的一年,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甚至把2014年的秋拍形容成是“公司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次”,足见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深度调整给当前国内整个艺术品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的深度调整,不仅国内艺术品拍卖行的整个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个别拍卖公司还因为业绩下滑厉害出现了经营困难。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在有惊无险的状态下出现了平稳发展,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却明显低于2013年。以2014年秋拍为例,尽管上拍数量、艺术品拍卖会场次较2013年秋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成交规模却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拍品成交总量较 2013年 秋 拍 减 少 了13.19%,而287亿元的成交额也较2013年同期下滑了13.76%,并且除北京翰海之外,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几大龙头拍卖公司的成交额也较2013年同期有20%至30%的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成交规模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端拍品极其稀缺、买家审美情趣发生变化、新门类艺术品难扛市场规模之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认为,一是征集困难,艺术品拍卖市场没东西卖,成交额自然下滑。二是参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受到的影响。三是艺术品市场持续调整,大家的观望情绪比较明显。
据了解,受上述原因的影响,2014年秋拍高价成交价的拍品数量整体上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成交价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拍品已从2013年的19件减少至2014的秋拍的9件,成交额更是减少了将近50%,仅为6.06亿元,市场支撑规模仅为2.11%,较2013年秋拍降低了1.43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成交价在100万元以上的拍品数量和交易规模上也是大幅减少。唯独成交价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拍品数量在大幅增加,说明艺术品市场只有初级购买力在扩张,普通藏家与艺术品爱好者才是市场中非常活跃的组成部分。
多元化经营才是破局之举
在采访中,成都一家艺术品拍卖行的老总告诉记者,艺术品拍卖市场自2009年进入“亿元时代”以来,当时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分疯狂,上半年买来的艺术品下半年转手就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然而如今随着“亿元时代”渐行渐远,转手就可以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已进入“新常态”,加之当前艺术品市场的传播,交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金融的介入,电商的介入,都让艺术品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不主动对市场战略进行调整,不对艺术品市场进行细分,要想分得一怀羮那是很难的,因此在艺术品市场新常态下,必须有新举动,而多元化经营就是破局之举。
来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从拍品门类来看,2014年秋拍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主流品类的表现相对平稳,市场总成交额为215亿元,市场占比为87.4%,同比2013年秋拍下降了1.25%。其中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份额下滑,瓷器杂项板块份额提高,这也反映了在艺术品市场“新常态”下,市场在不断耕耘原有拍卖门类的同时,不断细化和扩充杂项等交易门类,寻找新的潜力股。像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在书画、油画、瓷器三大板块之外,就增加了茶道具、佛教艺术品、珠宝等板块。而部分拍卖行更是在2014年秋拍把奢侈品、设计类工艺品、中国当代诗歌手迹拍卖乃至一些国外艺术品的小门类如摄影、文化名人签名文献均囊括在拍卖之内。从拍卖结果来看,虽然这些新拍品门类对整个业绩贡献还不算太多,但却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吸引了一些新的买家群体参与其中。
苏富比(北京)拍卖公司总裁温桂华表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从理想转向现实操作和未来的设计,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多元化经营就势必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既可以对市场和藏家进行引导,而且多元化经营还将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健发展基石。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一个发展非常不均衡的阶段,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主要成交额来自于书画,大部分拍行是“瘸腿”,这就意味着一旦这部分市场遇冷,日子就比较难过。对艺术品拍卖公司来讲,尽管多元化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但多元化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好的品牌来支持,因此在尝试多元化经营的初期,最好先要注重品牌的建设。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