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作为摄影家的切·格瓦拉

2012-09-10 08:48:33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许荻晔

   

  除了贝雷帽、络腮胡和雪茄烟,除了革命领袖与文化符号,我们所知道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还有什么?

  摄影

  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捕遇害时,这位拉美革命领导者身上被搜出的是12卷胶卷。此前两个多月,政府军发现他的基地时,找到的除了药品和生活用品外,还有拍摄的胶卷——这些照片冲印出来后,甚至登上了美国《生活》杂志。

  在许多切·格瓦拉的照片中,他胸前挂着相机。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照片”的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持相机的人:接受被拍摄,也主动从镜头中观看世界、理解自己。

  9月8日到10月5日,238幅切·格瓦拉的摄影作品将在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展出。这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摄影家格瓦拉”巡展,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展。“希望这些影像能作为切·格瓦拉的自传呈现:通过他不同时期、地点的摄影作品来再现他的生活。”切·格瓦拉之子、切·格瓦拉研究中心负责人卡米洛·格瓦拉(Camilo Guevara)向《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介绍。

  作为艺术家的格瓦拉

  “我们一起拍照吧!”

  在展览播放的纪录片中,刚得到一台带定时拍摄功能的相机的切·格瓦拉,被描述成高兴得孩子似的。他置放相机,开启定时,有时候自拍,有时候到处拉周围的人合影。

  他给妻儿们拍了很多照片。1965年切·格瓦拉离开古巴时,卡米洛只有三岁。对父亲的直观印象,他只能通过那几张合影以及父亲拍摄的他来获得。这次展出也包括这类日常生活照片。

  走的时候切·格瓦拉没有带走他的手提箱:作为一个文艺青年,里头装着他珍藏多年的照片、日记和纪念品。20多年后,他的遗孀阿莱达·马奇(Aleida March)邀请古巴艺术家杜墨埃斯(Lesbia Vent Dumois)评估这些留下来的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1990年代开始的切·格瓦拉摄影作品展因此拉开帷幕。

  20多年来,“摄影家格瓦拉”巡展遍及古巴、西班牙、墨西哥、法国等13个国家16个地区。此次在中国的亚洲首展将展出238幅照片,以及5部由切·格瓦拉研究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希望大家能在那个符号化的切·格瓦拉之外,了解他在摄影上的成就,完整展现切·格瓦拉的各个方面,让大家了解作为艺术家、作家的,并且充满激情的切·格瓦拉。”策展人姬莲(Jillian Schulz)介绍。

  巡展的照片都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原始底片制作,自第一次展览沿用至今。多数为黑白照片,少量彩色。

  五部纪录短片基本还原了切·格瓦拉短短39年的人生,也为理解其作品提供了时代背景。不仅包括与格瓦拉共同生活过、目睹过他的摄影热情的人们对其生平的回忆,还有各领域的艺术家们对其摄影成就的评价。一生不愿接受媒体采访的阿莱达·马奇也亲自出镜介绍她所了解的切·格瓦拉与其摄影。

  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出生在阿根廷的富裕中产家庭,原名为埃内斯托·格瓦拉的孩子从小有一架玩具相机培养摄影爱好。青年时期,他供职于墨西哥Agencia Latina通讯社,1955年第二届泛美运动会时,格瓦拉担任摄影记者。“作为一个记者,当时他的摄影风格还是新闻摄影,方式很直接,照片具有纪实色彩,真实记录当时正在发生的事实。”姬莲说。

  上世纪50年代初,20出头患有哮喘的医科博士格瓦拉早已骑摩托环游拉美,一路尽观民生疾苦,途经秘鲁的一个麻风病村还留下当了几个月义工。他在这一时期的日记最后以《摩托日记》为名出版,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而此次展览,也有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可相映照。“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艺术家,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看、理解世界。”姬莲评价。

  身为拉美革命的重要政治人物,切·格瓦拉的摄影中,却甚少有直接的革命场面,兴趣点似乎更在于风景街景、历史古建、文化遗址、工业基地、日常生活、人像与自拍。上世纪50年代末古巴革命胜利后,切·格瓦拉的足迹更踏遍欧亚非洲,在1960年秋,他还访问了中国。在姬莲看来,这一时期的切·格瓦拉的摄影方式已有所变化:“随着他艺术观念的成熟,开始通过摄影来做一些实验,比如六十年代的作品,相比以前更抽象、更具概念性。不再直接拍摄周围的东西,而是开始通过摄影来讲一个故事。”

  在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切·格瓦拉如何理解生活与艺术,也可看出他如何看待自己。1960年,正在扫墓的切·格瓦拉被《解放报》记者阿尔伯特·柯达的徕卡镜头摄下。过身多年,人们熟悉的切·格瓦拉因这张照片而定格在32岁,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各种复制品上全球旅行。但其实,切·格瓦拉拍摄的自己,并不都在展示一张内涵丰富的脸。如姬莲印象深刻的一张自拍,拍的不是脸,而是脚:“他想以特别的拍摄方式,来传达出他是一个喜欢冒险和大胆的人,和别人不一样。”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