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读了一篇《当绘画遭遇摄影:别把拐棍当成脚》的文章,深有感触。这是一篇针对我国当前写实绘画的创作中滥用 照片、抄袭照片,“把拐棍当成脚”的时弊提出批评的文章,确是精到的论述。但作者在对写实绘画与摄影的比较时却提到“一百多年来,摄影作品何止亿万。有哪一件摄影作品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提并论?”这样的说法,恐怕就有点偏颇了。
摄影的诞生与西方的写实绘画密切相关,从模仿绘画到绘画借鉴摄影成就名作,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西方写实绘画的反思与转变,相互影响,步入21世纪。同时,摄影本体也在记录历史、反映现实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肖像和 纪实摄影创作中不乏可与绘画比肩的作品。如尤素福·卡什的《温斯顿·丘吉尔先生》、多萝西娅·兰格的《移民母亲》、富兰克·福涅尔的《奥玛伊拉的痛苦》等。这些作品既捕捉到 人物非同一般的神采,也寄托着作者的“创作预想”、特殊的思想与奇特的想象力,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可以与经典绘画作品“相提”和“并论”。
就拿《温斯顿·丘吉尔先生》来说,是卡什借丘吉尔访问加拿大演讲后,在争取到的短短几分钟内完成的。而当时的丘吉尔的姿态和不太配合摄影师提示的表情,都无法达到摄影师拍摄前的“创作预想”。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卡什急中生智一把夺下了邱吉尔嘴中的雪茄烟。丘吉尔被这一不礼貌动作激怒的瞬间,被卡什按下的快门“定格”。一位在二战时期沉着坚定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领袖的形象,被永久留于历史长河。这种摄影师通过经验智慧,对摄影纪实性、瞬间性巧妙把握而“显露出被摄对象的灵魂”的作品,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怎么不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提并论?怎么不隽永耐看?而摄影师的“创作预想”、技术准备等,决不是一句“机械眼”所能替代的。
作为两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视觉造型手段,摄影与绘画在表象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摄影并不单纯是靠“机械眼”,除了有操作相机的技术外,更重要的还要有广泛而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对事物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一瞬之境”却是“数年之功”的展现,在这点上,摄影和绘画是相同的。
摄影与绘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社会功能与创作规律是不同的,绝不能因为摄影靠“机械眼”,就要低绘画一等。只有亲力亲为,才会体验到摄影创作的艰辛,才会知道一张优秀作品的出现并非易事,何况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经典名作。
虽然现在大家手中的相机多了起来,但对摄影的认知并没有真正提升。能够彰显摄影本质与力量的摄影名作,并没有在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实际上,写实绘画、摄影各有长短,而纠结于摄影和写实绘画高低的争执,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摄影和绘画是不是需要比一个高低,这样的“PK”对于写实绘画的走向有没有实际意义。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