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不在现场的证明

2011-03-15 14:38:5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李楠

   

  来自于现场的照片,反而成为不在现场的证明。

  因为"存在的证据≠意义的证据"。

  对于影像而言,"被理解"要比"被复制"重要得多。

  美丽的伊诺娜斜倚在钢琴旁,微笑,性感、优雅——60年了,这张黑白照片一直摆在布达佩斯SZABO餐厅最显眼的位置。一直到它的作者,身份显赫的德国上流绅士汉斯·魏克故地重游,到此庆祝他的80寿诞。正当众星拱月,谈笑风生之际,魏克突然瞥到了自己拍摄的照片,艳然不可方物的女子,一如当年。他激动地站起来,瞬间面色扭曲,倒地身亡。

  曾在二战期间营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魏克先生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匈牙利举国哀悼。然而在SZABO餐厅静悄悄的厨房里,一位老妇人悠然地清洗完一只毒药瓶,举起一杯香槟,怡然饮下。这是一场完美的复仇,不露痕迹,不动声色。是的,这位老妇人,正是复仇女神伊诺娜,只有她,才知道魏克前纳粹军官的身份,以及他卑鄙无耻的过去。

  这是电影《GLOOMY SUNDAY》(《忧郁的星期天》)中的情节。一张美丽女子的照片,竟成了杀人于无形的诱饵,不能不佩服复仇者的精心设计。有意思的是,最后出场的老妇人,但见鸡皮鹤发,始终未露正容。在大仇得报的现场,女主角并未出现,代替她出场并一举成功的,是她60年前的照片。

  这照片,既是她不在现场的证明,又是她确在现场的明证。

  她知道,自己的照片比真实的自己更有杀伤力——垂垂老矣,徒然只是时光消逝之下的生理存在,而照片,才是生命迷人之处的凝固,才能激发心理的强烈反应。所以,出场的,只会是照片。而照片所指引的,不仅是命案发生的现场,更是那一个战乱年代,灵魂人性对决撕裂的现场。后者,才是这一部传奇真正的内涵。

  这是电影里虚拟的照片,——人虽不在,但照片提供了真正的现场。

  现实中呢?有无数的现场惊心动魄,比电影更加惨烈,比如2010年11月那场在上海静安区高层公寓燃烧的大火。

  今年初,我任第十九届金镜头新闻摄影比赛评委,该项赛事以专业性在业内著称,关于这场火灾,有不少参赛照片。最后有一组照片获得了突发类新闻组照银奖。按理说,也算是给这个本不该发生的现场做了一次凭吊。

  但我也因此产生了一个疑问。这场火灾之所以成为公共瞩目并引发强烈关注的事件,显然不仅仅因为它导致的死亡人数。这起事件的吊诡之处在于:在上海这样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繁华大都市里,一栋高层建筑竟会因雇用无证电焊工导致失火,事发后又竟然高达58人死亡。人们几乎是眼睁睁看着这栋大楼连同里面的生命被烧成焦炭。其间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言而喻。正是这些被大火烧出来的问题触痛了民众的神经,那铺满马路的鲜花,寄托的不仅仅是哀思。

  但许多照片里的现场,烈焰浓烟,消防救援,相拥痛哭,鲜花遍地......基本围绕消防队员展开的拍摄像极了一首英雄赞歌。不错,每一张图片都在反映这个事件,都是真实的现场,这样的角度如在平时或许还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些不是任何一场火灾都会看到的场景吗?这些画面,和上海人乃至全中国人永远铭刻于心、饱含剧痛的"上海大火事件"之间,能真正重合吗?或者说,这是那场大火真正被看见的东西吗?

  假以时日,若有一天人们凭借这些照片来认知这场火灾,很有可能只会记得英勇的警察叔叔们,而淡漠了那些死不瞑目的亡魂。

[NextPage]

  日前,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上海“11·15”火灾最重要的教训是从严治党的力度不够,暴露出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

  毫无疑问,摄影记者拍摄这些照片时肯定在现场,而且很深入现场,但很遗憾:人在现场,却未必能传达真正的现场。这些照片,当然可以证明摄影者身在现场,但从另外一个更深的层次上说,这些照片,恰恰也可以作为他们不在现场的证明——事件核心存在的那个现场。这和电影里的故事恰成对照。这看起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其实却根深蒂固、不为人知地隐藏在我们的摄影实践之中。

  因为照片能直截了当、原封不动地复制现场,因而摄影一经诞生就被认为是天生最佳的证据,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所谓现场,往往指物理时空上的存在;而照片之所以流传,往往因为其凝固的意义。因而证据,也就有了两重身份: "存在的证据"与"意义的证据"之分,而"存在的证据≠意义的证据"。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们常常以为"意义"是装在"存在"这只篮子里的鸡蛋,买了这只篮子,鸡蛋也顺理成章地拿走了。殊不知,鸡蛋可以不放在篮子里,而篮子,也不一定都装着鸡蛋。

  二者的混淆至少带来了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摄影陷入对"存在"复制的狂热而忽视对于"意义"的理解。摄影者迷恋于事件与物象进入镜头的快感,没有什么比把世界装进一个盒子里更激动人心的了。就像新闻摄影永远在追逐着不寻常的场景,但这种追逐其实在未出发之前就已经目标模糊——那个由所有不寻常的场景构建的世界是我们从不怀疑的吗?诚然,照片,其惊人之处在于它在能指与参照物之间建立了一种质的相似性,它模仿甚至重复了事物的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可以优先被视觉所感知的。所以,摄影通过不断地复制世界来强化自身的影响力,罗兰·巴特甚至说:"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

  但这种霸权是不可能仅仅依靠机械复制"相似性"而长盛不衰的,实际上,对于影像而言,"被理解"要比"被复制"重要得多。相似性,仍然停留于"存在"层面,只是存在形式的转换;仅仅存在,而不进行意义的生产和交换,就没有有效的沟通。没有沟通,遑论传播?不进入传播通道,死水一潭终会枯竭。

  伊诺娜正是看到了魏克能够"理解"自己的照片,才复仇成功;而上海大火之所以差强人意,也正是因为"意义的证据"尚不充分。

  第二个后果,即摄影陷入对"意义"的急功近利式的挖掘和上纲上线式的拔高,而忽视对于影像本身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惯常的思路是:当观看一件摄影作品时,最先诠释的不是视觉元素本身,而是运用各种理论套路,玩弄符号学、修辞学等诸般手段,先为照片"黄袍加身",抢上一把交椅。如何存在尚未弄清楚,意义的证据已然装了一箩筐。而一些摄影师与评论人,也在有意无意地渲染助长这种脱离本原的解读。

  那么,意义又成为什么呢?摄影界由来已久的一种现象:当某种表现手法或某个摄影题材获得成功之后,便立刻引来无数模仿者。这也是一种机械复制,注定失败。道理很简单,影像得以流传,在于其意义;而意义,是无法以这样的方式复制的。盲目追随者日众,皆因其不明存在与意义的关系,其模仿的其实只是存在,而不是意义。

  与此番热闹并存的另一种现象:附加于照片之上的各种意义越来越多,但真正讨论摄影本体的却越来越少。摄影是"为我所用"之物,它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或者,对于摄影本体的阐释越模糊,摄影也就越好用。我们几乎已迷失在我们发明的各种意义之中,而这些意义,让我们离真正的现场越来越远。来自于现场的照片,反而成为不在现场的证明。

  这或许令人悲哀,但换个角度看,毋宁说是摄影下意识地自我保护。它必须保护它所在的那个现场,以及它作为证据的天赋异秉。当汉斯·魏克被自己拍摄的照片引向死亡之路时,他作为一个摄影师是成功的。因为那张照片里,所有的美丽都像刚刚诞生时那样新鲜生动。影像本该如此,它教给人们两件事:相爱,或者死亡。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