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副职业装扮的空姐李菲(化名)拉着箱子匆匆迈出家门,但这次她不是去执飞航班,而是去打官司,她手中是满满一箱证据。昨日,李菲和20名空乘同事,在顺义法院与东家新华航空公司对簿公堂,被停飞减薪的他们认为公司在变相裁员,要求补偿各项损失逾百万元。
“不合格”人员拒绝参加再考核
由于多达18名原告出庭,他们被安排在旁听席上。尽管已有半年没上机,但他们特意按工作要求装扮自己,除了穿着制服,还化上工作妆。
21名原告均是海航集团子公司新华航空的空中乘务员。他们说,空乘们曾在去年3月参加了一次英语考试。半年后他们接到公司通知,要求停飞,进行脱产培训。之后他们的薪水降低了90%,“每个月只有不到900元。”在李菲出示的停职培训通知上,公司称她已被认定为技能不合格人员,不能胜任岗位。培训之余,少数空乘被安排到行政处打杂。培训结束后,所有“不合格”人员均拒绝参加再考核。
空乘们要求恢复飞行资格,回到工作岗位,并希望公司补齐他们停飞期间的工资差额。
被告称未强行变动飞行岗位
庭审中,新华航空公司两名代理人除了进行简短的答辩外,对空乘们提出的多项证据多以“不清楚”、“得回去核实”等作答。
“劳动合同没有解除,也没有强行变动飞行岗位。”被告代理人称,公司从未取消过乘务员的飞行资格,但乘务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具体安排,公司可自主安排,“受到全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对飞行计划有所调整。”这名代理人承认,从去年9月起,原告停飞参加培训。
对于薪酬减少,这名代理人表示该发的钱一分没少,“空乘们停飞后没有‘小时费’收入,不劳动自然没有相应的报酬。”
海航集团发送给空乘们的短信显示,在停飞后,公司曾要求收回他们的上岗三证,包括原告们自费培训获得的空勤登机证,“这彻底剥夺了我们飞行的权利。”李菲说,有10余名空乘至今仍拒绝上交证件。
截至昨日,21名空乘中有7人的合同已到期。新华航空通过EMS向他们邮寄了离职通知书,“这意味着不再续签。”李菲说。法庭昨日未宣判本案。
对话
“打官司等于上了黑名单”
李菲表示即便退出这个行业也要讨个说法
新京报:大家为什么都穿着工作服来开庭?
李菲:我们约好的。半年都没穿过了,今天来法院争取工作机会,就想借这个场合表明一下我们的态度。公司有运营压力我们理解,但这样变相裁员我们无法接受。
新京报:从诉讼中看到重新飞行的希望了吗?
李菲:我们现在公开和公司打官司,在这个行业里相当于上了黑名单,没有公司敢再用我们。我们也没了飞行资格,等于永远丧失了飞行机会。
新京报:为什么赌上工作也要来打这个官司?
李菲:停飞以后我们就被戴上了“不合格”的帽子,同行们都瞧不起我们。这对我们不公平,即便要退出这个行业,我们也要给自己讨个说法。
质疑
1 停职空乘是否不合格?
在新华航空向原告们发放的停飞培训通知中,称她们乘务技能不合格。对此,空乘们认为这是一种污蔑,“我们中有资深的乘务长,也有执飞公司精品航线的乘务员。”李菲表示,不少原告在被停飞前,都属于空乘队伍中的业务骨干。
李菲说,按照公司末尾淘汰的规定,绩效考核在倒数1%之列的人员才会被停飞培训。记者看到,多数原告的成绩排名前30%中。
无论是在本案的仲裁阶段,还是昨天的庭审中,新华航空公司均没有就21名原告技能不合格拿出证据。当记者就此询问被告代理人时,他拒绝作出回应。
2 虚假学习耽误上岗复训?
新华航空为“不合格”空乘安排的学习被指为虚假培训。“与技能知识完全无关,大家每天都是自习。”法庭上,男空乘唐先生向法官出示了培训课表,其中多为海航发展历程等企业文化内容。
在培训后的考试中,试题也让空乘们匪夷所思。记者看到,试卷充满了“何谓上善若水?”“什么是以道事君,不可择止?”等题目。空乘们认为,这些与业务技能无关。
李菲称,按民航局的规定,每年公司必须安排空乘进行一次复训,否则空乘将失去飞行资格。由于被停飞,新华航空去年没有安排原告们进行复训,“其实现在我们都已经失去了飞行资格。”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