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谭盾:听音寻路

2012-04-10 09:23:5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再次深入江永女书传地采风,并在他“听音寻路”个人微博中发布了“谭盾·女书拯救计划”,他说“最初的梦想已经找到,崭新的合作将启发我们从传统中创造未来。”而就在此前,谭盾已欣然接受江永县政府的邀请,受聘担任“女书习俗申遗大使”和“女书文化艺术传承大使”。

  在多年的听音寻路历程中,谭盾终于将女书音乐作品的构想付诸实施,“一定要献上一首崭新的女书交响曲,在全世界巡演,把女书传下去。”

  我更喜欢称女书为“音符文字”

  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被人称为“鬼才”的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和指挥家。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他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作曲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20多年来,谭盾通过他的音乐把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受到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尊重和喜爱。

  女书是流传在江永一带记录当地土话的表音文字,是世界现存唯一的女性文字,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女书的印象,谭盾总会冠以“家乡人”的口吻:“女书仅在我的家乡湖南省南部江永县的妇女中流传使用。她具有菱形、弧形的线条,飘逸笔画如同飞翔的鸟,按我的话说更像音符或乐器,如丝绸之路的飞天琵琶和古代的竖琴。女书被称为‘蚊形字’或者‘蚁形字’,因为其声、形非常具有音乐性,我更喜欢叫她们为‘音符文字’。”谭盾无限感叹道,在旧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地位,更没有社会的话语权,她们裹着脚,没有上学堂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在家庭和社会的锁链下,她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在她们的心里传诵着她们的生儿育女经,婚嫁、苦难、欢乐,还有眼泪。这种文字只有妇女使用,因此被称为“女书”,她是一种古老的语言,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历史记载,无法确定它的成文及音乐说唱的源头。

  “女书之旅”寻觅音乐和说唱的起源

  谭盾在音乐的创作道路上,更喜欢别出心裁地作一些艺术“发明”。最早令他名噪国际的是用“陶”和“纸”来创作音乐,此外“石头”和“水”也是他非常喜欢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名的《陶土乐》、《水乐》、《纸乐》等实验作品引起国际乐坛注意。除了用“陶器”和“纸”作为他编写乐曲的配乐外,谭盾也比较喜欢以大提琴、编钟等乐器作配乐,但那不一定是大提琴传统的声音,在《卧虎藏龙》中,谭盾让马友友将大提琴拉出了二胡的声音,而在《交响乐1997--天地人》中,大提琴的声音只能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

  谭盾坦言,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音乐作品《女书》的创作。在出席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馆开馆的那天,谭盾透露,不久将用音乐演绎充满神秘色彩的“女书”,因为“女书是旧时一种存在于女人之间的秘密文字,它正面临消亡。”并希望通过“女书”的演出,抢救这一古老文字。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陷入了创作的瓶颈。

  女书的发声,音乐和说唱的起源在哪里?从人类音乐学的眼光来看,这种古老的女性语言从何处来,又会流向何方,这是谭盾在听音寻路历程中一直研究的课题。女书在消逝,目前只有很少的老龄妇女还掌握着这种语言,而由女书传递的一代一代的女人文化,母亲的故事,她们的眼泪与说唱也随着女书一同在逝去……谭盾表示,“多年以来,女书传统和文化一直在缓慢地灭迹。每次我回到家乡湖南,我都充满激情地想为女书做点什么。我想要到当地采风、从人类音乐学的角度研究女书书写、收集女书的说唱,最终我想为世界和我的家乡创作一部崭新的交响曲,由此来传承历史,去创造音乐的未来。”在去年的4月7日,谭盾的女书音乐之旅终于在这天成为现实。[NextPage]

  女书灵感源自江永的山水与人

  “我在女书园里学女书,行书如音,听音寻路。一种书法芭蕾:男人写女书!”在短短四天时间里,谭盾忘情于江永的山水之间。去年4月12日,谭盾完成了女书音乐之旅回到上海,在位于延安饭店旁的工作室里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欣喜地说,“我终于找到了创作多媒体音乐作品《女书》的灵感,找到了非常漂亮的旋律,也找到了结构,这将是古典音乐创作历史上一个崭新的设计。大概还需一年的时间,这部作品就可以和广大听众见面。”

  谭盾说,真正能帮他完成《女书》这部音乐作品的,其实是江永的山、水、人。谭盾一行找到三位70多岁的老人,她们是现存最年老的女书传人。谭盾说:“女书书写飘逸,不像方形汉字,它形如蚊,吟起来很好听,三拍子,有点瑶调《盘古开天》的韵律。她们唱《训女词》给我听,以前女人出嫁前必修女道。”

  这次采风活动,谭盾全程进行了微博直播,他说:“音乐家到田野采风,通过微博把过去与未来,乡村与城市连起来,并与千万人同步分享,带领网民在线下乡,采集正在消失的古老文化,让社会关注参与,多好啊!”谭盾补充说,他将马上再回到江永,这次将做到真正的高科技手段同步。2003年2月,谭盾创作的多媒体交响乐《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首演获得了成功,交响乐记录了湘西正在消亡的各式歌唱表演。

  按照谭盾的构想,音乐作品《女书》将是《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的姐妹篇,是一部从人类学角度出发,结合现代科技、古声源、女书视觉的交响乐。谭盾说,“中国文化和音乐的传承一定要让世界参与,而我选择了交响乐这个最为世界性的媒介。”
  
  “女书拯救计划”从中国走向世界

  “女书的文字对我而言就像是乐器,竖琴或者琵琶,文字的形状和色彩也极富音乐性。我想把这些元素聚集起来,也许能创作一部和竖琴有关、和高科技相溶的交响乐。”谭盾在微博中说,“四天的采风结束了,我不想离开这里。我心里发誓,我一定会回来,并献上一首崭新的女书交响曲,在全世界巡演,把女书传下去。”
  这次采风,谭盾收集到了很多女书的图像素材和音乐,在脑海里形成了女书视听的蒙太奇。也推出了更为大胆、更有创意的“女书拯救计划”:一是启动《女书》纪录片的拍摄;二是落实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委约《女书》的音乐创作计划;三是立刻启动《女书》交响乐的多媒体视觉艺术创作与制作;四是策划《女书》的全球巡演与宣传;五是参与本地政府规划女书的申遗工程;六是策划《女书》的中国巡演与宣传;七是建立女书保护与传承赞助体制,落实好上甘棠古村残桥保护、帮助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女书真迹及文物、帮助政府建立女书博物馆、立项女书村的保护计划、建立女书的网站、博客及管理机构。计划一出炉,谭盾便在微博中向各方发出邀请,欢迎各界加盟“女书拯救计划”。

  据介绍,“女书拯救计划”已得到了众多交响乐团、演奏家的加盟。其中音乐作品《女书》将会与费城交响乐团、NHK交响乐团、巴黎国家交响乐团,以及著名竖琴演奏家伊丽莎白·海伦、亚洲著名的竖琴演奏家藤井遥、国内众多竖琴演奏家一起合作完成。谭盾表示,“期盼明年的母亲节,我可以完成‘女书’音乐的创作,和世界上的妈妈们一起去分享中国妈妈那沉淀历史的声音……”

    (编辑:刘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