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共有132位艺术家入选,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2014年的年度整体成果。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北京文艺网特此选择部分艺术家为您进行详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部分艺术家个人作品并不一定是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之作。
苏新平,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在部队服兵役,1979年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1981年在集宁市文化馆。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研究生班,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艺术的独特性也必然源自于不同的路径,对于苏新平而言,他一直在试图通过持续的实验,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方法,无论是早期的石版画还是“欲望之海”、“干杯”近年来的“风景”以及“八个东西”等系列,其目的是希望用更准确和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许这样的探寻需要艺术家终其一生去努力。
提水的女人 1983年作
三个苹果 1988年作
苏新平说:“90年代初是我走进艺术界和艺术生涯起步的时期,1992年我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1993年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展,这两个展览都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好评。从中国美术馆个展后,就开始了香港、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巡展,重要博物馆、艺术机构和藏家开始了大量的收藏,商业活动紧随而至。按常规来讲,本来是可以沿着已有的模式继续创作、展览、销售,并顺利的走下去,但是在美国的半年时间改变了我的认识和方向。在美国的半年中,我每天跑博物馆、画廊,见艺术家,耳闻目染逐渐让我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现状产生了动摇。首先对传统艺术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突然意识到,前人建立的艺术高度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只能产生于当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也只代表那个时代的人文理想和艺术高度。今天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文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可能重复它们所走的道路,既无法企及,又没有必要,与此同时,我对比的看了苏河艺术区和现代博物馆丰富的当代艺术展览和活动。我发现当代艺术与今天的关系,或者说与我的内心和精神诉求很容易产生互动,而且越看越有感觉,并且能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在后面的几个月里,我又接二连三地往返于各个当代艺术展览和艺术家的交流中,随着对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制作的方法的了解,我对于观念艺术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改变,虽然仍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但这时的我已做出了选择。在回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了新的尝试,边想边做,大致持续了两年多,“欲望之海”系列作品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虽然这批作品仍然使用的是传统油画的媒材,但在思想观念上,我开始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开始重视自己“此时此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对我个人来讲这是一个大的转变,也许这就是你讲的所谓的“失语期”,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失语期”,而是“转型期”。”
生命之树 1995年作
1995年的《生命之树》无疑是苏新平创作中的重要转变,画面中众多的人物高举双手,仰望天空,原有的个体的沉思转化为群体的呐喊,它标志着苏新平作品中的人物从抽象的命运的思考转化为现实的奋斗与争取,但这种对现实的争取仍不免带有某种盲目,因而具有了某种群体式的狂热。
欲望之海6号 1997年作
欲望之海13号 1996年作
1996年—1999年的《欲望之海》系列作品共有30多幅,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揭示出转型时期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作品将这种国民的心理状态刻画的更加鲜明入微,主体是疾速奔跑的身着都市服装的人,而在他们的脚下,正在下沉的人们伸出无数渴望的手,急云流走,时不我待,使我们想起《国际歌》中所唱的“这是最后的斗争”。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的反应,我们看到的是伸直双臂,如十字架上的基督般悲痛无奈的少女,画家本人也在没有来路和去向的天梯上伸出双手,凝视这一切。
表情2号 1998年作
表情1号 1998年作
1998年的《同志》和《对话》系列,是画家对大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思考,那些具有面具化,嘴涂口红,手持鲜花,身着中山装,微笑的男人,成为画面的主体。
假日5号 2000年作
假日6号 2000年作
假日8号 2000年作
2000年的《魔法》、《影子》和《假日》系列,是苏新平对石版画艺术的新的探索,他在石版上运用水墨画的方法达到了精湛入微的视觉效果。在《魔法》系列中,早期作品的沉重与无奈已经为荒诞和调侃所取代,伪气功的流行反映了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蒙昧与迷信仍在延续。当然,这一系列也可以从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来加以理解,所有的无中生有和种种“炒作”都可以视为这种胆大狂妄的无知者的无畏之举,其追求商业利益的指向是不言而喻的。《影子》系列中的男女形象不是简单的两性关系的描述,而是涉及到人的内在双重人格的矛盾冲突,这里再一次显示了艺术家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分析和对人性变化的敏感。《梦游者》以跳水者的优美姿态体现出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上下飘浮,而《假日》系列试图表现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正在动摇,不稳定因素正在加剧,每个家庭都面临着物质及精神危机的考验。
干杯21号 2006年作
干杯28号 2006年作
早期作品里面常能找到的那些处于孤立或者隔离状态的人物形象在2004年《干杯》系列里被一种集体性质的经验取代了。敬酒作为一种表达认可、顺从、和庆贺的仪式化的程序,已经深深嵌入(中国)各种社会结构关系中,成为多数社会集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交语言。通过创作60多幅大型画作和相关版画作品,新平反思着公共场合中的敬酒现象里面包含的权力关系和幕后规则。赤膊上身的男人(有时候也有一些女人)聚在一起,浸泡在他渲染的暗红色里面,掺夹着黑色的暗部投影。一些谨慎的白调子用在身体的高光、女人的上衣、眼睛嘴巴和酒杯的泡沫上。通过比早期绘画更加有限的色彩范畴,新平巧妙而理性的把力气聚集他选择的象征修辞主题上:关于集体行为的盲从和强制性。这些令人感慨万分的作品并没有提供干杯的原因,这个和他在《欲望之海》系列里面的态度很相似,都展现了一种为了某种难以说清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令人不快的同谋。
风景7 2007年作
风景五 2006年作
自2007年以来,苏新平的艺术创作转向了以油画、丙烯材料描绘的大幅“风景”,并且在国家美术馆举行的大型当代艺术展上引起业界的关注。这区别于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人物和动物为主体,以石版画为表现形态,从而以不合潮流的个性化的方式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史形象啊。
沉思者1 2010年作
沉思者2 2010年作
奔波的人1号—2
当然,自2007年以来,在苏新平的创作中,存在着人物与风景的显著差异,即使如此,其作品中也有一个过渡性的系列,即人物与风景的融合,例如创作于2010年的《奔波的人》、《守望者》、《沉思者》、《晴朗的天空》等。在这些作品中,巨大的人物,或脚踏大地疾行,或是将身躯嵌入蓝天,仰望未知的远空。仰望天空,一直是苏新平的作品母题之一,在他早期的石版画中,就有草原上的牧民,沉默地回望远方的天空,以平静的心情期待着未知的命运降临。
肖像2010
自画像 2009年作
只是在今天,以苏新平的《自画像》(2009)为标志,这种形体的平静早已经失去,这些人物或是疾走或是静坐,或是仰望或是沉思,身后却是红旗飘飘,浓烟滾滾。在这里,虽然人物在体量上是主体,但他们的存在与命运,如果离开了脚下与身后的“风景”,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这样看来,苏新平的作品采用人物或是风景,并无特殊的分别,其实他要表达的内在感受是一致的,即他所关注的,不是孤立的人或风景,而是这些人物与风景的关系。即人何以改变了作为生存环境的风景,作为生存环境的风景又以何种方式影响到人的生命状态。
风景 局部2
苏新平说:“重复就是垃圾。到2008年我开始颠覆自己,怀疑自己,方方面面怀疑,方方面面不满意。那时社会很离谱,大家都在捡钱,一张画那么贵,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应该有的都有了,人一下就完全悬空了,画那么多,却没有幸福感。我感觉我是为了逃避现实才去画画的,我要找回我自己,所以我开始画自己,我开始一点点脱离画廊。我有四五个国外的画廊,然后主动解约不合作了。到2008年作品开始转换,画《奔波的人》,画《风景》,所以这个展叫有仪式的风景—我的风景不是现实的风景,它是人文风景、社会风景或者是心理风景,从语言角度讲风景也可以是人、静物,边界是不存在的,画人也是风景。”
荒原(局部) 纸上铅笔
荒原
苏新平的新画是巨幅《荒原》,据说可以永远画下去,一切都没有尽头,一切都处在悬而未决的状态。“苏克文写我写得比较有意思,直接用悬而末决这四个字,我说太符合我了,我永远处在悬而未决的状态,并且我很喜欢这种状态。人不就是永远都在纠结,永远处于不踏实的状态里么。”
苏新平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己经历的记录。在艺术家自己看来,自己永远在过程当中,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呈现日常的所思所想,没有利益因素,只是因为作为艺术家,通过作品来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