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的艺术

2009-08-11 12:41:46来源:artspy    作者:

   

作者:王麟 

利亚姆·吉利克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1964年生于英国白金汉郡的艾尔斯伯里,现居住和工作在纽约和伦敦。他是一位非常迷人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优秀的评论家、策划人、设计师、作家。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1987年毕业于英国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获美术学士学位。并于1989年在伦敦的卡斯滕舒伯特画廊(Karsten Schubert)作了首次个展“84 Diagrams”。从那时候起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在现代艺术舞台上一直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作品曾经在欧洲和美国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过。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的艺术创作非常多元化。除此之外,拥有多重身份的他的工作还包括:公共项目、理论写作、设计、电影和音乐评论等。他的工作兴趣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组织的现状、社会百态以及其不稳定性带来的种种可能。利亚姆·吉利克也通过自己的著作和其艺术创作来探讨这个现存世界中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的艺术也是最令人费解的。其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给人以未完成的感觉。欣赏他的作品或是需要丰富的知识,或是要做好冥思苦想的准备。利亚姆·吉利克为我们带来的变化多样的世界是现实与幻想的鸿沟。

    例如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设计得像家具一样的装置,上面贴着“讨论岛屿发展(的屏风、的箱子……)” (Discussion Island ……)。他表现的主题半真半假,从来也没有明确的结局。利亚姆·吉利克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现一个客观现实:我们所做的一切抉择都是主观的,都是根据现有的知识和利益决定的。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每一个新的情况都会引起不同的结局。利亚姆·吉利克的作品并不复杂,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它可以在短暂的时间牢牢地抓住你的注意力。

    2002年5月份,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在伦敦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展出了作品The Wood Way, 这个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创作的作品,包含两个系列:The What if和 Scenario and Discussion Island/Big Conference Centre。这个展览的主题是德语“Holzweg”,意思也就是“wood way”,选了错误的路线在树林中迷路。这次展览展示了利亚姆·吉利克特别制作的一个迷宫,因此从这个迷宫中穿行就会让我们不单单在字面上体会到了"The Wood Way",而且让我们品味出隐喻的表达。他展出的作品几乎都是非常空旷的空间,天花板上是彩色明亮的树脂玻璃,中间还有闪闪的灯光。凭借白教堂画廊的这个作品和在泰特美术馆的室外装置,2002年他获得了年度特纳(Turner)大奖提名。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在设计方面也是才华横溢。2003年他受伦敦地铁和Frieze Art Fair的联合委托创作一个海报作品,放置在大砵兰街(Great Portland)刚刚启用的地铁站。他这个作品采用了强烈的单色和简洁的字体印刷,后被伦敦地铁部门采用。这件作品采用了和普通电视广告同样的构思,将一种交流媒体的结构放置在另一种中间。这样一来,所要传达信息的结构就盖过了产品本身,让我们不自觉的就去思考叙述和展示背后的潜在信息。

[NextPage]

    作品Edgar Schmitz则是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为了回应ICA 展览的邀请为其制作的一个展会书报亭。利亚姆·吉利克还邀请了居住在伦敦的德国艺术家和作家Edgar Schmitz参与这个作品的制作。这件作品是一个很复杂的亮红色木制品结构,用图表一般的结构划分出了室内空间。每个部分都跟开放的垂直框架结合构成了凳子和书架的混合结构,既能够作为书刊展示的书架, 还可以供人坐下休息阅读。环状分布的灯光是由Edgar Schmitz装配的,灵感来自莱纳·华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电影《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这些灯一直开着给人们的阅读提供额外的照明,在静态的框架对比之下,带来不少生气,电影中的一段原声音乐也会通过经巧妙设计的扬声器播放。

    书报亭的主旨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出版物满足读者对第一手信息的需求,作为多方面的参考。Edgar Schmitz作为利亚姆·吉利克为ICA展览制作的第一件作品,其作品标题不仅注释了作品本身,而且代表了整个展览的核心:强调合作交流的概念,反映出交融的意识,万物皆有联系。

    2007年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为伦敦地铁创作的另一个作品是用来遮盖地铁地图的。这个作品每年销售量达15,000,000件。他的设计主题是The Day Before,上面的字体是地铁开通前一天的日期,采用12套不同颜色印刷,象征着12条地铁线路。

    近期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作品当属2009年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代表德国在德国馆展出的“未来总是操作得不一样”(The Future always acts differently)

    邀请国外艺术家参加本国展馆的展览,虽不是威尼斯双年展的首次,却也吸引了很多关注。更何况利亚姆·吉利克是第一个代表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非德国籍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在与德国馆的策划人尼古拉斯商讨后,决定尽量不去掩藏德国馆这个著名的法西斯建筑。在建筑的内部,他用松木建造了一个厨房样子的建筑,让人不禁想起唐纳德贾德的木头雕塑。德国馆建筑的法西斯背景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艺术家提出的主题之一。利亚姆·吉利克解释到他的目的不是想对于这个建筑为什么建造在这个地方做出任何评论,而是想说为什么这个建筑一直被修缮,而不是像文献展的创始人阿诺德波德在1957年提议的那样进行重建,利亚姆·吉利克提到了战后德国的反思,以及德国在50、60年代当代艺术和建筑中的身份,这些同时也是他双年展主题之一。

    像是房间里挡苍蝇的塑料百叶窗一样的条纹标示出展馆的入口和两个紧急出口。内部是一个由松木构筑的厨房模样的建筑。这个“厨房”并没有设计洗刷的地方,没有厨房用品和休息的地方,但像一幅图画般展示着艺术家的热情,展示其功能性和现代实用主义的象征意义,跟展馆惯用的宏大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柜子突出在走廊,指引着其他房间的位置。这个貌似厨房的建筑是对常规建筑逻辑的一种破坏,你甚至可以把它看做是挑战展馆建筑学思想体系的功能性现代主义代表。利亚姆·吉利克曾说他的作品需要一个复杂的语境:作为英国艺术家参展德国馆、德国馆本身曾经具有的与纳粹的联系、简易的木质装置形式与巨大的空间之间的反差、一只会说话的猫的模型、回荡在馆中的艺术家讲述猫的历史的声音……利亚姆·吉利克将自己的工作形式和思考方式都容纳进了这个作品,甚至颠覆了自己。德国馆策展人尼古拉斯解释:利亚姆?吉利克的作品主要是针对失败的后工业社会机制进行研究,他用崭新的手法检验乌托邦的历史与现实建构展览文本不在于呈现立即的影像或答案,而是可能性。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的其他作品欣赏:

    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除了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创作,同时还有一系列著作的出版。这位艺术家曾写过大量建筑学文章,并参与设计。从1997年起他就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并在美国和欧洲众多艺术学校、大学和各种协会机构讲学。

    目前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的代理画廊为法国的 Air de Paris画廊。

[NextPage]


Pinboard Project, 1992

[NextPage]


Sans titre 1994

[NextPage]


Reclutamento 1997

[NextPage]


Discussion Island ……, 1997

[NextPage]


Discussion Island ……, 1997

[NextPage]


The Wood Way, 2002

[NextPage]


Annlee You Proposes, 2001

[NextPage]


The Wood Way, 2002

[NextPage]


Posters by Liam Gillick , 2003

[NextPage]


Edgar Schmitz, 2005

[NextPage]


The Future always acts differently,2009

[NextPage]


The Future always acts differently,2009

[NextPage]


Presentism, 2005

[NextPage]


Monument To Charles Fourier C, 2006

    (编辑:范文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