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寺
2000《无题》 Untitled (Kososvo、Baghdadéaccording to NATO)
除去艺术家和女性这两方面,对于艾米丽·贾西尔(Emily Jacir)而言更重要的是她的巴勒斯坦人身份,当然她是一位拥有美国护照的巴勒斯坦人(记住这些对于理解她的艺术创作非常重要)。虽然故乡在中东,但她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都是和欧美联系在一起的。贾西尔1970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并在那里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之后她去了意大利,在罗马读完中学,然后又去了美国,先后就读于达拉斯大学和孟菲斯艺术学院。1994年,贾西尔在孟菲斯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即开始了她的职业艺术家生涯。1998-1999年期间,她申请参加了著名的惠特尼美术馆独立研究项目(Whitney Independent Study Program),作品也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各种国际展览中,近两年来贾西尔更是赢得了包括威尼斯双年展青年艺术家奖和胡高·博斯奖在内的多项国际艺术大奖,跨入了引人瞩目的一线艺术家行列。
2002《无题》(Untitled)
作为一位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艺术家和极具活力的文化名人,目前她主要居住和奔忙于美国纽约和巴勒斯坦的拉马拉之间。
近几十年来,有许多来自中东的阿拉伯世界艺术家,在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大放异彩。他们中的大部分目前都活跃在阿拉伯国家和欧美的各大城市之间,比如拿比·那哈斯 (Nabil Nahas)、西丽·娜沙特(Shirin Neshat)、瓦利德·拉德(Walid Raad)、塔瑞妮·赫玛米 (Taraneh Hemami)、茱莉·梅赫瑞杜 (Julie Mehretu) 哈勒·邓格尔(Hale Tenger)等等。这些阿拉伯人身处本土与国际、传统与当代、全球化与后殖民等交替混合的复杂境遇中,感受着强烈的矛盾激荡,有着深厚独特的艺术创作土壤,他们深刻的思考通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展现给世人,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都是他们常常触及的主题。
[NextPage]
2002 《有爱德州》影像截图(from Texas with love)
作为一名浸淫和成长于于西方文化环境中的巴勒斯坦人,贾西尔的艺术创作毫无疑问也带有以上因素的痕迹。但更为突出的是对“身份”和“民族性的政治焦虑”问题的关注。她的视线和作品的焦点始终没有离开过家乡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作为巴以矛盾牺牲品的巴勒斯坦人民流亡的苦难。贾西尔的创作手法包括各种媒介,电影、装置、摄影、行为、影像、新媒体几乎无所不包。她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作品是其1998年在法国实习期间创作的行为作品《改变/兑换》(Change/Exchange),她通过在三天时间内六十余次的反复兑换,最终将一百美元消耗(手续费)为无法继续兑换的小硬币。这件早期作品体现了贾西尔敏感的洞察力,内容涉及到一些微妙的价值层面,而其中对情境转化问题的探讨和思索已经带有某种身份质疑的性质。不同于很多女性艺术家对自身性别的生理性身份的过度关注,贾西尔更为关心的是民族和文化的身份问题。她的作品与政治因素联系密切,并且常常流露出某种带有斗争性的强烈的(有时是隐藏的)控诉力量。
[NextPage]
比如,贾西尔2002年创作的影像作品《穿越萨德》(Crossing Surda),纪录了她本人在通过拉马拉-比尔泽特公路(该道路是拉马拉的比尔泽特大学与三十多个巴勒斯坦村庄间现存的唯一通路)上的萨德检查站(以色列人的)时的经历。这个检查站自2001年由以色列军方建立以来,已经给周围村庄的巴勒斯坦人带来了诸多不幸。艺术家在去往比尔泽特大学的途中边行走边拍摄,到达检查站时拍摄即遭禁止,她的美国护照也没帮上忙,最终被扣留三个小时,录像带也被没收。作品中的影像事实上是艺术家在返回途中将摄像机藏在背包里,通过包上的孔洞“偷拍”而成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巴以矛盾冲突的一个微观层面,反映了普通巴勒斯坦人基于民族和政治因素所遭遇的日常困境。
[NextPage]
《我们来自何方》(Where We Come From)是贾西尔2001-2003年间实施的一件综合性作品,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如果我能为你在巴勒斯坦的任何一处地方做一件事情,你希望我做什么?”艺术家这样询问那些分散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巴勒斯坦同胞,她希望利用自己拥有美国护照的“行动自由”的身份,去帮那些在行为上受到各种限制的巴勒斯坦人实现一些与故土有关的小小心愿。“这件作品也受到了人们在过境时常说的那句话:‘有什么需要帮你带的吗?’的启发而产生。” 贾西尔说。艺术家发现自己身边的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动自由,“他们不能离开伯利恒,因为他们的身份证在那里。”以色列人不断扩张的定居点和军事工程在蚕食和割裂着原本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完整的土地,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生活和流亡在自己的家园之外,分布在各处的路障、铁丝网、检查站和真枪实弹都是他们行动上无法逾越的阻碍。最终的三十多个人的请求可谓五花八门,这些“小小的心愿”按说都是一些人们在生活中本该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在巴勒斯坦却必须借助一本美国护照才能实现。“我想去拜特拉希亚(Beit Lahia,加沙地带城镇),带回一张我家人的照片,特别是我哥哥的孩子们的。我在比尔泽特大学读了三年书,我不能到加沙见我的家人。”“希望在母亲生日的那天,带上花去她的墓地看望她。我母亲的墓在耶路撒冷,但我现在不能去,被拒签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请求都像这两个一样温暖或者像到海法去点一支蜡烛或和见到的第一个巴勒斯坦人踢足球那样有趣,有些请求是非常实际的,比如代为支付燃气费或去看望一位爱人。贾西尔将这些她力所能及的要求一一实现,并通过图片、文本和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作品。许多看过作品的人都被其中被压抑的美好深深打动,贾西尔用一种看似简单的善意之举让人们体会到了那“牢墙内的巴勒斯坦”的巨大矛盾。
[NextPage]
类似主题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2001年的装置作品《纪念1948年被以色列毁坏和侵占的418个巴勒斯坦村庄》(Memorial to 418 Palestinian Villages Destroyed, Depopulated and Occupied by Israel in 1948),艺术家在超过一百四十位志愿者(大多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的阿拉伯人)的帮助下,将1948年被以色列毁坏和占领的418个巴勒斯坦村庄的名字用黑色的粗线缝到麻布制成的难民帐篷上;而2003年的影像作品《拒绝进入(耶路撒冷音乐会)》(Entry Denied)则记录了一支巴勒斯坦乐团在某个空荡的维也纳剧场中(好似在耶路撒冷一样)寂寞的演出;2005年的雕塑装置作品《拥抱》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空的行李传输带,象征了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流亡者的无奈愿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隐喻体。
[NextPage]
《一部电影的素材》(Material for a Film)是贾西尔在2005年推出的一个仍在进行中的艺术计划,也是涉及行为、装置、摄影、文献等不同媒介手段的综合性作品。这个计划的主题可以说是“关于人物命运的调查”,部分类似于小说家或电影人用以揭示人物被掩盖的生活细节和人生轨迹的工作。目前已实施的主要是关于巴勒斯坦学者阿卜杜拉·兹威特(Abdel Wael Zwaiter)的。兹威特生前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意大利代表,是意大利语版《一千零一夜》的翻译者。1972年因被以色列政府怀疑参与“慕尼黑惨案”而遭以方情报机关暗杀(相关情节可参看斯皮尔伯格的影片《慕尼黑》)。此事至今在巴勒斯坦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也是巴以复仇性暗杀事件中的典型案例,标志着当年以色列人针对巴勒斯坦知识分子的名为“上帝之怒”("Wrath of God")的一系列暗杀行动的开始。据贾西尔说,她的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本关于兹威特的书,这本书是兹威特的朋友编写的,其中的一章即名为“一部电影的素材”,内容涉及大量的对话和访谈关于兹威特在罗马的生活,以及兹威特的意大利朋友希望为其制作一部纪录片的愿望。这些启发了贾西尔,使她在2005年决心开始这一计划。为此贾西尔围绕兹威特的生平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意大利采访兹威特生前的朋友、同事以及去巴勒斯坦小城纳布卢斯采访兹威特的妹妹,对兹威特生前的居所和生活细节进行拍摄和记录等等。贾西尔还找到了兹威特遇刺身亡时所携带的《一千零一夜》手稿的副本(这本书当时在兹威特的皮包里,被暗杀者的第13发子弹射中了书脊),对之进行详尽的拍照,还原出一千份关于那本书的图像,人们可以看到每个图页上都有一个刺杀者的左轮手枪留下的弹孔。2006年,贾西尔参加悉尼双年展时完成了这件作品的另一部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射击训练后,贾西尔用“点22”口径手枪(摩萨德组织暗杀兹威特时使用的那种左轮手枪)连续射击分布在架子上的1000本空白书册,使之最终与她所翻拍的有弹孔的真实书页共同构成装置作品。这些工作使贾西尔最终得以展现出一个生动立体的关于巴勒斯坦知识分子兹威特的叙述模型。该作品也使贾西尔获得了2007年度威尼斯双年展40岁以下青年艺术家金狮奖,这也是该奖首次颁发给巴勒斯坦人。
[NextPage]
贾西尔的作品一方面反映出巴以地区混乱的政局、尖锐的民族冲突、难以置信的暴力景象,另一方面也试图表现在西方生活的巴勒斯坦人和西方人本身的生活状态,或者说她试图在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间架起某种桥梁。正如美国已故著名巴勒斯坦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评论的那样:“她的作品游离于由官僚政治体系与不可协调的边界、时间和空间构筑的网络。她所追求的不是去呈现一些宏伟的梦想和冻结的梦幻,而是要去展示那些平常的事物和简单的日常活动。”在2002年完成的作品《性感的闪米特人》(Sexy Semite)中,她找到六十位生活在纽约的巴勒斯坦人,让他们在报刊上购买刊登私人广告,包括征婚和其他利益交换;2005年前后完成的装置作品《收件箱》(Inbox),则是贾西尔把自己在1998至2005年间往来的四十余封电子邮件通过极为精细的绘画手法转换为小型木板油画,这些被绘制的信件是某种缩影,藉由艺术家的这些交往记录,让人们可以联想到一个由巴勒斯坦人或美籍阿拉伯人构成的联系密切的多层次的社会网络。而这些反映日常生活片段的不同内容更多则是通过贾西尔的摄影和影像作品体现出来的。像双屏影像作品《拉马拉/纽约》(Ramallah/New York)的内容是关于在巴勒斯坦拉马拉和美国纽约从事同一行业的巴勒斯坦人的工作对比,如咖啡馆、美发店、杂货店、旅行社等,不同的地域,相似的场景。事实上你很难通过画面上的内容把两个城市区别开来。艺术家挖掘和展现的只是一些日常生活中被轻易忽视的场面和细节,但这些也正是巴勒斯坦人社会身份的真实写照,隐喻了某种被遮蔽的共同体价值。
[NextPage]
由胡高·博斯(Hugo Boss)和古根海姆博物馆基金会(Guggenheim Museum foundation)共同举办的“胡高·博斯奖”奖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鼓励那些为当代艺术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以往的获奖者包括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等人。2008年贾希尔获得此奖并领取了该奖历史上最高额度的十万美元奖金。论及获奖原因,正如胡高·博斯奖的评审委员会所言:“贾西尔严谨的观念性实践(包括摄影作品,录像,表演,装置作品等)见证了战争带来的文化摧残。她充当了史官,活动家和诗人的角色,她创作的深刻而令人心酸的艺术作品让人们立刻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兴趣。”与此奖相关的主题性个展目前正在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举行(时间2009年2月6日到2009年4月15日)。
[NextPage]
除了自身的艺术创作,贾西尔还一直关心和积极致力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社会性事业,先后加入了很多组织,如萨卡基尼文化中心(the Sakakini Cultural Center),卡坦基金会(Qattan Foundation),奥玛茂基金会(al-Ma´mal Foundation)等,并参与组织(创立)了许多重要的艺术活动,包括首届拉马拉国际影像艺术节和比尔泽特虚拟画廊(Birzeit´s Virtual Art Gallery)。她现在还是拉马拉国际艺术学院的一名专职教师,为家乡的艺术教育尽一份力。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