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1987年移居美国纽约,现为职业画家,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画廊举办展览。谷文达是现今活跃的著名华人艺术家。1998年底,谷文达“蜕变与突破:华人新艺术”大展在纽约开幕,其作品《天坛》登上1999年3月《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的封面,成为华人艺术家的第一人。2002年3月号的《东方》杂(Orientations)更以画家肖像作封面,并在内页注明此乃创举,一反该杂向来只关注亚洲传统艺术的风格。欧雷利(Michael Kampen ORiley)撰着的《西方以外的艺术》“后现代和后殖民时代的国际主义”一章中,以谷文达为代表,阐述在1990年之后,非西方艺术家如何自由地汲古创新,开拓出超越的国际观和多元化的视觉空间。
英国艺术史家爱德华露西史密斯曾经称他为“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来自中国的新生代前卫艺术家代表人物”。谷文达也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把错位、肢解的书法文字做水墨画,借此挑战正统体制,并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这些早期作品部分受到“文革”时期“大字报”的影响。他1987年移民美国,并开始创作大规模装置。他用人的头发和胎盘粉来创作作品,试图探索多元文化、全球化的主题:在装置《联合国》中,他用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头发组成汉字,再粘在厚实的木板和布帘上。从创新水墨画到《碑林:唐诗后著》,谷文达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有力的文化讲解人,不断阐释着存在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语言障碍。
谷文达是对中国画新途径探索的具有超前危机意识感的艺术家。他的早期水墨作品采用水墨的大面积泼、冲、洗技法同时辅加喷枪运用,试图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特质与西方语言方式结合,以传统水墨材料表现西方艺术的符号图式。事实上在他所谓的"参照西方现代艺术来冲击中国画"的背后透露出画家对传统的深深迷恋。此后,谷文达又努力营造画面的破坏性外观,试图以此来同时超越东西方传统。他一方面通过对书法文字符号的肢解重构来对水墨画的传统格局作淋漓的批判并拓展水墨的表现语汇,另一方面则假惜文字符号这古老的信息系统,传递了对东西方艺术进行双向批判的信息,即在用西方艺术图式解构东方水墨书写符号的同时也形成对西方艺术图式自身的解构。
谷文达对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性表达方式与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段的对抗式结合,可以说是当时重新审视传统、批判传统文化思潮中的个具有代表性的显例。在当时以形式为主要探索方向的背景下,谷文达的突出还体现在他能从一种文化和语言的高度来关注水墨实验。他通过对一些西方化的观念符号的直接使用,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水墨性操作证实了水墨性话语现代转换的可能性。
在当时大部分意欲摆脱旧水墨话语规范的水墨画家还停留在增进对水墨媒材物性的了解和新技法探索的经验积累层面的情况下,谷文达这种偏重文化和哲理性思辨、极具观念性的言说方式无疑有着特殊的开拓意义。也正是从谷文达开始,我们看到了实验性水墨从形式探索向语言探索的转向。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