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试营业一个多月以来,前来体验的观众已超过两万,进入暑期后,人数更是持续攀升。该场馆是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的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型文化空间,营业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0时至24时,周六、周日则全天24小时开放。这一时长上的大步突破,在公立博物馆中还是首创。(7月19日光明日报)
在炎炎夏日,夜晚相对凉爽,适合市民出游。然而,很多博物馆却按照正常对外营业时间关门了,对市民而言少了一个绝佳去处。对此,有武汉市民近日建议横渡长江博物馆能在夜间开放,武汉有关方面响应了这一建议,将该博物馆开放时间调整为12时30分至20时30分。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浙江自然博物院一个月前推出全天开放博物馆。
尽管该博物馆只是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型文化空间,但开放时间却成为最大亮点,不仅周一至周五开放到24时,可满足市民夜间游览需求,而且周六、周日全天24小时开放,全天提供对外营业服务,可满足市民随时参观需求,在国有博物馆中可算是一大创举,值得赞赏。此举对于杭州市民、外地游客、博物馆,乃至城市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这种24小时博物馆对一些市民及外地游客来说,可以随时参观,获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的知识熏陶。从博物馆角度看,通过全天服务可以更好传播馆藏知识、提升品牌影响力、展现自身价值等。博物馆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这种24小时博物馆无疑是为城市文化形象加分不少。另外,也展现了财政补贴博物馆的价值。
事实印证了该24小时博物馆的存在价值,“一票难求”、每天接待近千人,恰恰说明这种决策很明智,深受市民欢迎。当然,其他城市博物馆也通过开展延时开放等活动,尽力满足不同市民的参观需求,如北京市文旅局近日发出通知,提出博物馆“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晚间夜场文化活动,或依托已经计划开展的活动,适当安排晚场接待等”。
当公众的文化需求在时间上呈现多元化趋势,作为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国有博物馆,就应该多些全天开放式的创新服务。即博物馆的营业时间、服务方式等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与时俱进、顺应民意、满足需求。就此而言,无论是浙江24小时博物馆,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曾推出“紫禁城上元之夜”等活动,都在为博物馆服务探索新路径。
其实,“博物馆之夜”之类的活动,五年前就在欧洲出现。这充分说明博物馆创新服务已成为全球趋势,中国博物馆也在积极融入这种潮流,这不仅有助于做大旅游“蛋糕”,也让博物馆在多元文化中地位更稳固。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旅部近日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这对博物馆行业来说有要求也有机遇。其中,提供夜间服务或24小时服务,对博物馆的安保、管理等方面也是种考验,期待更多博物馆不断创新服务并做好相关配套管理工作。
当然,创新服务不能是盲目的,要以需求为前提,以民调为基础。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