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天里,“乌镇戏剧节”是在文化界时常听到的名字。在这个南方小镇,汇聚了10多个国家的22个剧目79场演出。如果你想看,又能买到票,从下午2点到夜里12点,你可以连看四台戏剧演出。如此高密度,是国内其他艺术节上看不到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票都是卖出去的。
8月5日,乌镇戏剧节开票7分钟,张鲁一主演的《大鸡》售罄;开票8分钟,卖出100万票房;一天内,累计售出21508张票。正是有了这种底气,艺术总监孟京辉在开幕式上才会说出“谦虚谦虚,全国第一;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的口号。整个艺术节期间,97.6%的售票率也创下历届之最。
相比有些生硬的票房数字,让外国戏剧人感到惊讶和羡慕的是来看戏的都是年轻人。与外国专家交流时得知,在欧洲去剧场看戏的观众更多的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有着很好的戏剧观赏传统和素养,却无法拉着孩子们一起走进剧场。年轻人更喜欢看YouTube上短视频和美剧,不愿去剧场正襟危坐几个小时。这很像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的状况。
今年戏剧节上,澳大利亚和荷兰剧团联合制作的人偶剧《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告诉人们应该如何与自身的“缺陷”相处,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相比《赌徒》《人民公敌》等大剧场戏剧,这部只有一个演员的人偶剧现场演出效果很好,演员与观众互动流畅。这部戏2015年在法国首演,随后从欧洲一路到澳大利亚巡演。
演出交流结束后,我问《盲》的主演杜达·派瓦先生,这出戏走过很多地方,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他说,这部戏由一个人完成,却需要跟全场观众去交流、互动。“我在丹麦演出时,剧场里都是老人,让他们作出回应是件很困难的事。而在这里演出完全不一样,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喜欢去触碰人偶,说出自己的感受。”
乌镇为何有这么多年轻观众?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乌镇看戏,是一件很“时尚”的事。在这里,你能在舞台上看到何炅、张鲁一、董勇,在街头巷尾能够碰到李立群、濮存昕、陈丹青、韩童生、黄磊、黄渤、孟非、杨澜、海清等各路明星,发个朋友圈就引来许多赞。而这些明星们之所以来到乌镇,同样觉得这是一件很“时尚”的事儿,还能汲取艺术营养。
而在中国,随着几十年来小剧场话剧的普及,看话剧也成为许多文艺青年的爱好,乌镇有着庞大的潜在观众基础。林兆华、黄磊、赖声川、孟京辉、田沁鑫几个旗手大手一挥,那些看着他们戏或者话剧光盘长大的年轻人,来乌镇看戏并非一件很遥远的事。乌镇戏剧节结束当天,主办方团队发出《不可复制的乌镇戏剧节》长文报道。
其实,在中国用复制一件事获取成功变得越来越难,这背后的规律却值得琢磨。就拿追逐“时尚”这件事儿来说,我们的一些传统艺术就跑偏了,比如所谓的时尚京剧。事实上,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本体是无法做到时尚的,更重要的是让看京剧、看昆曲、看越剧变得时尚起来。
近些年,获得成功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及越剧茅威涛、京剧张火丁、王珮瑜的演出,很难说他们的演出本身有多么时尚,而是看他们演出成为时尚,这正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看梅兰芳。因此,在不妨碍艺术本体的情况下,通过现代的艺术理念、运营方式去吸引年轻人,哪怕是明星效应,让看中国的传统艺术成为一种时尚,这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不要以为,吸引明星去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明星的时间很贵的。
回想被称作“零差评”的第四届乌镇戏剧节,如果非要提点建议的话,那就是在选择剧目上除了先锋、前沿性,也要顾及一般观众的口味,毕竟年轻也意味着薄弱。另外,这些剧目中能代表中国戏剧传统,或者与中国当下生活发生关联的剧目也极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中国人如何演《李尔王》,如何演《哈姆雷特》。乌镇戏剧节是国际的,同样也是中国的。这次,我也看到茅威涛、王珮瑜来到乌镇看戏,相信他们跟乌镇戏剧节会有更多的联系。年轻是乌镇戏剧节的优势,更关键的在于如何把握优势。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