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作为视觉艺术的舞蹈创作成功与否,离不开与之相依为命的听觉艺术的舞蹈音乐,她们之间的重要性,尤如一首歌曲创作中,词与曲的关系一样,是相互依存、互为依托的。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追求个性、表现个性是其永恒追求的目标,而舞蹈的个性形成则与舞蹈音乐创作的个性化紧密相连,两者只有达到珠联璧合,融为一体,才是一个完整的优秀舞蹈作品。因此,很有必要对舞蹈音乐创作个性形成的轨迹进行探究,我们认为,大致可以描画出舞蹈音乐形成艺术个性化的三要素:
一、个性化体现在求异
舞蹈音乐创作最忌雷同,最怕形成套路以至“克隆”别人之作。以往,我们群众文化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编导在创作舞蹈构思时往往是从众多的音乐带中去寻找、去剪接、复制(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但这样做,可能会出现许多弊病:其一:东拼西凑,结果是主题音乐不明确,结构混乱,音乐调性不统一或风格上不一致,造成作品支离破碎,没有完整性。其二:似曾相识,似听非听到道过的音乐,生搬硬套,往往使人感到舞蹈视觉形象与音乐听觉形象相互游离,而影响了人们审美的入情、入境。其三:缺乏个性,没有新颖感,没有独特的艺术形象的统一呈示,作品气韵不连贯等等。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认为舞蹈音乐创作可以大量借助电脑等现代化表现手段,运用千变万化的电子合成器音乐,结合录音棚效果制作、模拟逼真效果,充分地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从联想、想象中体现画面感,大胆地采用前人所没有用到过的感觉视听效果,来丰富现代舞蹈音乐创作中的新语汇,使“求异”的思维活动永保旺盛的生命力。如余姚市少年宫创作的少儿群舞《河姆渡童趣》,其音乐就大量采用了新的创作手法,让具有当今时代感的音乐反映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儿童们通过鸟趣、兽趣、猎趣学会生活,学会征服自然的本领,充分体现人于自然世界的美好交融,充满真情,充满童趣。该作品在全国舞蹈“群星奖”比赛中获得了舞蹈、音乐铜奖,在全国“97迎香港回归少儿舞蹈大赛”中,在40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98年代表浙江省少儿舞蹈晋京展演。这个作品不仅主题鲜明,突出了趣字。具有个性,而且对表现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特定的要求,于是在音乐中模拟古乐器、陶埙吹奏,以奇妙、古朴、醇厚的音色和尖厉的骨笛声划破时空莱达到追溯原始意境,以及鼓声节奏那乱中有序的渐变处理,使人感觉这是未加改编的原始形态,那音响效果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具有反朴归真回归自然亲切感。音乐的主旋律虽简单,却着意在B段中大胆采用无音乐的迪斯科节奏,每表演到此,小演员们的情绪极为高涨,更为投入,非常符合于少儿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另外,为了推进作品在猎趣中达到高潮,着力增添音乐的感染力,营造气氛,又通过录音棚制作,把小演员的呼喊声“嗨,哈”声录到了音乐高潮之中,如此更强烈地烘托出舞台的烘热氛围,最后,营造出小演员们与被征服的巨型怪兽共舞而满台生辉的景象。[NextPage]
二、个性化体现在求真
舞蹈音乐创作是作者内心深处真情的流露,离开了“真”只会矫揉造作,脱离了真情,就丧失了审美价值,也就谈不上“艺术个性”所独具的艺术美。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如全国舞蹈“群星奖”获得金奖作品四川省创作的《叶儿青青菜花黄》,她就象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从绿调子转换为黄调子,象征着生长走向成熟,寓意着丰收的圆满。她不仅在服装、道具上出奇,而舞蹈音乐创作又是那样的富有真情性,是如此的动人。其采用的音乐素材具有浓烈的典型的四川地域文化特点,与舞蹈动作是如此的贴切,徵调式的旋律前后贯穿,在统一中具有变化。节奏音型,配器处理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在情绪的起伏,层层推进中逐渐推向高潮,使欣赏者仿佛置身于出神入化的意境之中,那活生生的绿色拟人化的油菜花嫩苗,在姑娘的表演中纯真储蓄、质朴婉丽,动作柔美灵巧,而与油菜花生命生长中如似细腻内在,似乎能感受到音舞蹈音乐创作虽然要继承借鉴传统,吸收民间地域性的风格音调,但主要是学习积累素材,最终是为了发展创新,在学习吸取丰富深厚的艺术传统基础上求新。求新是促进艺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唯有求新才能赋予艺术创造的当今时代感。而“重复”则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包括重复别人和重复自己,对别人的重复就是没有创造性的“学步邯郸”,对自己的重复就是毫无新意地不断推出雷同的作品。山西省孝义市创作的三人舞《复活》,在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中引起观众的轰动,正是作品从舞蹈到音乐在传统的继承借鉴基础上,深入地开掘,准确地把握住了艺术创造的生长点,使作品充满了新意,使赏者耳目一新。拟人化的皮影舞蹈形象动作简炼、夸张变形,非常有情趣,而音乐形象同样也把握住了在传统的鲜明地域特色的音调中加以发展。主旋律基础上引以发展。B段采用了板胡独奏,它与传统的皮影的动作、夸张相互衬映,表演与音乐贴切地体现出地域特色所具有的山西韵味,紧扣舞蹈主题“复活”,突出了一个“活”字,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都“活”了起来,成为既有鲜明地域特色,又不失时代特征的创新之作。又如同时获得金奖的宁波市创作的舞蹈《出河头》,内容表现新娘在出嫁后第三天到河头洗衣的风俗习惯,音乐巧妙采用了典型的江南风格,五声音阶中的“羽”小调,那抒情优美的旋律伴随着一阵阵姑娘们的笑声,映入观众面前的是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转坐在河埠头的姑娘手持棒槌,音乐节奏采用了加上录音棚中宁波地方语言录音制作,突出了江南水乡姑娘的典型形象。音乐前后贯穿,B段的音乐,调式交替频繁,主旋律发展渐变为非方整性结构,旋律富于开展性,采用变奏层层推进。那B段中具有舒展鲜明的地域特色音乐犹如新娘新婚三天微带羞涩,但纯朴、天真的天性随即袒露,与那新郎的纯真低语转为明郎的表白,可看作新娘可爱神情的素描,其音乐形象真实动人,也不乏创新所在。[NextPage]
三、个性化体现在求新
总之,在舞蹈创作中,音乐和舞蹈共同担负着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内容的任务,舞蹈的一切动作不仅要在音乐中进行,而且还要在借助音乐的或高亢、或深沉、或悠扬、或激昂来表达。因此,要创作好的舞蹈音乐,必须首先要深刻领会舞蹈的主题思想及其内涵,使音乐与舞蹈具有一个融汇统一的结构,这种结构包括了乐句、乐段、高潮的处理,使作品的意境与情绪发展相一致,同时舞蹈音乐要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舞蹈音乐的创作必须不断摒弃前人的窠臼,力求自己作品有鲜明个性,要不懈地努力去标新立异,只有突出舞蹈音乐创作的艺术个性化,作品才会有活力,才会不落俗套,不会迸发出这奇特的艺术魅力。乐中有那么一种呼吸的贯连起伏,特别是到了姑娘们的那声“呀”,是那么出自内心,出自真情,与情节的变化是那么地吻合。也正是这“真”的情性的流露才深深拨动了欣赏者的心弦。又如同时获得“群星奖”金奖的舞蹈《天老爷快下雨》,整个音乐几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主旋律,是一个以节奏为主的舞蹈音乐作品,但他模拟的现代音响效果运用得十分恰到好处。首先他采用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主民谣,场景一开始就以四川话的孩子反复朗读出“天老爷快下雨、亲亲娃娃吃白面,”随后在闪电雷鸣的雨声中,一群挑担的农夫在强烈对比具有个性化的节奏型模拟着“吱喳”、“吱喳”的挑担的音响效果,动作夸张,变化,但又确确实实来源于生活。那渐强渐弱的阵阵吆喝声,体现了山区农夫淳朴、粗犷的性格,结构采用了典型的ABC、A段以大幅度的快、响、紧的节奏音型来表现雷雨天的场景;B段雨停后以慢、轻、松的民间小调、娃娃的哭叫声、年青的母亲以喂奶,哄孩子的催眠小调、来渲染母爱的真情性,使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切、亲情感的流露;特别是A段以动而B段以静,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十分吻合于生活的客观规律,让人能体现到艺术的真实,所以,追求率真的情性,才会使舞蹈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感人肺腑的内涵,因而求“真”才能使“人品既殊,情性各异”。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