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先兆(五)

2010-02-26 11:14:2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第四部表现心理不安的早期影片是《另一个》(Der Andere),这是前面三个虚幻故事的现实摹本。影片于1913年公映,以保罗·林道(Paul Lindau)的同名舞台剧为基础,那是《化身博士》(Dr.Jekyll and Mr.Hyde)故事的戏剧版本,电影将故事拖入了沉闷的中产阶级氛围。片中的哲基尔博士(Dr.Jekyll)是开明的柏林律师哈勒斯博士(Dr.Hallers),在家里的一次聚会中,他对人格分裂的说法怀疑地置之一笑。他争辩说这样的事情绝无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哈勒斯因为劳累过度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他逐渐变成强制睡眠症的受害者,在睡眠过程中他以“另一个人”的形象出现。他的另一个自我是个无赖,和一个夜贼闯入了律师自己的公寓。警察出动并逮捕了他们。就在警察要审问的时候,他的同伙睡着了,哈勒斯博士却被弄醒——一个对自己参与的犯罪一无所知的哈勒斯。在被迫承认自己是窃贼的同伙后,他崩溃了。故事结局皆大欢喜。哈勒斯恢复健康并结了婚:成了一个对所有心理困扰免疫的公民的典型。

  哈勒斯的奇遇说明任何人都可能像巴尔德温那样成为精神分裂的猎物,从而像侏儒一样被遗弃。如今,哈勒斯被定义为中产阶级的德国人。因为他与另三部影片的虚幻主角在精神上的亲缘性,将他们也视为中产阶级的代表似乎也更有道理。《另一个》将这种相似处理成暂时现象,没有进行阐发。哈勒斯的分裂表现为可治愈的疾病,他非但没有悲剧地结束生命,反而在常人生活中心情归于平复。这一区别须归因于视角的转变。奇幻片本能地反映了某些表明集体不安的看法,《另一个》则接近庸常的中产阶级乐观主义观点。在这种乐观主义的指引下,故事最大程度地弱化了现有的不安情绪,结果是,通过一起不至于打消人们对持久安全之信心的偶发事故,这种不安被象征性地表现了出来。

  (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