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德)
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在德国的遭遇。本书在以英文出版之后很久才于1958年在德国面世,而且是一个经过删节和修改的版本,该版本极力弱化甚至阉改原作的方法,被认为明显反映出某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有害偏见。尽管在当时受到严厉批判,本书日后却成为以《电影批评》(Filmkritik)杂志为中心的深具影响力的批评学派的检验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新电影最终胜利),这一联系被切断,克拉考尔的“方法”正式被弃用。恩诺·帕塔拉斯(Enno Patalas)在一篇著名的评论中写道:“在我们年轻时,没有任何其他作品曾经如此深刻地影响过我们所有人……如今,批评家再也无法单单根据社会学把握这些重要影片的内涵……对以美学方法进行电影评论的要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弗里达·格拉夫(Frieda Grafe)的批评更严厉,他宣布,对于认为对现实的临摹“非但不是法宝反而是必得跨越的障碍”的电影业而言,作者的现实主义观念完全无效。20世纪70年代克拉考尔作品全集第一部分的面世,本书1979年未删节的新译本,以及该译本编者卡斯滕·维特(Karsten Witte)的热情专注,则在新的背景下回应了讨论。尽管对克拉考尔尚存疑虑,但在《电影批评》的文章中甚至也出现了“回归克拉考尔”的论调。不过,《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在今天所获得的回响主要还是在学术界。
意大利的情况亦值得一提,在那里,《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本书于1954年首次被译为意大利文,1977年版发行后已经绝版多年。在法国,本书的方法论被间接或直接地吸收到与电影和历史相关的研究领域,特拉维索的专著对克拉考尔的作品被遗忘表示痛惜。批评家们的确注意到了克拉考尔的方法论与马克·费罗(Marc Ferro)观点之间的相似之处,后者认为电影是记录“表情动作、物件与社会行为方式”的场所。尽管皮埃尔·索林(Pierre Sorin)对本书的方法多有批评,却仍将其视为一本基础性的参考读物。然而,法国最近出版的一本文集却没有收录任何一篇有关克拉考尔德国电影研究的文章。《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应该被重读。
二
1937年5月3日,(已经身在美国的)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写信给克拉考尔(自1933年3月流居巴黎),告知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拥有“电影工业有史以来几乎完整的默片收藏……德国出品影片几乎完整的收藏”。他补充说,博物馆正在考虑“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德国的社会发展与电影业之间关系”的可能性。他又说明自己已经举荐克拉考尔承担该项工作。此即催生《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的火花。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