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里希特:伟大的偏离与模糊

2008-07-04 12:05:32来源:    作者:

   

作者:生铁

    “格哈特.里希特艺术展”于5 月初到7 月初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这应该是2008 年最有分量的世界级绘画大师作品展。看完里希特的画展,会使人更加“蔑视”国内的“当代美术”。你很容易联想到一些采用“照片绘画”方式作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这幅画的名字叫《XL513》。一架涂着灰、白双色迷彩的外形古怪的战斗机,它有点像二战时期德国的Me-163B 型火箭动力战斗机,但又似乎不是。它在粉色和白色(那也许是被晚霞映照着的雪原)构成的空间中快速地飞过,并最终在画框中定格。而在一旁的另一幅画作中,8 架野马战斗机编队倾斜着穿过画面,向着绿色的田野俯冲;画面最下端的一道莫名其妙的白条,则使人感到这幅画看起来像是从画报上剪下的照片。在同一展厅的其他油画中,你还可以看到海边的全家福照片、奔驰而过的菲亚特汽车、坐在快艇中乘风破浪青春得意的年轻人,以及直接用工业油彩在复合铝板上喷涂的无题作品。

    所有这些画都出自一位艺术家之手:德国当代最著名的画家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本次“格哈特.里希特艺术展”由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巴登巴登弗里德.布尔达收藏馆主办,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柏林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 展出的作品远远不能令人满足,56 件展品仅是里希特45 年来全部画作中的很少一部分。里希特1932 年出生于德累斯顿,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战争的氛围中度过的。上世纪50 年代,他在东德学习和生活。这样的成长环境,对艺术家而言很有利。某种意义上,艺术就是为描述死亡、动荡、变化和易逝的东西而存在的。

    里希特本人着迷于对平庸的家庭照片和报刊摄影的描绘,这几乎成了他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人们称他的作品风格为“照片绘画”(Photo Painting)。但这次展览带给人更多的感受,是他创作手法和内容上的多样化和有力感。

   抽象的色彩实验

    一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他于80 年代创作的6 幅抽象画。虽然是抽象风格,但是色彩的运用和构图有着严格的比例,作品相当稳妥,同时又很尖锐,具有飞速的流动感。他用青色作为画面基调,独创性地使用刺目的绿色、蓝色和红色。在其1982 年创作的《黄绿色》(YellowGreen)中,明媚的蓝色与黄色的自然过渡几乎像是用电脑创作的美术作品。而这些富有力度的抽象画,是里希特度过创作低谷期后再度焕发创作力的象征。真正的低谷是在70 年代中期。里希特在这一时期将色彩的试验推到一个极致——他在几年时间里画了8 幅完全同样色彩、同样名字的大型油画。这8 幅画的画面内容就只有纯粹的一种颜色——灰色。这次的展览就展出了这8幅《灰色》(Gray)中的两幅。但这仍不是里希特最极端的举动。

    就像是作家对于语言本身的极限追求——这种追求既有可能成就作品,也有可能自毁其中。画家对色彩的追求也同样如此。里希特偶然发现,装修商店里供顾客参考的油漆配色样板,其本身的美,就超过了很多画家苦心搭配的色彩,于是他自1966 年开始,直接使用家居装饰用的彩色油漆,在工业用金属材料上进行喷涂,并且为了不使画家自身的色彩感觉影响画作的“自然”,他采用了更极端的方式——抽签,以抽签的方式选取色彩的排列组合。这种试验带来的作品,包括1966-1992 年间创作的《18 种颜色》和2007 年创作的《25 种颜色》系列。

    把模糊的照片画下来

    另一方面,则是格哈特.里希特最激动人心的具象油画作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没有间断过具象绘画。1964 年和1965 年的几幅作品,是最典型的“照片绘画”,在名为《阿尔法.罗米欧》的作品中,画家所选取的内容,更像是来自画刊剪报的背面——有一半的画面内容都是画刊中的印刷文字,而另一半则是阿尔法.罗米欧汽车的照片,不过那张照片上只有汽车的尾部,以及看台上模糊的人影。在《母牛》中,画家干脆画了杂志广告中的母牛的半个身子。这种对广告和画报的“戏仿”,使里希特的一些作品不免带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NextPage]

    在里希特的画作中,照片通常是曝光过度、对焦不准、模模糊糊的,却往往带有不可抗拒的魔力。他自己也曾说过,他没有耐心花一年时间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模糊的图像,则可以使作品产生某种共性。他的很多画都选取了黑白照片作为素材,因为“黑白照片要比彩色照片更强烈地诉诸于人”,那种“倏忽即逝的镜头感”,使人联想到“死亡”。在他1965 年所画的《带孩子的妇女》中,母亲跪坐在沙滩上(她的脚部和身后的沙滩因为光线太强,有些曝光过度了),显然是为了拍照,把正坐在一旁的男孩抱到怀里,她搂着男孩的肚子,让他面向镜头;孩子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镜头前,他还在吮手指。但是当这样一幅摄影作品被画成油画后,却变得非常打动人,这打动人的力量不仅来自于绘画的技巧,也来自于画家对于素材的选择。敏感的观者在这幅作品前会产生一种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疏离感。另一组由4 幅肖像构成的组画《贝克一家》,同样对焦模糊的黑白油画中,分别是身着晚礼服的贝克先生和太太,以及他们的一对弱小的儿女。作为成年人的夫妇带着社交场合里应有的明媚微笑,而他们的孩子则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样,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阴郁。4 幅简单的肖像画,足以代表人类的某种面貌。此外,画家又用白色油彩在画面上点满了仿佛随意涂抹的斑点。这似乎是他的惯用手法。1963 年创作的另一幅风格迥异的作品《新天鹅堡》,在那焕发着宝石般色彩的画面上,画家同样故意留下几道仿佛是不小心滴在画布上的白色颜料。

    失败的取景

    里希特的风景画作品中,往往采取一种“失败的取景”的偏离效果。如2004 年的《林中之屋》,房屋仅仅出现在画面的右角,却给人以眷恋之感。1972 年接受采访时,里希特曾说,那些杂志上的风景插图令他着迷,“它们很平和,我一定要把它们画下来,这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

    事实的确如此,里希特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一些风景画,即使凑近看,也很难看出画笔的痕迹,景物交接的边缘,甚至云影的细微变幻,都仿佛印刷品一样平滑。能做到这一点,是缘于里希特在绘画技术上的“小窍门”。他在尚未变干的油画上,用很宽的干刷反复刷动,以获得印刷品那样的模糊效果。在《被强占的房屋》中,这种技巧使画面达到了某种介于真幻之间的奇妙境地。画面中那白色建筑的黑洞洞的窗口、花丛、树影,还有融化在树影背后的建筑、烟囱,都足以使观者在这幅作品前驻足良久——并不是每个人都曾在那样的“德国风景”里生活过,但是那种模糊的树影,以及对往昔生活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却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格哈特.里希特用作品充分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观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浮世绘画家”。

    看完里希特的画展,会使人更加“蔑视”国内的“当代美术”。你很容易联想到一些采用“照片绘画”方式作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诚然,他们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内容,这使他们的作品另有其生命力,但他们也的确照搬了里希特的艺术形式。而在艺术的王国里,形式有时比内容更为重要。


   (编辑:林青)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