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篠原一男”建筑展
时间:04月20日—06月22日每天09:00—17:00
地点:上海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费用:免费
主办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矶崎新称其为共同迈向元级的同志、具有古风的“野武士”,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坂本一成将其视为建筑师成长经历中“应该学习的存在”、“应该超越的存在”,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妹岛和世将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纪念金狮奖”颁发给这位自己的师祖。
“篠原一男”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首个大展的主题。该展览将从4月20日持续至6月22日,系统回顾日本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篠原一男毕生的重要作品,并解码其建筑理念和实践方法。
作为东京工业大学的教师,篠原一男在日本现代建筑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日本建筑领域的一个独特案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希望通过这一展览为中国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呈现一条更为复杂而深邃的创造路径,并为重新审视传统提供机遇。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表示,希望中国观众通过展览“找到建筑和艺术的结合点,找到建筑本质的东西,而非明星化的表达”。[NextPage]
篠原一男的象征剧场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建筑的近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篠原一男也穷极一生对于建筑的本质进行追问和探索。作为建筑师的篠原一男的一生共设计了三十多个住宅,晚年才开始涉足公共建筑设计,但最终实现的计划却屈指可数。
早年,这类仅设计过住宅类小型建筑的设计师在日本被称为“和平时代的野武士”,伊东丰雄、安藤忠雄、长谷川逸子等人都属于野武士行列,而篠原一男是当时野武士之首,他被矶崎新尊称为“具有古代武士风格”的人。
篠原一男把自己创作生涯界定为4个样式。上世纪50至60年代,他发表了“伞之家”和“白之家”等与日本传统密切相关的住宅作品。而后,他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发表了以“龟裂的空间”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第三阶段的产生基于对东京城市的观察。他提出了“混沌”理论,并设计了“上原的住宅”和自宅“横滨之家”。第四阶段的代表作之一“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1986)是篠原建筑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不仅能通过摄影、模型、语录、影像、文献等媒介领略以上所述的代表性作品,还将看到首次公开展出的篠原为自宅“横滨之家”(1985)设计的家具,以及遗作“蓼科山地的初等几何计划”(2006)的珍贵手稿。“蓼科山地的初等几何计划”可谓篠原晚年生命的支柱,建筑师历经十余年修改,留下三万多张图纸,却终未在生前实现。
本次展览的空间设计继承了篠原所推崇的单纯性和象征性。整个主展厅仿佛一个无墙的抽象住宅体,一个象征剧场。在无隔断的白色空间内,“白之家”和“横滨之家”的等比例平面图展现在地面,观众漫步其中,感受篠原的工作模式:用脚丈量。
爱“煎鸡蛋”的“野武士”
在发表作品的同时,篠原一男对于建筑理论的探讨同样深邃。上世纪70年代,篠原一男和另一位建筑大师矶崎新曾经就“建筑是什么”有一场著名的论战。在纪念篠原一男的文章中,矶崎新生动地将彼此比作各自喜欢的菜式“煎鸡蛋”和“糟香鱼”。矶崎新自认为能够接受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生活的污迹,而篠原一男想要把住宅做成纯粹的“艺术”。“我一心努力地在自己的空间中刻画永恒。”篠原一男曾如是说。
在篠原一男的影响下,1970年代日本出现了一批被称为“篠原学派”的年轻建筑师。伊东丰雄、坂本一成和长谷川逸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在个人小住宅中得到锤炼的理论和方法为武器,在建筑领域开辟了各自的天地。他们三位将共同出席4月19日的开幕论坛“应该学习的存在,应该超越的存在”,谈谈篠原一男对他们的影响。与此同时,展期内的周末,还将有王军、张亮、李巨川、董豫赣、童明、丁垚等中国建筑师和塚本由晴、长谷川豪、妹岛和世等日本建筑师就各类话题举行讲座。
另据悉,在“篠原一男”开展时,一条从西藏南路地铁站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公交短驳专车也将投入使用,这辆艺术专车将有望缩短观众市民和艺术的距离。
篠原一男语录
1960传统论是设计的出发点,而非回归点。
1962住宅必须是美的,空间必须产生回响。
1967我一心努力地在自己的空间中刻划永恒。幸运的话,当中或许有一些能比其他住宅在土地上存留时间更长,然后变成文物吧!
1977裸形的空间,机械、野生、非洲的空间,使用这些毫无关联的记号,现在,在我心中形成某种想要表达的混沌状态。然后,追加上具体这一记号让混沌继续增加。
1988激进的混沌与零度的机器在一个空间领域中重叠、交叉。
2001与古老体系毫无关联地共处,“超大数集合都市”在运转。……这是新型的开放系都市,新的“空间的快乐”在其先端跃动。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