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2年12月15日-2013年02月20日
开幕时间:2012年12月15日 15:00:00
展览场馆:华府艺术空间
场馆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4号楼217室
艺 术 家:陈瀿,郝建涛,何振华,孙源,吴放,吴继峰,万琼,章子敬
此次展览呈现给大家的将是绘画与瓷器的对话,纸与笔的绘画艺术亦或火与土的彩瓷艺术,我想只要创作者们怀有的是一颗不为它物所累的独立纯真之心,那么这些艺术所闪耀出的独特之美都将显得镐镐铄铄而永久不会暗淡。
如果说文学是一面镜子,可以观照当下的世界,那么艺术就是人类在现实状态下所能寻觅到的某种美妙梦境。所以艺术之美往往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的特征。弗洛伊德甚至说:“对美的享受产生一种特殊的、轻微的“中毒”的感觉。美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用途;它在文化目的中的必要性也是不明显的,然而,文明没有它却不行。”
但中西方传统的官方哲学往往是将美与善联系在一起,同时将丑与恶当做另一组概念而与之形成二元化的对立,如此一来便可以将艺术唐而皇之地赋予了定向的政教功能。“文以载道”的“道”被诠释为“天道”,于是李煜、赵佶不但成了历史之耻,也成了艺术之痛。长期以来艺术评论话语权的不对等和绝对理性,究竟使艺术之美更真切了?还是变得做作了呢?
其实我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倒是很会“玩”的,他们深知美与善不能生硬地“拉郎配”,但又不能公然反对艺术的政教功能,况且“依于仁”才能“游于艺”嘛,于是用“写心”、“写意”的道、释“内功”一下子跳出了政教的“捆仙索”而悠游于自己的精神空间中。但并非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能随时让意念强大的心识超脱物理空间而进入精神空间的。况且政治的、经济的、乃或历史的、人伦宗教的种种纠结,会使从事独立艺术创作的人们泯灭很多刹那间的灵感,但至少艺术应该也完全可以有其“独立”性的存在,这也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而美则是艺术价值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心与心产生共鸣的所缘之因。所以,应当肯定地讲艺术之美的确来源于我们的心识,但绝非“末那识”,而是轮回生命之根的“阿赖耶识”,故不必强为之分主体与客体。因而我们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实现之真实展现,(但绝不是物理空间概念上的真实,而是精神空间概念上的真实),它是与生俱来的,每一独立的个体生命都具备,且都平等地享有对于美的创造性。在这一点上可以讲是没有权威性的,当然更不存在统一的一致性。至于是纸与笔的绘画艺术亦或火与土的彩瓷艺术,我想只要创作者们怀有的是一颗不为它物所累的独立纯真之心,那么这些艺术所闪耀出的独特之美都将显得镐镐铄铄而永久不会暗淡。至少,我们坚信。
文:章子敬[NextPage]
p.s.参展艺术家作品描述
向来用简洁大气的笔调抒发女性特有的敏感内心正是她的不同寻常之处。同时又能在油画、版画、瓷艺间游走自如而激情饱满——这便是吴放一贯的状态,且将继续不已。其实她也不可能停息这一脚步。
透过玻璃镜片是一双专注的眼睛,正是这双眼睛在东西方文化中左掇右采,画着油画,描摹着美女。而闲时的陈瀿却是吸着烟、喝着普洱,旁观者他人被其作品“钩”住的痴痴神情而坦然处之。
万琼的安静往往使人一时无法深知她的内心变化,但这种静谧居然巧无声息地进入了她的画里,亲和却又有几许神秘,也许她想说点什么,但要读懂读透,只有站立在其作品前久一点。
何振华作画时的敏捷与爽辣是绝对有其天赋的,绘画语言上的清晰明确远比自我口头表述要精彩许多。确实上帝既然给了绘画上的天赋,便同时总要拿走些什么。有时对画者而言,不说比说更有力。难道不是吗?
梳着长发,埋头“猛”画一群群行走人物的孙源对于当下的社会有其独特的视角,非关哲学,非关科学。或许始终带着疑问描写就是她的最终诠释。至于笔下的人群会走向哪里,本不重要。
画得认真、画得精美是吴继峰对艺术的坚定态度。至于生活里的他显出一种惯有的绅士风度,永不张扬,优雅。“温、良、恭、俭、让”在他那里是天生的品性。
八零后的郝建涛远比其他同辈要沉稳,所以他盖不追求新奇的技法,但绝对追求画面里的思想深度,故其画呈现出一定的反思性。这便不是美与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精神家园的问题了。
年过不惑的章子敬本具很好的国学素养,通于书、画、诗和篆刻,又有一脸无悔今生的固执,抱定了向传统经典作品回归的努力目标而不撒手。但平日里却又爱开朋友玩笑,爱饮酒。他是在坚持与享乐间活着、快乐着。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