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关于越剧题材的断想

2008-07-31 16:59:09来源:    作者:

   

作者:李尧鹏

    为什么不尝试把金庸的名著搬上越剧舞台?

    作为一名喜欢金庸作品的越剧迷,我经常有这个想法。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倚天屠龙、笑傲江湖等名著,不但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性格鲜明,也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而且有的片段本身就富有戏剧性。如果让范派的郭靖、袁派的黄蓉、尹派的杨康、王派的穆念慈,陆派的张无忌、金派的赵敏、戚派的周芷若等一批性格鲜活的金庸小说人物出现在舞台上,电视电影中,该有多好!

    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大众文学,也可以说华文大众文学的最高成就,金庸小说及其影视作品,至今拥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说不定原来不看越剧的金庸迷们,也会关心和光顾越剧的金庸名著呢?

    去年是越剧百年,在电视上看了多台越剧节目,很是感动。从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到中坚代,再到新生代,“越女争锋”,可以说都尽了力,为弘扬越剧,振兴越剧尽了力。

    然而,怎样使越剧拥有更多的观众群,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群,这个命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当然也是需要不断应对的永恒命题。

    越剧演员们是努力的,也敢于创新的。赵志刚演《第一次亲密接触》,可谓敢于创新,拥抱时新作品到了不怕失败的程度。但,毕竟还没有成为名剧。原因何在?题材太新了。不久前,茅威涛携新戏《春琴传》来沪,原期望引起较大反响,但效果一般。原因何在?题材毕竟不新。单仰萍的《虞美人》,演出效果如何,还没有注意到,但以我的估计,效果可能也一般。原因何在?还是题材问题,这离现在的观众太远了。

    当下越剧界的困境,不在演员,而在剧本,特别是题材。

    越剧要寻找拥有深广群众基础的题材,走大众化的道路。

    越剧的题材,要走大众化的道路,同时又要反映时代精神。越剧现在的困境是,贴近时代社会,反映时代新声的剧本太少。当年浙江小百花的《五女拜寿》之所以成功,除了一代新人的青春气息之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情感因素。《五女拜寿》成功地折射和抒发了人们对“文革”十年浩劫中人际关系的切身感受和深刻反思。这样的题材就有深广的群众基础。

    “越女争锋”,看到有唱祥林嫂“抬头问苍天”的,颇为难得。在我的印象中,以目下戏曲界之靓丽女子,演美女、才女、乃至妓女,都不难,难在演祥林嫂,特别是晚年的祥林嫂。演祥林嫂“抬头问苍天”,要有一颗对命运遭遇最不幸的贫苦妇女的同情心。其实,且不论社会制度的原因,生活中的悲惨遭遇,传统世俗观念的外来压力和内在压力,现实社会中仍然会有忠厚善良的农村妇女遭受生活的不幸。从题材来说,越剧《祥林嫂》对于当今仍然有现实意义。它的巨大贡献,就在于敢于改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小说题材(而且,还是鲁迅的名著),在于突破了才子佳人的题材范围,而直面现实生活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遇。

    实际上,历史上越剧也不全是才子佳人,《九斤姑娘》就是一例。当然,才子佳人除了表现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永恒命题外,也可同时反映时代精神。优秀的剧本,都是如此。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