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宏帆
阿诺德·勋伯格 Arnold Schonberg,奥地利作曲家
摘要:勋伯格的“十二音列体系”是纷繁芜杂的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十二音技法是勋伯格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十二音列体系是19世纪晚期以来变化音体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赋予了勋伯格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进步”的象征。
关键词: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十二音序列
阿诺尔德·勋伯格,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20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高手如云、英雄如林的20世纪新音乐群星中,勋伯格不仅被看作是20世纪新音乐大潮中的第一位巨人,而且也被看作是世界音乐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致。勋伯格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如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于1917年改编为弦乐队曲)、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903)等。
第二个时期,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这一时期的勋伯格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这个时期其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具有其自己的风格。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在他的作品中,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间的结合,不再像传统音乐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不协和和弦也不再像传统的音乐那样,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他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罗》(191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诸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病态心理或情绪,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
第三个时期是在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12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这4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可形成48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1947)、歌剧《摩西与亚伦》(1951)等。从而告别了“世纪末风格”,步入了“表现主义”的漫长征途。作为一个创作者,勋伯格以其坚实的理论、成熟的思考、大胆的探索和令人信服的音乐创作实践,终于第一次打破了“调性的堡垒”,改变了千百年来在音乐中由“调性一统天下”的历史局面,并建立了关于无调性音乐的新秩序,即所谓的“十二音体系”。这一关于20世纪新音乐的“作曲新律法”为其确立了特殊、重要且不可动摇的显赫历史地位。所谓“无调性”是一个具有多义性和相对性的复杂概念。宽泛地说,这个概念既可以用以指示一切没有调性的音乐,也可用于指示既没有调性又不属于序列音乐的那种音乐,还可以用以指示调性音乐之后、序列音乐出现之前那段时间内的音乐。相比之下,当代音乐理论对“无调性”这个概念的一般性认识是:它所指的,并不是“像18、19世纪大多数音乐那样建立在围绕着调中心转的和声关系和旋律关系的音乐”;而且这一术语现在也不用于“建立在十二音序列那种序列原则上的音乐,因为序列音乐不一定就是无调性的”。而对于勋伯格的这一时期的音乐来说,所谓“无调性”,主要是指它不受传统调性约束这层意义而言。因为他在这一时期(1908~1923年)的作品中,揭示了使用半音音阶范围内的所有各种结合,最终扩展到与所有的十二个音都有关联。此外,勋伯格在调性和无调性问题上似乎显得爱走极端,显示出要避开中间状态的倾向,使人感到他突然间“从彻底的调性转入了彻底的无调性”。
十二音列体系,是种复杂的作曲新技法。我们知道,早在贝多芬时期,音乐功能的发展和利用就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说贝多芬打开了音乐所有的天地:他把音高向高处和低处开拓到极限,把力度的强弱扩展到极限。在这时期之后的作品篇幅更长了,旋律和节奏更复杂了,配器变得越来越色彩斑斓。可以说,构成勋伯格的创作环境的那一代作曲家继承的正是贝多芬的宝贵遗产。然而勋伯格却力图从音乐艺术形式的功能中挖掘出新的可能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探求音乐构成上的新方法,……以代替以前调性和声所引起的结构上的变异。”他早期作品多采用半音阶手法,随即在一种高度个人化的风格中超出了传统的大一小调性。然而,在音乐中“超出调性”就如同空间探索中试图摆脱地心吸引力而活动和生存一般困难。为此,勋伯格耗费了十二年时间探索“在调性的引力作用之外站住脚”的理论方法。就是著名的“十二音列体系”或“序列音乐”。十二音音乐的基本单位是“音列”,它由十二个半音音阶中选出的一列音符组成。在这个音列中,每一个音只与同它邻近的音联系;这构成了一个“型”。在同一个型的音列中,任何一音在本序列其它音全部出现之前不能重复。这避免了个别音的特殊地位,从而瓦解了调性的感觉。
音与音之间的同等地位造成了一种“真正的民主”。有人指责勋伯格是“理智主义者”,然而他早年的《升华之夜》却使最顽固的浪漫派为之倾倒。
在勋伯格看来,十二音并不是一种机械的作曲方法;相反,它却使作曲变得更困难了,因为音列与以往作曲家的调性主题一样,也是一种灵感和激情的产物。勋伯格说过这样的话,“艺术家努力追求的最大目标只是:表现他自己”;而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则是“把作者内心中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这可说是地地道道的“表现论”。勋伯格的“十二音列体系”是纷繁芜杂的现代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十二音技法是勋伯格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的体现———任何一音不得支配另一音,在音列中其他音全部出现以前,任何一音不得重复,这表现出勋伯格在矛盾痛苦面前的不妥协精神;十二音列体系又是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变化音体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赋予了勋伯格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进步”的象征。
参考文献:
[1](美)皮特森汉斯.20世纪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