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凶手》剧照
在电影《消失的凶手》中,有两组镜头令我感触极深,以致在观影时还几乎触动到了泪点:
第一组镜头是胆小怕事的警察陈茂津(凤小岳扮)突然决定不再当保安队走狗,而是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警察”,他的勇敢不仅感染了另外两名唯唯诺诺警察同事,同时也令一旁正在修缮房屋的工人热血沸腾,纷纷奋起对抗保安队。
第二组镜头则是学生、工人与保安队对峙,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对峙中,保安队再一次妥协。
伴随着配乐激昂的节奏,众人反抗强权的力量直透过幕布猛烈地向我冲击着。
诚然,《消失的凶手》这部电影不仅仅讲述了一个神探松东路(刘青云扮)烧脑的探案经历,而导演更是想通过工人跳楼引起的民众游行示威,反抗强权,隐晦地表达了一个观点:群体化愤怒是把剑,而且是把失控的剑。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里对此有深刻的分析: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霍教授(林家栋扮)显然深谙此道,怎么能让工人们这个阶级成为自己手中的剑,然后去砍伤富商高敏雄(郭晓冬扮)呢? 让他们主动牺牲生命与高敏雄的保安队拼命?(细想起来,在这个群情高昂的反抗强权事件中,只有一个失去儿子与孙女的老人是主动跳楼身亡的)这显然是做不到的,那就让他们去示威,让他们去游行,把他们集合成一个群体。
这些工人和学生在一个群体中完全感受不到自身的安全受到的威胁,反而为自己助长了这愤怒的火焰而兴奋不已。这时他们已经不关心是非对错,也完全没有任何政治主张,他们所要的就是不断前进,不断向禁忌之地冲击,即便大多数人并不知最终将要走向何处。
在一篇名为《“火大”的社会,中国人的群体性愤怒》中,作者指到,在群体中表现的愤怒与个人的愤怒情绪不同。个人的愤怒一般有真实感,但群体中表现的愤怒,即使不愤怒的个人也可以假装得很愤怒,尤其是有表现“义愤填膺”的机会。在群体愤怒行动中达到私人的利益目的是常有的事情。最近美国巴尔的摩市的警察暴力执法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怒和抗议,但加入抗议行动的却并非都是真愤怒,有许多是浑水摸鱼、趁火打劫的暴徒。
可见,电影中那些游行的工人和学生,绝大多数并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内幕,而霍教授在影片结尾露出的真实目的,正是对电影中反复提到的“公义”二字的一大讽刺,我猜想这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他告诉所有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不要轻易地加入任何一场所谓的“公义活动”,因为你并不知道幕后的阴谋,及煽动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如霍教授,策划全城杀人,全城讨伐高敏雄事件,无非就是想独吞高敏雄的几箱金子而已。
在我国建国之初的各肃反运动中(包括十年浩劫),每次政治运动都少不了让群众发泄愤怒的“批斗会”。而今虽然改革开放多年,这种惯性的发泄愤怒的方式还在延续。只要一有新闻热点事件发生,我国的“键盘侠”们就在网上一边倒地向其中的一方当事人“口诛笔伐”,这种情绪性的激愤往往并不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而是一种毫无节制,也没有任何责任感的,有时仅是为了发泄压力的愤怒。
回到电影中,霍教授正是打算趁着民众中失去理智,社会失去秩序的这个时间差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导演在最后安排了一个“邪不压正”的理想结局,但他同时又想向观众传达“抱歉,这只是部电影”。而真实的生活中的“霍教授”们却依然肆虐横行,在这里我不说任何阴谋论,我所指的现实中的“霍教授”正是上文提到的“毫无节制,也没有任何责任感的,有时仅是为了发泄压力的愤怒”。
电影中的高敏雄有罪吗?他有罪,是用法律之手将他绳之以法?还是通过示威、游行把他逼入绝境,而始作俑者却能从中渔利?写到这里,不得不赞叹傅源(江一燕扮)的智慧,她利用霍华的贪婪来惩戒高敏雄,又把松东路引到香城,找出事件幕后的真凶——霍华,傅源的这一系列复仇连环计划设计之周密,与被人利用的示威游行的工人、学生们的盲目形成鲜明的对比。
群体的愤怒是把剑,即便遇事我们不能理性思考,也要避免被“霍教授”利用,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
(编辑:纪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