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一部迟了两年的影片,但这部《深度迷案》的出现,算是为了不算悬疑的2012年1月档期增添了一点“悬疑”的味道。故事虽然的讲的是一宗迷案,但其实我们更愿意还原它本身的名字《牛津谋杀案》。在很多人看来这部《深部迷案》凭借着本身的名字就被笼上了一层“悬疑”的外衣,而当你看过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它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悬疑”;因为每一个悬疑事件的背后,都被几个符号所联系着;看似必然的事情实则偶然,看似“悬疑”的情节,我们倒不如说是这是一场“数字”的“悬疑”。
从影片开篇开始,我们就在围绕着一个神秘的谋杀而展开着推理。下肢瘫痪的癌症患者、病危垂死的老头、演唱会上突然病发窒息的乐手,还有那些无辜的10个智障儿童。似乎透过剧情的发展,这四场看似谋杀的案件却远远称不上一起完整的谋杀案,特别是第二起和第三起案子发生是那样的唐突和自然,以至于应了片中的人物的对白:“这是一起称不上‘谋杀’的‘谋杀’”。
因而,我们可以在这里大胆的做出了一个假设,这四场谋杀的主角其实不是片子中具体的人,这场谋杀案的始作俑者也不再片子中seldom教授和Martin,而是他们所一直在研究的那些数字符号背后的“所谓的绝对真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这场看似一连串的“谋杀”当成是一场绝对真理与现实的一次博弈,博弈的最后,绝度真理被否定了。
整部影片被包裹在厚重的数学公式下,让人初看的时候还以为这部电影是一个十分厚重的数学题,但是剥开层层公式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在影片中隐藏最深的就是由Martin引发的一场连续的蝴蝶效应。这次蝴蝶效应的传播媒介就是由“圆,鱼型图形,三角,十点三角点阵”构成的一段数学符号序列。当然这个数学符号序列也是Seldom借助Martin坚持数学真理性而顺水推舟,从而误导了整场事件中的当事人,而这样的误导最终导致了在通往牛津大学公路上的那起车祸。当然,在最后Martin要离开牛津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这样的一种逻辑数列只不过是Seldom的一次引用,事实上这里面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逻辑必然性,就像在当初Seldom所做的那个“白痴数列”一样,一切的出现全是按照“案情”而逐一累加进去的。[NextPage]
在本片的最后Seldom与Martin相会,Seldom告诉了Martin这一切的缘由,只是马丁对贝丝所说的不经意的话:You should try it。这句话回荡在贝丝几近绝望的心灵中,让她走出了冒险的一步…如果这一系列案件即是蝴蝶效应,那么马丁就是那只蝴蝶,他的话就是翅膀的煽动。本片中最为“悬疑“的一点就是将蝴蝶效应与“圆,鱼型图形,三角,十点三角点阵”联系到了一起,虽然看似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到最后细心的观众还是发现了这样的一种联系又将这场系列的谋杀案带入了一个新的漩涡之中。跳出这些种种的包围圈,最终我们发现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关于数学真理性的讨论。
这场系列的“谋杀”从最根本出发就是一场关于数学真理性的讨论,Martin一直坚持自己心中的数学真理性,他希望通过这些真理来推翻哲学世界中种种怪事,他希望用一种理性思维来解决这场谋杀。但是,当他与Seldom在博物馆中相遇并分析种种生活的时候他才发现其实在自己的行为之间已经对其所的“数学真理性”进行了否认。数学源自哲学,而这种真理性的否认其实也是对于哲学的一次彻底否认,换句话说,Martin用他的言语和探索再一次“谋杀”了哲学。也许你会说,那些在影片中无辜的“遇难者”似乎有了一些可怜,但是他们这样的一种遭遇,其实也是对于哲学的一种否定,这种否定源自于他们的生活之中。第一次“谋杀”中,瘫痪的癌症患者从始至终都在研究破译德军密码的方法,她固执的思想与现实的及其不符,最后导致了她的死亡,而第四起“谋杀”中,患儿的父亲只是出于本能去救自己的女儿,于是他选择一车的智障儿童作为移植器官的供体。因而这样的一些本能反应也是通过事实进一步否定了在之前所出现的那个奇怪的数学序列。
对于科幻和哲学,我们永远无法用最合适的方法去理解他,但是透过迷雾之后,其实本部影片也要向所有的观众传递一种观念,那便是对于真理和现实的博弈,往往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属于“教科书”式的经典答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虽然这部影片与《达芬奇密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与贺岁档期其他同类“惊悚”题材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似乎更是“小清新”,因为它着实的让我们“悬疑”了一把。
(编辑:杨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