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平
日前上映的影片《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将现代元素和希腊神话混杂在一起,在日本上映仅一周,便把延绵十几周的《阿凡达》拉下了冠军宝座,直升周票房排行榜的首位。虽然有不少人指出,《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在故事与《哈利·波特》雷同,原著作者也并不否认对罗琳的借鉴,但这部由纯正美国班底制作的好莱坞大片,还是飘散出浓重的美国风味。
把古希腊的众神搬到大银幕上,并非《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首创。之前的很多大片,比如《特洛伊》、《诸神之战》等影片,都借用了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后者翻拍自上世纪80年代的同名影片,票房正在全球飘红中。
在借用别国文化元素时,好莱坞可谓是“拿来主义”的忠实追随者。比如,上世纪90年代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就借用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则直接取材于中国众多的武侠影视剧;集合了中国两大功夫巨星的《功夫之王》,则借用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创意和元素。此外,好莱坞也把借鉴的目光投向了埃及、泰国等诸多异质于好莱坞的元素,拍摄出了诸如《埃及王子》、《安娜与国王》等卖座大片。
如果机械化地移植他国文化元素,必定难以顾及本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观看心理,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局面。尴尬事小,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就事大了。为了控制风险,更为了获得利润,好莱坞必须在商业与观众口味之间做出权衡。通俗讲,就是借用他国文化元素,但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运用其发达的行销网络,将电影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本土化改造,便是好莱坞“借尸还魂”的电影文化再生。在《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中,海神波塞冬与人类之子不再是希腊人,而换成了美国人;而担负着拯救人类使命的末世英雄,也毫无例外地成了美国人。有意思的是,希腊众神不再讲古希腊语言,而是说着标准的美式英语。这种现象在其他类似电影中也很常见,在《功夫熊猫》中,笨拙的熊猫不仅操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且并非中国式忠肝义胆的侠客化身,而十足是一个散发着自由主义气息的“美国佬”。
好莱坞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恰在于它对别国文化元素的再包装。在这个凤凰涅槃的过程中,它保留了别国传统元素的基本故事构架,但却抽空了其文化中的核心精神,代之以好莱坞精神——或者说得更直白点,就是美国精神。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制作模式,保留了原素材的熟悉感,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这就解释了为何《功夫熊猫》在中国大卖(因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武侠电影),而为何《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如前者(因为中国观众对希腊的众神谱缺乏必要了解)。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在这种熟悉背后的陌生,是好莱坞如何运用变形记对一部电影的内核进行替换。这种替换不仅使美国观众愿意消费经过改造的电影,更重要的是,它还借由好莱坞强大的配销系统,把美国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推销到世界各地。
由此可见,在对他国文化元素的利用过程中,借用与再生,二者绝不可等量齐观。借用只是手段,它是好莱坞在创意枯竭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伎俩。而再生却是目的,是好莱坞电影可以所向披靡而又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所在。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大量借鉴他国文化元素的阶段必然到来。《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以及众多的类似影片能够给我们的启示,不是在于借鉴,而是在于再生。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