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佳
瓦格纳花26年创作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下称《指环》)成为19世纪德国歌剧史上的鸿篇巨制,在音乐史上虽褒贬不一,但仍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每次演出总能造就一出新的“神话”。9月上旬,德国科隆歌剧院带着包括科隆爱乐近400人的浩荡队伍,驻扎上海大剧院,从9月16日起用8天的时间上演两轮科隆版《指环》,第二轮将从明天起上演。“上演完整版《指环》很奢侈。”科隆剧院表示。
能够唱瓦格纳歌剧的人屈指可数,能上演瓦格纳《指环》的剧院也少之又少。一旦唱了瓦格纳歌剧,就要终身奉献于它。即使在《指环》的首演地——由瓦格纳后代管理的拜罗伊特剧院也很少上演此剧,上演《指环》实在太“奢侈”了。
由于装台复杂,时间短暂,这次上海演出技术总监于尔根·洛代在完工之后,仍然觉得是一场“冒险”。因为没有一家可以单独完成此次项目,上海演出一共动用了四家单位联合主办,而此番也是在科隆市政府资助演出费的情况下得以成行。主办方表示,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世博会的召开。
《指环》在上海是个“空白”,看过现场版的人寥寥无几,国内鲜少有对此剧的评论,多数观众只“知道”《指环》,或者看过网络直播和DVD版。此次上海演出,各界音乐爱好者、瓦格纳协会会员都蜂拥而至,多数乐迷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上海大剧院,看门道的和看热闹的观众,几乎把大剧院1600个座位都填满了。
梁佳而对于观众来说,这场“神话”在上海再现的意义,不仅仅是那16小时的鸿篇巨制,还有它背后所蕴藏着的瓦格纳歌剧文化对上海观众究竟意味着什么。
(实习编辑: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