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王珮瑜这两位旦行和生行的个中翘楚,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均是“恪守传统”,一场《红鬃烈马》,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传统京剧的韵味。
人们或许并不曾设想过两位如日中天的京剧明星张火丁、王珮瑜会合作,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两位角儿的艺术生涯似乎没有任何交集。当两位名家可能合作的消息一放出,京剧戏迷轰动了:最坚守传统的两位名角合作演出最传统的《红鬃烈马》,无疑是一场京剧艺术的饕餮盛宴。
星光熠熠的舞台令万千思绪顿然停止,咿咿呀呀的京胡将人们牵离现世,去往武家坡前,静待着归家的薛平贵,与苦守寒窑十八载的王宝钏,毕竟,“火瑜会”是今夜的重心。
王珮瑜出场一句“一马离了西凉界”悠扬有致,获得满堂彩并不令人意外,张火丁将一句简单的“有劳了”念得九曲回肠,引发雷鸣掌声也不奇怪。观众们罕有不熟悉《红鬃烈马》,尤其是《武家坡》,一部烂熟于心的老戏带来的观剧期待,往往是在演员的表演上,但今夜的演出有不寻常之处,现场观众对这部熟戏有强烈的反应:该笑的时候笑,该喟叹时喟叹,虽然他们也绝不会忘记在该有掌声时献上自己的赞美。
能将观众最熟知的戏演出这样的感觉,让人在沉迷表演之时,再度被熟悉的剧情牵动,是演员的魅力使然。真正好的演员,会将每一部老戏演绎出自己的气质,让它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从前的老艺术家们是这样,今天的演员们也应该如是,然而一览当下,能使人观旧如新的传统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以至于今夜让人如此沉醉。
张火丁、王珮瑜这两位旦行和生行的个中翘楚,最鲜明的艺术特质均是“恪守传统”。张火丁虽然演过几部新编戏,可是都在传统的规范当中。即使业界已有“程腔张韵”的提法,但张火丁对唱好“程腔”的追求远大于唱出“张韵”,她忠实于传统,而那些属于个人的艺术领悟,则在一次次舞台实践中,慢慢渗入到了传统之中,浑然一体,化得不露痕迹。除了臻于化境,绕梁三日的念白吟唱,张火丁的做工亦令人叫绝,王宝钏被薛平贵百般调戏追赶之下匆匆进窑,张火丁把这一进窑的身段拿捏得极到火候,那转瞬之间飞花拈叶般的一起一落,行云流水。
王珮瑜则更是这代京剧演员里少见的、从未演过新编戏的“传统守望者”,这样的姿态,在这个天下攘攘,皆为“创新”的时代,显得有些孤独,但又因此更令人钦佩。过去,王珮瑜几乎与所有的著名旦角合作过《武家坡》,唯独缺憾于张火丁。
一场《红鬃烈马》,既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传统京剧的韵味,也看到了台上台下水乳交融的观演关系——观众以“票房爆满”向艺术家致敬,而艺术家则以高水准的表演回馈观众,这样的你来我往是艺术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京剧的老传统“看戏看角儿”再一次得到印证,观众对京剧的冷落,看来并不在于惯常认为的那样,是“老戏过时了”这喜新厌旧的心理使然,或许是在不知不觉中,京剧舞台上失落了一些宝贵的足以吸引观众的东西?今夜的《红鬃烈马》,足以成为正面的案例,供有心者研究之、探寻之。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