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不是表面浅显却内涵丰富的那一种话剧。它的表面浅显,内涵也很浅显。
这出剧的时长很短,大约在一个半小时(可能还不到),但是它让人觉得冗长——尤其是前一个小时。舞台布景未曾换过,只有一个场景,上面生长着一棵现代而“流丽”的绿色大树。就是那个静秋和老三初次见面,并且后来树根下埋葬有老三死后骨灰的山楂树。演员一共四人,其实只有两个主演,另外两个配演负责的只是串联这个剧,扮演的是现代人在阅读《山楂树之恋》这本书。她们还偶尔充当类似于戏曲里的检场,上来递一下道具,也有一个场景是她们和自己的男友闹矛盾,不过也是浮光掠影而过。
在剧中,两位主演站着说话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一整场,至少80%的时间他们在这个固定不变的场合中,不是表演角色心理和角色的行动,而是在表演原地跑步——同时念着台词(这像是剧本朗读)。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它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意思。他们只是把演员的肢体语言都变成了类似跑步机上的单调运动。因此,当这两位年轻俊美的演员在剧中并不是因为投入角色而气喘吁吁,倒是因为这一个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实在太多,而导致腿软筋酸、汗流浃背的时候,使人心疼。
这样的形式是为了表达什么?不得而知。只是觉得单一和令人烦躁。也许导演觉得这两个稍显稚嫩的演员一旦站着说话,就不知道手放到哪里,因此让他们跑起来,掩盖不足?或者还有深意?象征了爱情的“你追我赶”与“不易得到”?即使真表现这个,也并不用跑步那么久。而且它已经侵蚀到了演员表演的空间。
这出话剧在舞美方面有一些尝试,它用了多媒体的手段,这是非常好的。可是,“能够使用新手段”与“合适地使用新手段”存在多大的差别,恐怕每个观众都可以感觉得到——除非你没有看过一流的这种作品。《朱莉小姐》将多媒体置于剧场中,甚至占领了舞台,驱逐了舞台表演中演员的戏剧现实感,使他们变成一部电影的参与者,我们并不会觉得突兀,这就是好的例子。可是,当静秋和老三在舞台上穿着亚麻的现代服装,毫无时代感地演出“文革”末期的纯爱故事,屏幕上又放出他们穿着旧时代衣服的影像,我有时候会想,舞台上的这两个人是虚拟的?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舞台上的两个演员其实是一左一右两个配演读书时脑中产生的形象,而真实的形象在屏幕之中?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那两个女孩子读到的“清浅”的认知,而认识这段爱情的吗?
是要刻意制造这种隔,或者竟是希望用这个设计打通现代人对“山楂树之恋”这种纯爱的认知?当然,如果是第二种,也许这算得上是一个高妙的构思。可是在整个剧中,它不够完善。两个女配角也只是像两个大检场,因此令人感觉,似乎去掉她们也是可以的。
作为一个观众,当我们看一出戏剧的时候,我们到底在看什么?看剧场的手段?看故事?看演员的表演?我认为都不是,主要看的是导演的思想。
经常地,我们会在一些国外的优秀戏剧中看到导演的思想,看到它是如何通过演员们抽丝剥茧、细致入微的动作和语言,通过精妙的舞台设计和调度,慢慢织成一张网,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罩住我们的心灵。那一种思想的完成,是艺术性的。国外的戏剧在剧变和发展中,我们却没有跟上。主要没有跟上的也不是形式,恰恰是导演的思想。形式我们学得最快了,包括一些新导演的话剧,他们在“貌似有思想”上也学得惟妙惟肖,甚至获了奖,可是还是空洞。还是没思想。
这部戏的另一个问题是细节太少,因此前一个小时并不感人。在《山楂树之恋》这本书和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静秋和老三恋爱的一些细节。这使他们的爱情体验得以与观众相照,获得共鸣和共情。比如,第一次见面的老三送糖,后来的送钢笔、送钱、偷看打球、偷偷帮忙推车,静秋的送编织小鱼,留校察看期间不得恋爱的规定这些细节的铺陈,构成了很好的压抑中的纯爱。也使他们一直处于“想爱而不得,相爱而难共”的场景之下,让老三的遽然而逝产生荡气回肠的效果。然而这些细节在话剧中被大大地拿走了,只留下了很少。爱不再是细水长流的、迂回地逐步递进,变成了较为直白的男女相悦。可是,如果人物的感情和性格不能在剧中逐渐发展,使观众徜徉其中,也就丧失了很多可看度和感人的力量。
还有一个让我感到极为粗糙和不能忍耐的地方是结尾,1974年的静秋咧嘴而笑,露出了她的牙箍——对,牙箍——那是作为演员的,小彩旗的牙箍。这个细节在我心上重重一击。在我看的这一天,这个戏已经在北京演到第九场(也是这次巡演北京站的最后一场)。为什么演了那么多天,创作群体会不以为然,也不加以改正?没有看到,还是觉得无所谓?这个时代的确是一个普遍不注重细节的时代,可是作为一个大导演并不应该。
成稿的剧本很有现代感,也许是故意做一个对时代的抽离吧。然而它的层次不够,缺乏节奏。它没有做到真正的让三十年前的过去和现代对话。演员太年轻,90后,比较青涩,剧本也根本没有给他们更多展示机会。最后他们唯一的表演只是——跑步与流汗、羞涩和痛苦。
在剧末,当然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田沁鑫的功力。那是在老三去世后,两个演员在舞台上的那一段对于过去几个月回忆的重叠交叉复述,它产生的效果催人泪下。当常石磊创作、霍尊演绎的歌曲在大屏幕中放出来,也算贴皮贴骨,有进一步的渲染。
然而太迟了!结尾虽然集了千钧之力,毕竟大势已去。
(实习编辑: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