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本就是老百姓的事儿

2012-12-27 11:46:25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姜琳琳

   

  上周末,国家大剧院开幕五周年纪念,以往每年大剧院生日时都会免费向公众开放,而今年这个“公众开放日”升级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让艺术家与更多的观众零距离接触。

  近两万观众进剧场

  开放当日,1.8万名观众在国家大剧院里免费享受了一场流动的艺术盛宴。在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看来,这不是一场自我宣传秀,而是大剧院惠民艺术的集中展示。“如果没有广大观众的支持,大剧院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具有这么大的活力,所以我们举办艺术节就是想回馈观众,回馈社会。”

  当天,国家大剧院四大剧场——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上下午各安排两场演出,共16场演出。比如,歌剧院上午上演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紫气祥云》、《洛神》等品牌舞蹈节目,观众热情极高,剧场内几乎座无虚席。除四个剧场内的正式演出外,国家大剧院还安排了许多开放式演出,水下廊道、橄榄厅、公众大厅、咖啡厅以及环廊等角落,都能看到别具特色的演出。

  一方面惠民艺术,一方面要盈利经营,似乎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陈平有着不同的解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矛盾。因为,首先国家大剧院就是我们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性的文化设施,要求我们在这个理念下大力开展艺术普及,因为只有观众素质提高了,艺术才有土壤,演出才有人看。”

  艺术惠民不只是低票价

  国家大剧院已成为世界演出的重要一“极”,五年来14.7万名艺术家献演,观众达到800多万人次,同时为280多万观众进行了艺术普及教育。在艺术普及教育上,大剧院每年大概做1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比如每年选取六七所优秀的艺术院校,让学生到大剧院的舞台上来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比如每星期都有周末音乐会,一年52场每个礼拜都不落。但是票价只定在40块钱,会员只收10块。

  “艺术惠民方面不仅仅是免费开放或是低票价,真正让观众享受艺术,需要创作好的艺术产品。”陈平表示。

  从2010年开始,大剧院已经形成了每年新制作6-8部歌剧、排演18-20部歌剧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15年,国家大剧院自己拥有制作版权的剧目将累计达到50部。这其中,经典歌剧中不乏北京观众已经非常津津乐道的《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茶花女》、《托斯卡》和《假面舞会》等,原创歌剧中则有观众已经广为传唱的《山村女教师》、《西施》、《赵氏孤儿》等一批新作。

  “所以我们的剧目都是反复演,最近演的这一轮《王府井》话剧,连倒票黄牛党手里的票都被卖光了,《简爱》已经演了八轮67场,票房回收也非常好。”陈平说。

  剧院定位赚的是票房

  五年来,国家大剧院究竟孕育着什么样的艺术理念,选择的又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国家大剧院建院之初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舒舒服服走国家包起来的老路,一种是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尝试新的运作模式。大剧院将自己的经营业态定位为剧院而不是剧场。”陈平说,“因为如果是剧场,租场子得来的就是场租;如果是剧院,我们搞艺术生产,搞演出,经营的是节目,得来的是票房。”陈平表示,正是这种成功的不寻常之路,仅仅五年,国家大剧院在演出经营上,商业演出3541场,售票393万张,上座率达到81%,令世界同行称赞。“大剧院走的路之前没人走过,很庆幸,我觉得大剧院没有走弯路。”陈平说。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