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晓鹰
《霸王歌行》剧照
乌骓马,虞美人;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霸王别姬……提起项羽,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是一介威猛枭雄。而在导演王晓鹰的眼睛里,项羽是一个会舞剑吹箫、爱美人不要江山、不求权力只盼心灵归宿的诗人。本月下旬,国家话剧院将带着《霸王歌行》和《哥本哈根》两台话剧来上海演出。昨天下午,执导这两部话剧的导演王晓鹰,来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记者谈这两部他的心血之作。
项羽自刎——非“无颜”,不愿苟且尔
对于话剧,对于人性的思索,王晓鹰向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一次,他要用他的方式,解剖一个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霸王内心。
项羽的故事本身极富戏剧性:其实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项羽当皇帝,他为什么不当?真的是因为四面楚歌吗?他乌江自刎,真的是“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吗?王晓鹰说,不是,都不是。并非“无颜”,不愿苟且尔。项羽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才算是真正活了一生,才达到人格上的自我完成,找到了自己的尊严。这才是“悲剧”的真正含义——表现人真正应该有的精神状态,传达超越功利的对美的追求,对人的理想;用最华丽的生命的结束来升华生命的意义。
在《霸王歌行》中,王晓鹰将项羽定位成“一位诗人”,一位不要江山、只爱美人的诗人。在剧中,项羽轻轻地割下虞姬的头颅,那温暖的血喷射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割下自己的头颅,血浇开了一片虞美人。
在王晓鹰的手提电脑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霸王歌行》的录像:虞姬唱起了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名段“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段剑舞后,拔剑自刎,两行“鲜血”,从天幕的白布上惨然流下,无数鲜红的花瓣也洒落在她身上……这样的场景,有着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也有导演对传统新的解读。
话剧《霸王歌行》里,展示了一个众多历史学家评判以外的项羽:他不求权力,只盼自己心灵的归宿;他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他要把战争、爱情、生命写成一首诗。王晓鹰说,《霸王歌行》并不是要给我们讲一段历史,也不是去演绎一个故事。这出戏更像一面镜子,观众能从这面镜子里照到些什么。
《哥本哈根》——国际尖端戏剧“中国化”
项羽的故事,传唱了2000多年,王晓鹰将这久远的故事作了现代的解读;另一出戏《哥本哈根》,却是新鲜而滚烫的。它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一出新剧,连获2000年普利策、托尼两项艺术大奖。在王晓鹰看来,排演《哥本哈根》的意义,是让中国戏剧接受国际尖端戏剧的挑战,让中国话剧人紧跟国际戏剧的创新步伐,并且让中国观众及时地欣赏到国外最新、最优秀的话剧作品。
《哥本哈根》以“后现代拼贴”式的方法,展现了现代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之谜。1941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师长波尔。然而,时至今日,两个人的处境变了——德国占领了丹麦,海森堡和波尔成了敌对阵营的两个人。海森堡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他想对波尔说什么?……
在这部犀利、机智、大胆的作品中,海森堡和波尔的会面一次又一次反复出现,人物力图想找到事情的真相,却永远不知道答案。在不断的推倒、重来的过程中,事情的真相最后变得不重要,而透过他们求证这一过程,观众能感受到剧本涵盖的深刻人生哲理。
《哥本哈根》的含义是广泛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已超出个体情感的范畴。一方面,剧作试图通过对科学家灵魂的剖析,表现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情感冲撞和内心搏斗;另一方面,当剧中的科学家看到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的情景,内心极度痛苦……它令人反思,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