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设计发展至今,面对现代设计思潮,已经显示出对艺术形式多样选择的必要性。特定时代的文化倾向和情趣特征无法逃脱新时代的挑战,戏曲舞台设计对自身艺术规律的重新认识和对外在艺术形式的大胆探索都势在必行。但回首往日我们的众多设计作品,会明显发现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曾经大量运用过注重勾线,强调装饰性的创作手法,形成舞台设计勾线装饰风格。
勾线装饰风格舞台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景物造型追求平面化和装饰性,突出线感,形象概括、单纯,倾向于图案化,色彩鲜明强烈,景物形象处理以戏曲表演形式为依据,强调二维性,舞台设计在表现环境烘托气氛之外突出形式感。
勾线装饰风格舞台设计在空间处理上尊重戏曲表演形式,少用甚至不用平台,把主要演区留给演员表演。这样可以充分展现戏曲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及大量的程式化动作。布景多用绘画手法,主要表现在假台口、侧幕、沿幕或底幕之上。道具多用经过夸张的大型化处理,以少胜多。湖北省京剧团现代京剧《一包蜜》舞台设计较有代表性,舞台后区以一幅巨大的装饰图画为主体形象,前区只设一桌一凳,广阔的演区空间都留给了演员,布景因素浓缩于画幕。画幕以夸张变形方式将一棵梨树置于其上,硕大的梨及饱满的树叶连同生机盎然的枝干都用线勾画,再以装饰性的色彩处理形象。舞台设计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北京京剧院京剧《三打陶三春》,在空间处理上也同样遵循上述原则。广阔的空间留给演区,景表现在天幕之上,再结合大道具。
造型概括简练,减弱体积,突出线型形象是勾线装饰风格设计的另一特色,自然形态经过归纳整理趋于装饰性和图案化,形象轮廓用线强调明确而且尽可能将形体平面化。哈尔滨市京剧团京剧《火焰山》,将山石的自然结构形态进行大幅度变形整理,使山形线感突出,山的体积被归纳到适当的尺度以服从线型总体风格。北京京剧院京剧《戊戌变法》,将中国古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单纯化、平面化处理。构图呈对称格局,多取方型形象,线条感明确。北京京剧院京剧《三盗芭蕉扇》,将树木、山洞及植物全部勾线填色。京剧《闹天宫》以及1991年布拉格国际舞美展中国部分戏曲舞台设计作品都突出展现了这一特色。
将民间剪纸手法用于舞台设计是这一特色的极端表现形式。中国评剧院评剧《银河湾》,假台口、树木及大道具都用民间剪纸手法制作完成,造型经过归纳概括变成一种粗细不等的线,然而这种线却表现出极丰富的形象内容和生活联想,从而形成独特的意境。
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图案也是这种风格的另一重要特点。中国传统图案形象高度概括,线感明确,构图丰富,手法多样而且时代特点鲜明。中国传统图案集历代美学风格于一身,又因地域不同而丰富多彩,给戏曲舞台设计表现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风貌或不同地方剧种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京剧《赵氏孤儿》选用青铜器图案形成假台口及舞台后区活动的条屏。青铜器图案狞厉的线感和沉重的量感表现出了《赵氏孤儿》沉重的悲剧风格。京剧《曹操与杨修》用汉代织锦图案组成大幅挂幕,表现征战气氛。另外还有大量设计作品用图案装饰假台口、侧幕、沿幕。大量运用幕布组合形成舞台设计主体形象也属勾线装饰风格设计范围以内。幕布可以形成集束的线,也可形成平行下垂的线,还可以结合纱幕、大道具形成丰富的层次。幕布形式主要有对称斜拉幕(蝴蝶幕)、斜拉幕、组合多样幕、纱幕、网幕、绳幕等等。北京京剧院京剧《管仲拜相》运用组合图案幕表现时代特点和戏剧风格。曲剧《湘魂遗恨》利用侧幕组合硬景,中国京剧院京剧《杨门女将》、沈阳京剧院京剧《岳飞》也是对称斜拉幕组合硬景。纱幕可将形象虚化处理,也可以形成丰富而空灵的表现如云如梦的意境,如越剧《状元打更》。另外网幕、绳幕作品也大量存在。
近几年由于我国致力于振兴民族戏曲事业,弘扬民族文化,大量戏曲新剧目陆续上演,电视台也多为介绍广为宣传并且组织了多种戏曲表演大赛。勾线装饰风格设计又被演化成多种形式,成为戏曲专场、折子戏、戏曲曲艺晚会的主要设计风格,而且许多杂技节目、评书联播节目也用勾线装饰风格完成舞台设计。
勾线装饰风格舞台设计是“守旧”的延续和发展。守旧是舞台演区后部悬挂的帐幕,它的作用主要是装饰舞台。如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元代戏曲壁画,画面上可以看到前台是表演区,演员正在演戏,后台悬挂守旧,守旧上绘有龙和人物,上部横幅为戏班名称。守旧的造型手法是以线为主略有设色,形式多取决于民间刺绣工艺。守旧这种舞台装饰一直被使用到20世纪40年代。守旧具备装饰舞台的功能,基本上不表现环境、气氛。戏曲舞台将环境、气氛融于表演之中。近年随着新编戏曲剧目的大量出现,表导演手法也打破了传统戏曲固定的程式规范,对环境的处理也有新的要求。于是,守旧被变成放大的画面,表现环境和气氛,这种方法被大量采用。如昆曲《李慧娘》,在演区后部根据场次剧情而变化不同的画面,这种画面大多以勾线装饰手法表现。
装饰性勾线风格设计与戏曲艺术内在规律一拍即合。戏曲时空处理以及舞台调度、服装形式、表演手法都是以线造型的。
传统戏曲时空观念是流动的线。戏曲舞台空间就是表演场所,不创造生活幻觉。舞台空间既是表演场所又是剧情的地点,是靠表演把前者转化为后者。也就是用念白、唱腔和动作交代、暗示出环境,不用布景将空间特征具体化,固定化,是一种流动的线型空间。在戏曲舞台上时间、地点、环境、空间都可以自由流动,形成自由而且极富动感的线的空间。传统戏曲服装及表演手法也是线的艺术。戏曲服装集传统图案之大成,突出刺绣工艺,图案线感明确。戏曲人物造型夸张,不仅化妆手法夸张,创造了脸谱而且髯口、靠旗、翎子都被融人表演形式之中,形成髯口、靠旗、翎子、云片、水旗、风旗等等一大批戏曲表演的可舞性因素,极大加强了线的表现性。戏曲舞台调度同样是线型状态。戏曲舞台调度多用圆型线路表现“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比如龙套调度有“太极图”、“龙摆尾”、“扯四门”、“八字”、“斜胡同”、“十字靠”等等形态,再比如戏曲中最常用的跑圆场都是用圆线完成舞台调度。勾线风格舞台设计大量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民间壁画、工艺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书法最能体现古代美学思想及时代精神,是最典型的线的艺术。汉字始于象形,汉字符号有形象上的可辨性,另外中国毛笔使书法艺术成为特别的艺术形式。书法中的运笔书墨就是用线的形状和空间构造表达和表现文字的形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经过历代书法家的不断探求、完善,形成了书法艺术这种独特的线的艺术世界。中国绘画同源于书法。中国画空间意识是一种线的空间,追求“可望、可居,可游”,实际上是一种移动视线观察法,表现空间流动性、广阔性而不是三度空间的幻觉性。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主要是线,用线取形,强调用线的功力和修养及情感。所以画法、用笔之说一传再传。中国其他门类艺术形式也是线的艺术,比如民间壁画、手工艺、年画等等。
勾线装饰风格舞台设计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土壤之中,与戏曲内在艺术规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时代特点的艺术风格,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及优秀的作品。但近年来发展成戏曲艺术的主流设计风格,从而开始形成舞台设计新的“程式化”手法,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