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汉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遍布全省各地。
殷周时期,云南生活着羌、濮、越三大族群,他们是现今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汉族是各个不同时期迁入的。战国末期(约在公元前286年),楚人庄跷率数干农民起义军到达滇池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说,“以其众王滇”,后“变服从其俗”,融合于当地民族之中。秦王朝统一中国,修筑了从四川通往云南昭通、曲靖的“五尺道”,并在云南设置官吏,这是汉族(华夏)及其文化进入云南的最早记载。
汉晋和明代是汉族移民云南的两次高潮。汉晋时期进入云南的汉族,多为滇东地区的“大姓”,他们是“夷化了的汉人”。由于汉族的移入,汉文化的传布,也使“叟帅”夷人汉化。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三十万众征云南,九月击败元梁王于曲靖。明王朝控制云南后,按明军的卫、所组织制度,实行戍屯。朱元璋几次发布诏书,令屯戍云南军卒的家室妻儿迁居云南戍地。此时,因屯守移入云南的汉族至少有数十万。至明代中叶,云南汉族的总人口已超过各少数民族的总和。明军按卫、所制度攒带家属进行屯戍,因此,戍屯区也就形成了众多的汉族村落和文化点,保留着汉族的习俗和文化传统。现今汉族民间歌舞兴盛的地方大致都是明代的戍屯区。
云南汉族民间舞蹈可分年节时的社火舞蹈、花灯歌舞、宗教舞蹈和革命歌舞。
社火舞蹈多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以龙灯、狮舞组成的舞队,遍及全省各县汉族民间。全省有九十二个县有“龙舞”,八十六个县有“狮舞”。龙舞分为“彩龙”、“火龙”、“水龙”、“草龙”、“蓑衣龙”、“小精龙”、“板凳龙”、“背龙”(小独龙)等。彩龙平年为十二节,闰年十三节,最长的有六十二节,一百零八人共舞。彩龙又分青龙、白龙、黑龙、黄龙、红龙等各种不同颜色的龙,有的县规定不同的颜色分别为不同的村寨或街道所舞,不能混淆。晋宁、腾冲等县的背龙,单人身背一2.5公尺长的彩龙独舞,形式较为特殊。弥渡县的背龙用于道教法事“斩蚊龙”,一道士持剑,一人背龙,翻滚撕杀于桌上桌下。
狮舞有“蹲蹲师”、“高脚狮”、“单狮”等。永善县著名艺人“张狮子”(张银山),现已九十多岁,相传在明朝中叶,其祖先在广东向一少林武师学会舞狮技艺,辗转卖艺来到永善县黄坪乡,到云南后至今已传九代。张狮子技艺高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曾受聘去昭通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家表演。他的表演有起式、哑剧、高台、平台、武术五个部分。起式有“开四门”、“四门抽手”等十六个套路。哑剧是带有一些情节的表演,有“元山采药”、“狮子吞象”、“敬菩萨”等数十个套路。耍高台是高空惊险技巧表演,有在竹竿和桌子上表演两种形式。张狮子曾在重叠的二十张饭桌上表演过。最上的一张桌子称“翻天云”,即桌脚朝上,张可在上面做“画眉吊线”、“空中飞燕”等高难动作。耍平台即围绕一张方桌做“白马献蹄”。“燕子含沙”等动作。张狮子舞狮与武术齐名,他舞狮时,常把刀术、棍术、拳术、板凳术等放在最后表演,显示出不凡的身手。
云南的许多县城,在节庆庙会时都有盛大的舞队。通海县有“小云南”的美称,最早到通海的汉族,是东汉时的董姓,大批汉族移民则是明初从江南随军进入的。通海的最大庙会是四街东乡三十六营的迎“土主”、“大佛神会”,及汉邑十营的迎“三义神会”,民间称之为“迎神赛会”。届时要表演“地会”及“高台”,通海近邻的玉溪、峨山、河西等县有上万人前去观看。地会有“龙灯”、“虾灯”、“蚌壳灯”、“高脚狮子”、“大白象舞”、“独角兽舞”、“大舜耕田”、“懒汉推车”、“老背少赶庙会”等节目。高台有“十字坡”、“许仙借伞”、“李太白醉写”、“岳飞出世”等神轿。大白象舞是九人钻进篾制的象腹内抬着横竿跳的,是大树村张保堂的曾祖父于清道光年问去边疆做皂隶时带回,距今已二百多年。独角兽舞是清末广东驻通海的商会(广东帮)组织跳的,沿传至今。
嵩明县的一些村镇在每年正月或二月,都要举行“接土主”活动。这天是嵩明的盛大节日,要耍会火(表演民间舞蹈)、耍龙灯、舞狮子、唱花灯。接神队伍中有“毛货郎”、“轿子灯”、“钟鼓楼接妹”、“倒推车”、“老胡夫妻”、“薛平贵接彩球”、“小猫猫大猫猫”(双人虎舞)等舞蹈节目。另有“高跷”、“耍春秋刀”、“舞花棒槌”、“勾镰”、“链夹”、“猫猫鞭”等。还有花灯舞队,洞经乐队、道士斋奶队伍。歌舞游行队伍宛如长龙,沿路展演达数小时。
江川县自清乾隆年间即已兴起“老君会”(即“迎老君爷爷”)及二月初二“拉花车”。届时官府要贴出告示,通知各乡各村准备文艺节目,参加拉花车表演。赛会期间,官府在县城安排食宿,并发给赏钱。会期各乡村街道的民间舞队、花灯齐集县城,热火朝天。舞蹈节目有狮舞、龙灯、鱼、虾、蟹等“水族灯”、“毛驴灯”、“踩莲”、“五子戏弥勒”、“大头宝宝戏柳翠”、“猫猫叉”等。其中“翻猪牙齿”、“掏泥鳅”、“跳火焰架”为江川县所独有。
掏泥鳅传为清道光年间江川一名叫施俊的官员创作的,西门街的绅民们看后,觉得新鲜,当即找了两个青年将舞蹈学会,参加了拉花车的表演。翻猪牙齿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后卫乡王本信的父亲所创作,六人表演,一人扮钟旭,二人扮小鬼。钟旭口含两颗加工过的猪牙,舞蹈时猪牙时现时隐。由于翻猪牙齿,技艺高越,不易掌握,现只有二人尚能表演。拉花车也是各队争相竞技的场合,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西门街无节目,急得敲大胯,因此民间产生一首顺口溜:“南门六台会,北门拱拱镲,东门小花灯,西门敲大胯”。意思是南门有六架高台,北门有秧佬鼓舞,东门有一个花灯班子,西门无节目,急得跺脚敲大腿。
大关县的龙舞,又称“玉竹灯”,最多只有九节。因多为寺庙主持,又称为“庙灯”;少数由富豪人家主持的,称“愿灯”。相传龙灯本是如来佛的一根拐杖,后得道成仙,受封管人间五瘟。人们为了消灾免疫,每年正月都要舞龙。龙灯的前后要有若干鱼、虾、蟹、蚌、龟、蛤等灯相伴,象征鱼兵虾将,前呼后拥。舞龙时,第一夜先拜庙神,第二夜拜灯杆。每年演出结束时要到河边把龙灯焚化,“送龙升天”。狮灯的狮子是“施子”的谐音,结婚人家多请狮灯队舞狮,祝愿“早生贵子”。大关县的车灯由一旦(男扮)一生表演,旦角称“么姑”,“坐”于车内;生角是“逗灯”的,二人对唱做歌舞表演。民间认为坐车人是“难产鬼”。男性因倒霉坐车,就会冲掉霉气;好男去坐车,就要倒霉。因此每年表演时,坐车人都很难找。为了闹新春,只得高酬找贫穷人家子弟扮演。扮坐车人者倍受歧视,旅店不留宿,食馆不卖给食品,怕沾了霉气。因坐车人难找,此节目五十年代初已不表演了。
云南约有四分之三的县份有花灯歌舞。花灯起于明清时江南的“时尚小曲”,现已形成有浓郁云南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由于云南山川阻隔,习俗殊异,因而形成“同门异户”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昆明、嵩明、呈贡、玉溪、姚安、元谋、弥渡、罗平、巧家、建水等县,都有本地代表性的节目。
本世纪四十年代,云南昆明被称为著名的“民主保垒”,在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中,及随后的武装斗争中,出现了很多群众革命歌舞,广泛流传校园师生和部队乡村群众之中。
云南的一些地区还遗存有儒释道三教舞蹈。建水县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年问(公元1285年),经历代五十多次的扩建,现占地一百一十四亩,是全国大型文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凌晨三时,全县官吏、文人学士都要在文庙道路两旁点燃柴棚,众人齐集先师殿前,由全县官位最高者主祭孔圣。读毕祭文,开始跳祭孔舞蹈。舞蹈由四十八名十二岁男性儿童表演。舞者必须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祭孔舞由九十六个字组成,每字一个动作,分三次唱跳完。清雍正《建水州志》卷六记载:“文庙每祭,共用乐舞生一百四十名,执事乐舞生服青绢袍……”。明清时的大理、易门、景东、永善、寻甸等州县志,都记载有“祭孔舞谱”。
道教舞蹈主要保存在“打醮”和办丧事时的“道场”中。道教为死者办丧事的形式是做道场。道场有四十九天、七天、三天、一天一夜和安葬前一晚开始至凌晨三、四点钟结束等多种。道场中有许多段落,其中“开路”、“接亡(招灵)”、“绕棺”是每场道场不可缺少的。在这些法事中穿插着“穿花舞”。穿花舞又称“穿花篾笆”、“穿牛肋巴”、“绕坛”等,主要流传在滇东北昭通地区的大关等县,是男性集体舞,由道士先生领跳,有“踩楼梯环”、“蛤蟆跳井”、“钻篱笆刺”、“裹草帘子”、“童子拜观音”、“猫追耗子”等队形套路。据说:
跳穿花的含意是“为亡灵把路踩宽些,让其畅行无阻”。大关县的穿花是本县道士曹文广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从四川学道传回来的。
峨山、通海等县流传的“道师跑灯”(“跑星灯”),民间称为“跑老灯碗”或“跳老灯碗”,是在打醮摆道场念经时由道士跳的。跑星灯在做斋的第二天晚上进行,事先斋主要准备二十八个碗,用红绿纸贴于碗边,以菜油盛于碗中并点燃,置放在画有“二十八宿跳灯图”的广场上。跳灯一般为九人,着法衣,戴道冠,手中敲铃打挡,列队由斋主家走向灯场。跑星灯意为祈求“吉星高照”,队形有“编篱笆”、“螺蛳转弯”、“三穿花”等。峨山县由义村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太平斋,跑灯场面最为隆重,有南北两个灯场,中间架一牌坊相隔,牌坊高处供有“万星教主紫微大帝神位”。两支跑灯队同时出发,唱跑完各自的程序后,同时穿过牌坊,称为“南北交辉”,是道场中最隆重的场面。
“踏罡步斗”和“挽诀”是道士在做道场念经时一项带舞蹈性的活动。如在做“供天”时,要向天宫发文,此时就要用“开乾罡”,意思是踏了这个罡才能开天门。此时道士口念词,脚一步一停按规定的路线踏罡,手必须做“灵官诀”和“剑诀”。踏完罡做“泰山诀”。相传永善县有“手诀”七十二套。弥渡县道教舞蹈有“降魔”、“三穿花”、“蛟龙舞”等三个节目。
流传于滇东北的佛教“穿花舞”,是办丧事时跳的。传说,如来佛死了才告知其母,莫依夫人捶胸大哭到棺前,绕棺三周,边哭边说:“如来如来,吾是汝母,汝是我佛,今既舍母,汝进涅槃,何不与母几句绝言?”如来听母呼唤,便从棺中踊出,向母亲诉说……,说毕躺进棺中。此后便有“绕棺穿花,死者才能复活”之说。穿花有“四大天王”、“蛤蟆跳井”、“犀牛望月”、“套云扣”、“编鸭叶笆”、“裹草帘子”等七个套路,七套要一次跳完,不能混淆。舞时由穿袈裟,戴佛冠击鼓者领头,舞者各执乐器一件,边舞边击。
巫舞遍及全省各县。民间称巫舞为“跳神”或“师娘跳家神”,是一种舞蹈性较强的迷信活动。《顺宁县志》卷九载:“以巫祝为业者,男女均有,各乡村中至少一二人不等,或兼业医药,为乡愚治病。二者巫少祝多,盖巫须降神,方技较难;祝仅虔祷解说吉凶,较易耳。”顺宁是风庆县清代的旧称,现凤庆的巫舞较之各县比较完整。凤庆的巫舞相传起自明末土官勐氏的跳“勐家神”。跳神者为“神婆”,又称“师娘”,有师承关系。跳神由安神、造桥、招兵、出兵、送神五个部分组成。安神是先由师娘将勐家神三百六十位名字书贴于堂屋后墙中央,由一人执扇子、毛巾扮演“太爷”,跳唱接魂迎神舞。造桥是向东南西北中,分别请来石、木、铁、篾、藤等工匠,造“五道桥”,边唱边舞“仙人搭桥”。招兵时,唱红青蓝白黄五面旗,跳“前三步,后三步”、“喜鹊登枝”、“怀中抱月”等舞蹈。五面旗代表五路人马,意为招来“十千十万短刀兵”。接着是出兵,出兵时唱“十二属”、“十二采茶”、“十二花名”、“十二月出兵”、“撒秧调”、“栽秧调”等曲,跳“翻山赶鼓”、“百步还原”等舞蹈。最后是送神,到祭坛或龙王庙供献,向四方各唱跳一次。跳神始终贯串舞蹈,神婆执羊皮鼓边敲边舞,曲调近似白族大本曲,唱词有不少傣语,舞蹈类似彝族巫舞。凤庆巫舞融有少数民族歌舞成分。
弥渡县的跳神是巫婆为人请神治病时跳的,表演者巫婆一人,另有一人为其插话、烧香、烧钱纸。巫婆开始喝一口酒,念一些“咒语”,唱“仙女仙女下凡来,下凡到了人间来”,然后倒在椅子上,双目紧闭,浑身僵直,表示神已附身。接着唱神的指示,随着起舞。舞蹈多是即兴无规律的动作,有葳花灯,骑在凳上抖动等,是一种以歌舞装神弄鬼骗取钱财的迷信活动。全省跳神舞蹈多属此类型。
傩舞主要流传在汉文化较深厚的滇东北昭通地区,包含在“端公戏”中。端公戏又称“打傩”、“跳端公”、“庆坛”、“做道场”、“庆菩萨”等。昭通地区有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盐津等九县一市,民国时期,仅镇雄一县即有端公道士一百八十余家,二千二百余人。现全地区尚有五十多个班子可以演出。彝良县已收集到一百三十多个剧目。端公戏是道巫傩结合,集傩仪、傩舞、傩戏于一体。由端公在主持法事时表演。“方相砍路”、“礼请神祗”、“亮路”、“盖鬼扫邪”、“踩九州”等属傩舞。昭通傩有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传入诸说。保山地区“香童戏”,是在傩仪傩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尚在流传。文山“梓潼戏”是傩戏,都有傩舞成份。
云南汉族民间舞蹈品种、节目较多,主要在明清时传入,在数百年的历程中,有自身的创造,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