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居武陵山腹地,这里沟谷交错,山奇峰险、岗峦叠彰,槽谷、盆地、盲洞、溶洞随处可见,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自古就有“五溪蛮”等民族在此生活繁衍,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土家族是“五溪蛮”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性情豪爽、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并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优秀的土家文化。其中,摆手舞就是土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摆手舞的起源大致有三种:一是起源于《巴渝舞》。《后汉书:<南蛮>、<西南蛮>》记载说,汉高祖在定三秦时启用巴人作战,士兵边舞边战,吓得敌兵四处逃窜,不战而败。刘邦称帝后将其舞蹈引入宫中,制作出《巴渝舞》,到魏晋时期,王祭傅将其改编成祭祀舞。到了齐梁时期此舞脱离政治,宗教束缚走向民间。二是摆手舞是由土家茅古斯舞演变而成。三是摆手舞是在祭祀动作上发展起来的。三种说法都与土家族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由土家族历史过程、族群关系、宗教信仰等元素构建而成。它是土家人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的反映。由于它代表了土家文化,深受当地人喜欢,传承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舞蹈形式。
酉阳土家摆手舞保留了摆手舞的原始特征。首先是由“梯玛”领舞进行敬神、祭祖仪式。梯玛边唱边烧纸钱,其它舞者则围成圈跳舞,舞蹈动作有敬神、敬祖先、征战、骑马、射箭、老鹰展翅,撒种、插秧,薅秧、挞谷、运粮、烤火、抖跳蚤、推磨、纺花、比鞋和团员庆丰收等。其过程归纳为三个部分:
一是祭祀仪式:包括请神、酬神、祈神、送神等。二是唱摆手歌:(一般只是梯玛)唱人类起源,古代战争,迁徙等。三是跳摆手舞,描述军事、生产、生活等动作。跳摆手舞的乐器为常见的打击乐——锣鼓,后增加了“八仙”(土制唢呐)和牛角。锣鼓的节奏为“咚咚哐,咚咚哐,咚哐,咚哐、咚咚哐……”而舞者则围圈随节奏跳摆手舞,来祈求祖先、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
史料记载,居住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在摆手堂跳摆手舞时,必须跪在彭公爵主塑像或画象前,举行长久隆重的祭祖仪式。彭公爵主何许人也?何谓摆手堂?据《彭姓史话》载:彭土然,一名士愁又名彦希(公元880年至956年)袭父职任溪州刺史。公元939年为争地盘与楚王马希范大战辰州(今湖南沅陵县)战败议和。从此,彭、马互不侵犯。田洪彬、罗君富、覃行芳、向承佑与彭土然“五姓”结盟,拜彭土然为爵主,尊称彭公爵主。子孙世袭土司位。他们的子子孙孙在各自居住地,修建爵主宫,宫正厅塑彭土然像,在宫前跳摆手舞祭奠先祖彭土然。爵主宫被土家人称作摆手堂。清代文人唐人汇在《竹枝词》载:“千年铜柱陲北边,旧姓相沿十八司,相约新年齐摆手舞,春风先到土王祠”,记录了彭氏辖地跳摆手舞的情景。
土家摆手舞分成“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大类。大摆手舞地点一般选择野外,场面宏大,以表现古代战争为主,其动作粗犷而劲勇。小摆手舞,地点在摆手堂前,农家院坝,场面不太大,以表现生产劳作或日常生活内容为主,动作轻柔细腻。
从古至今,每年的正月初九“舍巴节”(舍巴:土家语摆手舞的意思),三月三“祭祖节”,“冬至会”,土家人都要在摆手堂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农闲时的夜晚在农家院坝,点燃熊熊篝火,男女老少在有节奏的锣鼓声中欢快的舞蹈,尽情的歌唱。清代文人彭施铎在《竹枝词》中载:“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前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绵绵摆手歌”。寥寥数语把土家人跳摆手舞的盛况真实地展现出来。
摆手舞是土家文化的精华,是土家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地方政府一直重视这项工作,酉阳后溪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摆手舞之乡”称号,2002年文化部授予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中国民间艺术(摆手舞)之乡”。近年来酉阳自治县走旅游兴县之路,大打“摆手舞”牌。在城乡、机关、企业、学校、广大农村中大力鼓励提倡人人会跳摆手舞,大家都来摆手舞。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创造了五万人、十万人同跳摆手舞的吉尼斯记录。酉阳的土家摆手舞正在拓步前行。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