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蹈。藏语称“拉什则”,意为“跳神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流传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两岸及与该县毗邻的循化县部分藏族乡村,是一种大型的民间祭龙舞蹈,富于神话色彩。
但凡有藏族节日,藏族村庄都要轮流表演龙鼓舞,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文化活动。龙鼓队伍浩浩荡荡,藏族青年头戴“柔阿”头饰,身着“尕贵”舞衣,脚蹬皮靴,手执绘有彩色吉祥图案、足有10多斤重的单面羊皮鼓,脚系铜铃,跟随领舞者边敲鼓边舞蹈。悦耳的铃声和鼓点合拍,发山铿锵清脆的声音,时而伴有阵阵歌声,时而按一定程式变换各种队形,气势浩大,震撼人心。
龙鼓舞起源于祈求五谷丰登的娱神祭祀活动,但在长期历史演变中,逐渐演化为一种民俗娱乐活动。舞蹈击鼓动作丰富多变,舞姿优美洒脱,情绪热烈高亢,形成高原地区独特的风采,表现出藏族人民豪放、刚强、剽悍、坚毅的性格。
“龙鼓舞”的由来在民间有两种传说:一种是约在500年前,四川甘孜地区有一位大喇嘛汤春巴派其弟子青才格格到同仁县浪加部落传播佛教,为保此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离开前留下山神阿米拉日作保护神,并在赛格龙洼泉边修建龙王庙。此后,每逢农历六月,人们都要聚集到泉边为龙王跳舞祭祀,由此传下来跳“龙鼓舞”的习俗。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很久以前,在浪加地方有个能人为了引水灌田找到一个泉眼,但由于沟里积沙成堆,水流不畅,天旱更是一片干涸。他认为这是龙在作怪,于是便率领童男童女,身着艳丽的服装,手执绘有吉祥图案的羊皮鼓,在泉边起舞,以取悦神龙。久而久之,这种用舞蹈祭龙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