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王崇玮 摄
为了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由约翰·克兰科编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日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这部舞剧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缠绵的爱情为主线,因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的矛盾,和帕里斯对朱丽叶的追求而一波三折。如果没有两大家族的恩怨,罗密欧和朱丽叶也许能成为一对幸福甜蜜的恋人,但却因为家族矛盾的阻碍,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经历多舛曲折却又亘古流传。
这部舞剧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一共有三幕十二场,虽然删减了一些内容但还是很完整地叙述了整个故事。第一幕由市场、凯普莱特家的房间里、凯普莱特家门外、大舞厅、朱丽叶家的阳台五个场景组成。第二幕由市场、小教堂等场景组成。第三幕的场景有卧室、小教堂、凯普莱特家族的墓地等。每一幕的转换和叙事都有其独特的舞蹈语汇,而每一幕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读莎士比亚剧本时,我们会在脑海中想象出万千个女主角朱丽叶的形象,但今天由中央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王启敏演绎的朱丽叶却给我们带来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个娇小、活泼、纤柔的女子,时而腼腆含蓄时而热情奔放,每一段情境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事情发展的脉络和主人公的情绪走向。
舞剧刻画人物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高度提纯,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场景艺术地再现到舞台上,如舞剧第一幕第二场,朱丽叶走着细碎的脚尖碎步徘徊在奶妈和母亲身旁,得到母亲送给她的新裙子后她把裙子比在身上,不再走着足尖碎步而是赤脚雀跃奔跑。
编导尽量克服舞剧叙事性差的弱点,巧用对比叙述情节,我们先拿朱丽叶的上身姿态来说明。舞会之前的朱丽叶上身姿态多为关、含、收,而舞会后的朱丽叶上身姿态多为展、腆、放。上身的含就形象塑造了小姑娘的害羞腼腆,上身的展就表现了主人公的放松与沉醉。特别是与罗密欧的双人舞,上身的柔软舒展更刻画出沉溺于爱情的女人形象。再者是朱丽叶、罗密欧、帕里斯的三角恋,我们发现,朱丽叶与罗密欧完成双人舞时,情绪更饱满,舞姿更舒展,脚步更轻盈,大举完成得也更圆润。罗密欧稳定而持久的吸腿转,朱丽叶的倾力配合,托举叉跳、空转都优雅又富有质感。这段三角恋我们很快能通过双人舞辨认出男一号,罗密欧托朱丽叶的一些大举,都很唯美。
舞剧屡次点题并强化主题动作,例如阳台双人舞部分结束造型是朱丽叶蜷起双膝跪坐在罗密欧肩上,上身阿拉贝斯舞姿,腰以上的上半身姿态向前向上;像两次卧室双人舞部分罗密欧拥抱沉睡的朱丽叶,轻轻拂起朱丽叶的秀发,从细节处流淌出罗密欧对朱丽叶深厚的感情。这两个动作分别屡次出现,明确点题——罗朱爱情的亘古不变、经久不衰。
道具的巧妙运用也是舞剧的一大亮点,剑代表了矛盾,水果小摊是市场的象征,十字架是教堂。但给我带来最强视听觉冲击力的还是第三幕第三场《卧室》到第四场《墓地》的转换阶段,灯光从暖色系红黄光骤然转换到蓝紫光,音乐从齐奏变成孤单的弦乐独鸣。点点星光突然出现,两盏、四盏、六盏、八盏,它们从舞台闪到了舞台高处,两组台阶的设计完美地展现了墓穴的视觉效果,明与暗对比出了地上与墓穴。直到朱丽叶的床缓缓吊入墓穴,让人不禁感慨这种设计太巧妙了。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