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京城随想

2008-07-03 18:14:15来源:    作者:

   

作者:史留阳

    新年伊始,有机会赴京观摩一些兄弟院校和团体的训练课、考试课,闲暇之余随想颇多。
   
    (一)

    “演员的训练——被人遗忘的角落。”我常常这样想。

    许多舞蹈团体的训练课程都是“煮大锅饭”——不管演员水平如何,新的、旧的、老的、少的都在一块儿练;有些国内著名的舞蹈团甚至没有专职教员——几位兼职教员“轮流执政”。这样的练习对多数人来说只能是活动活动、保功,哪能谈得上提高呢?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但人们却视而不见。虽然“磨刀不误砍柴功”是尽人皆的道理,但常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我国的舞蹈演员,大部份毕业于各地的舞校或艺校,在训练学生这方面,各地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经验。与此相比,在演员的训练方面,好象还处于摸索阶段。
   
    学生时代以学为主,但也仅仅是打下了基础而已。参加工作,担任演员,应该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以基本功的训练为例,廿五岁之前尚大有潜力可挖,这时的体力和理解力日趋成熟,学习、掌握新动作比学生时代还要快。因此,对于演员的训练,领导要周密计划,适当安排,演员要抓紧时间,勤学苦练。否则,让光阴虚度,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会逐渐淡漠乃至忘掉。
   
    演出团体的基训课,不一定象舞校那样男女分班,可以按演员的不同水平来安排基训。一种是新老演员分班法——根据舞龄的长短,分青年演员班和老演员班。青年演员头脑灵活,体力充沛,可塑性很大,应加强课程的强度和复杂性,使其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充分的训练。老演员已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但体力有限,因此应稳扎稳打,重点突破。这样互不干扰,各得其所,都能有所提高。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各团趋向于由舞校代培训学员,这种分班法就更加可行。整批的学员毕业后回到团里,基训时保持原编制,再认真训练两三年,必然大有可为。再一种就是分为独舞演员(包括主要演员)班和群舞演员班,根据演员不同的需要,安排不同的教材乃至不同的课程。群舞演员不需很高的技巧,训练中应强调乐感和整体观念,队形要整齐,动作要划一,这样排练节目时就会省却很多功夫。另外也可根据演出的需要,将民间舞安排为群舞演员的基训内容,打破基训内容单打一的框框,每周的时间,可以四节基训,两节民间舞,或是各三节,做为以民族民间舞为主的各舞蹈团来说,有必要更加重视民间舞的训练。独舞演员的基训,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当安排特殊技巧,乃至双人舞的练习,安排各种风格的舞蹈的基本舞步和技巧的练习,不必拘泥于扶把-离把-跳跃的老路子,把有限的基训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更好地为舞台演出服务。
   
    此外,演出团体有时忙,有时闲,有时在本地演出,有时到外地演出,演员的训练也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安排。忙时,保持一定的基训时间,闲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课程,练一练毯子功、民间舞,学一些现代舞和外国舞的基本功,使演员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有机会,也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举办各种短训班,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到外地演出,搞好基训,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这时的练习,多在剧场的舞台上进行,没有把杆,可找些椅子、平台、吊杆之类的东西代替,这些代用品稳定性较差,因此扶把动作的编排可以简单些,也可以不做扶把动作,用现代舞训练中的跪、躺、坐、卧等类动作代替,活动开了以后,就立起从“擦地”等简单的动作开始,直到跳跃和技巧的练习。因各地剧场使用情况不同,有时连在舞台上练习的条件也没有,只能在一些水泥乃至泥土地面的场地基训,这时就可象戏曲演员练功那样,从压腿、踢腿、下腰开始,逐步活动到全身。这些场地地面硬,缺乏弹性,摩擦力大,不宜做大的跳跃和旋转动作,只能做些小跳活动一下脚腕,但蹲、立半脚尖、控制等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动作可适当多练,手眼身法步的练习可大大加强,最后以圆场来结束训练。总之,出外演出时的基训,不可忽视,不可荒废,以使演出始终保持一定的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演员的训练可概括为两句话:在团里——因人施教,出外演出——因地施教。只要有关方面重视起来,演员训练是大有可为的。

[NextPage]

    (二)

    卅多年来,舞蹈学校也好,歌舞团也好,招收学员时,每班卅人——男女各半,似乎已成为法定人数,招不到这个数字,心里就不踏实,就不算完成招生任务。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我国的舞蹈事业刚刚起步,需要一定数量的演员,每班招那么多人,毕业后还不够分配。

    到了八十年代,舞蹈事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仍从数量上求发展,似乎就有些欠妥了。
   
    舞蹈事业出现“危机”,原因颇多,不想在这里一一探讨,但在学员的培训上不重质量,也是原因之一。这种不重质量,并不是有意的。这种无意在于因循守旧,思想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看不到舞蹈事业在今天出现的新问题。

    问题之一就是舞蹈演员的数量已趋饱和,不应再盲目发展,而应狠抓质量;不应再满足于培养一般演员,而应使每个学员在毕业时都能达到独当一面的水平。

    这个问题当然应该从培训学员抓起,因此每位教员教授的学生太多,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

    舞蹈教学从来都是集体授课,但从专业教学的角度考虑,每位教员教十五个学生,可以说是他所能负担的最大限度。最大限度不等于最佳限度,在课堂上,一位教员即使精神高度集中,也经常是顾此失彼,照管不了那么多人。从时间上来讲,以四十五分钟为一节课,除去教员讲解动作的时间,平均照管每个学生只有两分多钟,两节连上也不过五分钟左右,这么一点儿时间再分配到每个动作或组合上,也就是一、二十秒。虽然不能这样平均主义地来分配,但也可看出每天的训练,大部分时间是学生们在进行“自我教育”,对于智力、体力和自控能力正在发育成长的少年来说,没有一些强制性,要他们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始终做到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似乎是不可能的。相对来说,学生少些,教员用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就可多些,照顾得周到些,并易于发现每个人的缺点,及时加以纠正。人数少,也使生难于“混日子”,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自觉的学习。

    少到什么程度呢?每班只一、两个学生,在当前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但每班不超过十人(男女共二十人)看来是合理的,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人少了,学得精了,演员的舞台寿命也可得到延长,从而有利于舞蹈事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舞蹈教学在人数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应是势在必行。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