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瞩目。然而,如何让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倚靠文化优势来提升软实力、提升国民素质,是中国每个地区都面临的严峻课题。现在,成功举办了世博会的上海,正力图借后世博效应,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题。
中国馆在两年前的世博会深受追捧,醒目的红色进入了这代国人的集体记忆,它的命运颇让公众牵挂。这个国庆节,谜底揭晓,这抹红色更名“中华艺术宫”,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珍品;而城市未来馆则变身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侧重展示当代艺术。“两馆”甫一开放,便人潮如涌。
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都是世界性难题。世博场馆向文化转身,给艺术腾地儿,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向大师致敬、对公众鞠躬。
人们对世博期间参观者惊人的排队长龙还记忆犹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排队七八个小时,不为果腹或任何物质欲望,只是为了看一场来自异邦的十几分钟的电影,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和高科技洗礼。这份热情令人感动,也带来反思。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需求也在迅速放量。因为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世博的排队长龙,其实是一种警示:国人文化渴求旺盛与文化供给相对贫乏形成巨大反差。
寸土寸金的上海,与全国相比,文化场馆数量还算丰裕,也曾经把市中心最金贵的人民广场中心,给了上海博物馆的“宝鼎”。但是,这座城市依然记住了世博会上公众的文化饥渴,仍然大手笔地把世博园区重要场馆让给文化艺术,“两馆”的常规展览还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是一种敬畏与谦卑的文化姿态,体现出上海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准的竭尽全力。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世博的品格与记忆,落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何尝不是对世博会最好的纪念?
有五千年厚重历史的中国,堪称遍地风流。然而行走于敦煌、故宫,我们也曾不无疑虑,满眼艺术精品,却少见大师高名。不像在西方著名教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作品,至今还能一一对应。当年郁达夫纪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现在,中华艺术宫醒目地辟出“名家艺术陈列展”,给吴冠中、林风眠等近十位大师每人“一堵墙”,静候知音——以这样的方式向大师致敬,其实也是“爱戴崇仰”的第一步。同时,“两馆”还邀约大英博物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等馆藏珍品万里来华。既不妄自菲薄,更要开放包容——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要义。
有学者说,博物馆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希望更多的城市,把自己最好的地块揖让给文化,而不是商业。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