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绍刚
教育部近日修订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将京剧选段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先在10省市试点,待成熟之后,再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方兴未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校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自然很难置身事外。所以,少儿“读经热”、戏曲“进课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等现象,屡见不鲜。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次京剧“大规模、成建制”地“进课堂”,体现出教育部门试图回应这股热潮的努力。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先民为我们留下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京剧只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说唱艺术中的一种。在民族戏曲大家庭里,它还是相对年轻的“小老弟”,特别西部和南方,对京剧的认同度相对较弱。如果依靠行政力量硬推,只会继续挤压一些地方剧种的生存空间,而它们原本就羸弱不堪。
如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本已沉重,在许多地区,音乐课程等副科早已边缘化,教师流失严重。京剧学习涉及唱、念、坐、打,技术性要求高,道具多,耗时长。在应试教育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观的前提下,购买道具、培训师资的成本暂且不论,京剧唱段教学,难保不成为应景式的走过场。
尽管,此次京剧进课堂,并不是专门开设一门京剧课。但这则消息还是被媒体有选择性地放大了,这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素质教育的关切,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公众对这二者推进成效的失望。
一种艺术的没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是其内在规律使然。早在70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曾说,京剧“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这句话移植到今天更是如此。
从美学角度来说,京剧的虚拟性、程式化,很难满足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求新求变的感官享受需求;从时代精神来说,京剧唱词、唱腔,很难契合现代人的情感脉动与心理节奏;从培养体系来说,京剧流派林立,门户观念极深。再加上现代社会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几个回合下来,结果自然是观众流失,没有市场。
不管愿意承认与否,京剧都只是一种供人怀旧回望、日渐式微的历史审美样式,是老一辈人的回忆,新一代人娱乐的点缀,外国人想象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扪心自问,天天呼吁振兴京剧、宏扬传统文化的人,有几个真的热爱京剧、认真看过几场京剧呢?果真如此,京剧也不至于没落。既然众多成年人都不喜欢,又何必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站在文化道德的制高点上,强迫孩子受那份罪呢?
京剧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一咏三叹,咿咿呀呀,更代表不了现代中国。
教育,功在千秋万代。但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芝草。如今,很多文化艺术问题解决不了,最后都归咎于成教育,将文化艺术存在的危机转嫁给教育、教师和学生。君不见,东家进课堂,西屋也进课堂。文化艺术自身没怎么长进,孩子的书包却越来越重。一些职责部门则顺之优雅地耸耸肩,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人们常说,“要从娃娃抓起”,但抓什么,如何抓,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艺术教育来说,首先应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在潜移默化,而这不是可以用行政指令来包办的。
在这个人生竞争几乎提前到幼儿阶段的时代,做一名中小学生本已经不容易,放过他们吧!
(编辑: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