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亚当·林德曼2006年出版专著《收藏当代》,“当代”在这里不仅指设计收藏兴起时间不足百年,还包括收藏的对象并非具有明确的时间距离和历史价值,而是与我们同时的,日用的物品。这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不能小看设计品的价值但也不能期待短期内升值,不能脱离对生活好品位的坚持但仅仅如此也不够……
初夏时在红砖美术馆举办的那场关于椅子的展览,其中的现代椅子都出自一位叫织田宪嗣的收藏家之手。“比起一个收藏家,我更是一个研究者”。作为“世界上收藏椅子最多的人”,织田宪嗣的自我定位意图规避收藏家,这不仅出于谦虚,可能收藏并不是他的初衷。他清楚地记得,在自己第一个工作地点百货公司高岛屋见到展出的勒·柯布西埃的No.B306躺椅,金属构架,马皮表面,结构简洁而摩登,形状酷似一个正惬意躺着休息的人体。这件1928年设计的现代风格的“原型作品”,让时任插画师的织田花了将近全部的薪水将之收入囊中。
1978年,织田宪嗣在32岁的时候终于辞职成立了私人博物馆。可能正是因为经历了一次信仰的危机,他才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过渡到一种收藏家和研究者的身份。即便理智告诉自己不能如此任性地“收集”了,但是面对一批几乎绝版的椅子,还是分期付款买下来了。因为这批美国家具生产商Knoll公司降价处理的设计师椅子,代表了一段珍贵的设计历史。
“使生活丰富的美的事物,大家一定要尝试接触一下。”织田宪嗣收藏组织的官网上这么写着。每年5000日元的会费,你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关于藏品的展览资讯,并且以优惠价格购买相关物品。2015年,在纪念丹麦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的一系列活动期间,织田获得了瓦格纳出生地主办的奖项,表彰世界上对传播瓦格纳设计贡献卓越的人。其实,织田不仅是瓦格纳椅子收藏者(140件),也是芬恩·尤尔的作品最大私人收藏者。
艺术品和设计品的收藏都需要考虑作品在艺术史或者设计史上的定位,好提供自己的收藏依据,虽然如此,个人的判断和信念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最早的设计品私人收藏已经无从考证,博物馆收藏的重要开端事件则是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建筑与设计部门,由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负责,专门从事设计的收藏和展示。菲利普·约翰逊带头在欧洲做了一次关于现代设计的考察,策划了1932年的“国际主义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展,第一次向美国民众展出了勒·柯布西埃、沃尔特·格罗比乌斯、密斯·凡德洛这些大师的建筑和产品设计,也同时展出了美国建筑师佛兰克·莱特的设计作品。这个展览背后的理念基于策展人这样一个认识:“现代设计是未来文明的核心”。
在菲利普·约翰逊带动下,博物馆开始大量收藏19世纪中叶到1930年的设计师、建筑师的作品,重点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的设计品,不仅有成品,还包括手稿、设计图、摄影等相关资料一共28000件。这一大规模的收藏可以说是最早的收藏“当代”设计的举动。
对设计品,尤其是日用品的关注并不是只有如此的表征,远在日本,刚经历过关东大地震的东京,正在开始一个以欧美都市计划为蓝本的重建,这不仅促成了现代都市生活在日本的全面确立,也催生出一个新颖的学科——考现学,设计师今和次郎从东京下町开始,记录东京都市化过程中的居民活动,分析当代的文化风俗,通过记录整理社会变化中的日用品和习俗,梳理工业物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而整个昭和时期日用家具的变化,比如将西式椅子引入榻榻米空间,成为那一代人不少人的生活记忆。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欧洲,设计陷入功能主义浪潮,但丹麦比较特殊,丹麦设计师此时几乎没有受到包豪斯的影响,而是在手工工匠的精细家具制作方式下,由设计师卡瑞·克林特开创人体测量研究。后来的汉斯·瓦格纳和布吉·莫根森等大师都是其继承者,古为今用,设计出不落窠臼的现代主义家具,丹麦也成为设计大国,其品味和居家之选的经典作品如此之多,世界上可能只有意大利能与之媲美。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刚兴起的设计收藏集中在风格比较鲜明的荷兰“风格派”、维也纳工作同盟、维也纳“分离派”和德国包豪斯,后来的一批设计师,从查尔斯·伊姆斯夫妇到艾托尔·索扎斯,从一开始就伴随了设计品收藏时代。
织田宪嗣收藏的1300多把椅子,半数以上是这一时期丹麦设计师的椅子,而其中核心的设计师汉斯·瓦格纳、芬恩·尤尔、布吉·莫根森、摩根斯·库奇、卡瑞·克林特、格雷蒂·耶克、阿纳·雅各布森等,都出生于二战以前,其作品是二十世纪设计中的精华,部分作品因为工艺复杂产量有限,之后经历80年代经济萧条,工厂纷纷关闭,于是高超的水准不能再现……
织田宪嗣收藏了最好的当代丹麦椅子,他的“任性”不可模仿,但我们何不在设计时代里开始收藏当下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