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办画展,忙坏的确是大人 姜锡祥 摄于斯洛伐克班市市政厅
「毕加索投胎」的流浪狗,一幅画超过三千元人民币
近日,微博上一则“狗狗毕加索”的消息受到不少网友热议,这条两岁的狗“画家”的有些作品能卖到300英镑一幅(约3000元人民币),借此,有关“艺术家”动物化、低龄化的问题又被提起。实际上这并不算新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就展开了一场关于是否彻底解散学院美术基础教学的大讨论,争议不断;直到90年代,国会决定保有美术基础教育,才算停歇。艺术家究竟该如何定义?美术基础有无必要?至今仍被不断研究着。
随着各种动物“艺术家”、儿童“艺术家”的“崛起”,我们似乎感觉到艺术正在遍地开花。然而再往深处想想,反而更迷惑了:连不懂得复杂思考的动物、不谙世事的孩童都能成为艺术家,我们判断艺术的底线究竟是什么?
动物随性涂鸦
娱乐更多于欣赏
最近,一条名叫Arbor的狗狗因为出色的绘画天赋而一举成名。Arbor年约两岁,原本是街头的流浪狗,好心的布莱斯和珍妮佛夫妇(Bryce and Jennifer Henderson)将它从动物收容所领养后,发现它太聪明了,于是决定试着教它画画。Arbor很快就学会了用嘴叼画笔,调整画布,并画出生动又美丽的线条。如今他成了名,还在电视节目里展现技艺为动物保护机构筹款,有些作品能卖到300英镑一幅(约3000元人民币)。
看到这条新闻,网友反应不一。有人说:“这是天赋,人类学不来的……”更有人质疑道:“狗的眼睛不是只能分辨黑白?”诚然,Arbor确实是一条聪明的狗狗,因为它的画作看上去是有那么点抽象的意味,然而这样的画作能称得上艺术品吗?在被媒体和喜爱它的观众捧为艺术家后,也不禁让人疑惑:这究竟是真正的艺术欣赏还是更多的娱乐消遣?
除了Arbor,早前还有泰国出现的会画画的大象,这些动物的确有着一定的智慧,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后天对它们的训练造就的。Arbor的画被拍卖至300英镑无可厚非,因为这些作品的拍卖是在电视节目里为动物保护机构筹款而来,这其中的价值更多地是出于一种人道关怀,出于慈善,甚至出于猎奇,不可能同真正的艺术品拍卖相提并论。毕竟,动物并不能进行复杂的思考,更谈何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如果将这种娱乐捧得过高,那么又该让真正的艺术家们如何自处?
小女孩办画展
你说像啥就像啥
除了世界各地的动物“艺术家”,一些低龄的小天才也在不断刷新艺术家群体的年龄构成。2011年,一位当时年仅两岁半的名叫廖文德的小女孩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名为“真善美——两岁半儿童廖文德水墨世界”的展出,同样引起了不少争议。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潘嘉俊称她,“她的作画更多是一种介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游戏,但画面呈现疏密得当,时而浓重、时而清淡,呈现了一定的意境、有力量,能给当下的成人画家很大启发。”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两岁小画家办画展一事,质疑声和支持声参半,有网友在博客上写文《两岁女孩办个展:艺术的悲哀》,随之便有一篇长文《两岁女孩办个展:无可厚非》来反驳。
廖文德两岁时便以家中宣纸、毛笔作“涂鸦”游戏,“创作”抽象画,半年“涂鸦”150多幅,甚至已经出版了两本画册。战绩累累的背后人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些“大作”的呢?尽管廖文德的父亲对孩子的画赞不绝口,但他也曾在微博上如此说:“小家伙的画都只有编号,因为我们都不知道她画的是什么,有时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小家伙画一张画要多久?有些能画十几分钟,有些却只要二十秒。蘸满红色,敲敲敲,再涮涮水,一甩!大功告成!有人说像玫瑰,有人说火把,也有人说像斧头,你觉得呢?”
孩子的天赋值得鼓励,但是硬是给两岁半的孩子涂鸦的作品扣上“抽象”、“写意”之类的大帽子真的好吗?或许这些画作中能看出孩子在色彩、形态把握上的天赋,但用“你说像啥就像啥”的态度将其定义为抽象作品,不正是对当代艺术的极大讽刺吗?
冲击美术教育
是无知还是混乱
作为艺术先锋的美国,也曾有过对艺术、艺术家的界定泛化的彷徨期,上世纪80年代的那场有关是否要彻底解散学院美术基础教育的争端,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美术甚至艺术范畴的一场争议。有不少人认为不需要学习,只要有悟性、有一定的辅导就能进行美术创作。
这种想法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正是当代艺术铺天盖地的时代,很多并没有接受过正规院校学习的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人甚至以这些艺术家为本,大力地抨击那些所谓的学院派画家,认为这些闭门造车的家伙根本及不上“野路子”对社会观察得仔细,表现力更是不及后者来得震撼。但事实上,这样的“野路子”艺术家有多少昙花一现了?又有几个最终留下经典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的?如果这样以偏概全,那么只能说是一种无知了。
所幸,经过几年不了了之的争论,美国国会最终决定继续保持学院的美术基础教育,因为没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单凭所谓的天赋定胜负的话,世界上的绘画大师估计也剩不到几个了。扎实的基础离不开长期的努力,美术教育正是给了有天赋的人努力打好基础的机会。虽然这场争议最终画上了句号,但是这次对美术教育的冲击,无疑给艺术界敲响了警钟:市场的混乱同时让人们对艺术产生了误解。而我们现在有那么多人追捧动物、儿童“艺术家”不也如出一辙吗?
信奉娱乐至上
成不了经典艺术
将娱乐性的炒作升级为艺术,这是网络时代的典型表现。无论是2011年的廖文德,还是前不久的狗狗Arbor,没有网络的传播,他们或许也只是小范围内的热门话题罢了,但是一旦有人将这样的群体定性为“艺术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久而久之便真的有人会相信,像这样的创作也算得上艺术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将艺术门槛降得这么低,将抽象艺术与动物和孩子的涂鸦画上等号,那么当代艺术家今后在创作时还需要什么思考吗?太可笑了。将这种娱乐性的追捧捧得高高的,无疑是对当代艺术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不仅反映出人们精神需求的低端,更是对我们的当代艺术不被理解的另一种表现。也难怪很多人以为抽象艺术就是宣泄,是无病呻吟了。
不过,这些现象的出现所引发的热烈探讨,尽管是当代艺术的危机,却也同样是一次机遇,在这些冲击中,也将有更多人对当代艺术、抽象艺术产生关注,并且从中学习到怎样区分何为真正的艺术。
(实习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