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孔庆东近日做客某网站,就郭德纲最近的一系列事件进行点评,猛夸郭德纲是民族英雄:“郭德纲是我们国家相声界唯一的,敢于讽刺权贵、敢于讽刺不正之风、敢于反对潜规则的,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郭德纲说他徒弟是民族英雄,这话不对!郭德纲自己是民族英雄!”(《山东商报》8月18日)
短短数天,郭德纲从“恶棍”、“流氓”、“三俗代表”转变为反体制英雄,到德艺双馨,再到如今的“民族英雄”,这真让人如坠云雾。查下民族英雄的定义,狭义是指: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广义则是指:在和平时期,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无论从哪方面看,郭德纲和民族英雄都扯不上关系。
这是一个英雄缺席的时代,精神侏儒多了,但“英雄”像“大师”一样被频繁使用,连一个地痞耍下流氓也被冠以“英雄”。鲁迅在《三闲集》里说过,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无聊。当下,不少学者满嘴跑火车,令人惊悸。孔庆东这顶冠冕,恐怕郭德纲本人也会拒绝吧。
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记者采访有瑕疵,不代表就可以打人;和媒体有恩怨,不代表就可以骂记者;即使“恶俗”,也并不能随意被封杀。对郭德纲的抨击无限扩大化,甚至不惜找出陈年旧账,显然不理性;而在其传言被封杀后,舆论的立马转向更似闹剧。一时,郭德纲无意之中被装扮成反体制英雄。而前几天,郭德纲个人、德云社、演出商三方共向舟曲灾区捐款20万元,又被中国扶贫委员会赞为“德艺双馨”。话音未落,孔庆东又狂赞郭德纲是民族英雄。
其实,郭德纲还是那个郭德纲,无论“砸挂”还是捐款,都不是第一次;无论讽刺权力还是插科打诨,都是一以贯之。为何在不少人眼里就出现了关于他的角色迷失呢?说白了,有的人是借机抒怀,有的人是落井下石,有的人是借郭氏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郭德纲没有人们想的那么高尚,也没那么猥琐,他就是相声演员、生意人,其一言一行都暗含着他的个人诉求。针对他的捐款,有人认为郭德纲“德艺双馨”这种说法很可笑,“郭德纲谈不上任何功德或者正义,实际还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这或许有些尖刻,但不无道理。
不少国人评判公众人物,总喜欢走极端,这都离真相太远,离客观太远。
笔者对孔庆东的“民族英雄”论不敢苟同。“不为君主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相声还是应该有些风骨,孔教授也应该少一些谄谀之词、溢美之论。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