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百年普利策奖的变与不变

2015-04-22 12:00:42来源:腾讯    作者:乔木

   

  作为新闻界的奥斯卡,普利策奖独特的分类和评价体系,几乎涵盖了新闻报道的各个方面,成为新闻工作者业务追求和价值判断的标杆。除了始终坚持对新闻本质的探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乔木总结了今年普利策的变化与缺憾,中国的新闻业能从中学到什么?

  美国有三大新闻奖,除了久负盛名的普利策奖(Pulitzer)外,还有波尔克奖(Polk)和皮博迪奖(Peabody)。这三个奖项各有差异,互为补充。但由于创办人报业大王普利策的贡献、哥大新闻学院的盛誉、近百年的颁奖历史,普利策奖无可争议地是最有影响的奖项。

  综合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的相关情况,今年具有下列特点:

  特征一:负面报道仍是主流,揭丑新闻大行其道

 

  和一些国家主流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喜鹊新闻”相比,美国的媒体基本上是一团漆黑的“乌鸦新闻”,报道的选材以负面为主,最拿手的则是揭露丑闻的报道。美国新闻界的这一传统自然也会反映在普利策奖的作品当中。据统计,在普利策奖近100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获奖作品属于负面报道。

  本届普利策奖也不例外, 在开出的13 个奖项中, 有10个属于负面报道, 剩下3个是中性报道。其中最有影响的公共服务奖、调查报道奖和国际报道奖等,更是直接揭露斯诺登引发的美国政府监听丑闻、医疗丑闻、缅甸的跨国人口贩卖等。可见负面报道和揭丑新闻始终是普利策奖作品的主流倾向,而普利策奖从创立伊始就具有揭露丑闻的传统。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揭丑报道不但没有扰乱美国的社会秩序,反而加强了对舆论监督、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等的追求,这也是总有揭丑新闻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社会根源。

  启示:

  借鉴普利策奖的这一特点,在新闻主题方面,中国主流媒体应有更加平衡、多角度的选择。正面报道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回避负面事件,要敢于揭露腐败和丑恶社会问题。对于类似刘铁男、宋林等事件的报道,不能要么避而不报,要么等罗昌平、王文志个体举报成功后,再跟风炒作。应该发扬专业团队的优势,进行独家的调查。

  类似马航飞机失事这样的事件,非常考验记者的调查能力,如果不能像国外同行一样调查的话,至少应该像普利策奖的解释性报道一样,需要平时的积累,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对飞机、气象、地理、联络、护照等能做出解释性的深度报道。

  特征二:暴力新闻比例下降,社会问题比例上升

 

  由于美国近年来没有卷入新的战事,在击毙本·拉登后,除了恐怖个案,反恐局势总体有所缓减,因此美国媒体开始更多关注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今年普利策奖的许多报道都是关于医疗、贫困、退休金、流浪人群、食物救济券等主题。

  而且除了类似水门事件或马拉松爆炸等负面新闻,普利策奖绝大多数报道都是和普通人相关、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切入点大多都很小,民生新闻占较大比例,体现出对弱势群体强烈的人文关怀。

  比如今年的调查报道奖,揭露一些律师和医生勾结,漠视患有黑肺病的煤矿工人的福利被侵害,呼吁立法保护;解释性报道奖,揭示美国经济衰退时代食品救济券的普遍,令人关注贫困问题;地方报道奖,对流浪人口恶劣居住条件的报道推动了改革;全国性报道奖,揭示有轻微犯罪记录的负伤退伍军人被开除后受到虐待,丧失福利,引发国会行动;社论奖对紧迫而复杂的增加退休金问题进行解释;特写摄影奖,记录了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失去双腿的受害者重建生活的经历;而国际报道奖,更是关注在缅甸受到暴力迫害而逃离的罗兴亚族,成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启示:

  对于普利策奖强调的社会问题揭示、贴近民生、体现新闻的人文关怀等特点,其实和中国媒体正在贯彻的“走转改”有相同之处,新闻要减少宏大叙事和对领导人的集中报道,要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社会中的各种人和事。媒体不仅有政治导向,还应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文化传承。[NextPage]

  特征三:地方报纸四处开花,网络媒体暂时受挫

  过去普利策奖多数奖项归几家全国性大报和通讯社所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经常占据半壁江山。本次普利策奖,《纽约时报》只是聊胜于无地拿到两个撞大运的奖项,《华盛顿邮报》也只拿到两个奖项,其中公共服务奖还要和英国《卫报》美国版分享。至于全球最大的美联社,此次则一无所获。与此相对的是,一批知名度稍逊的地方性报纸,纷纷摘得相关奖项。

  和前几年Politico、ProPublic 、Huffington Post等网站大放异彩,连续得奖并斩获重要奖项相比,此次纯粹的网络媒体只有属于公民新闻的“公共诚信中心”(www.publicintegrity.org),有关黑肺病矿工的医疗和律师丑闻的报道,获得调查报道奖。

  在全球看好网络新闻、尤其是移动互联媒体的今天,曾任普利策奖评委的哥大新闻学院教授大卫·克莱泰尔(David Klatell)认为此次只是阶段性的调整,他仍看好网络新闻。

  启示:

  在中国纸媒影响下降,网媒影响与日俱增但分化严重的形势下,拥有采访权的新华网、人民网和中国网,应该学习美国获奖网媒的专业主义和调查能力,在首发、原创、准确、深度等方面和商业门户网站竞争,而不是跟风、段子、民族主义和煽情充斥的软新闻。

  特征四:外国媒体异军突起,斩获重要奖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非美国媒体的异军突起,除了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奖,由《卫报》美国版和《华盛顿邮报》分享外,英国路透社独获国际报道奖。这是否意味着在全球化和传播国际化的时代,不仅美国媒体借助政治、技术和语言的优势在影响外国,他国的英语媒体同样可以影响美国。同时在新闻无国界的时代,也反映了普利策奖某种国际化的迹象。

  启示:

  英国《卫报》美国版和路透社获奖,对中国媒体的走出去战略大有启示。目前《中国日报》已有美国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在美国调频落地,并收购了许多美国本地电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在美国有不少站点,并用英文发稿。

  在各国以媒体为主的软实力竞争时代,中国的驻外媒体,在配合领导出访和对外国的软新闻介绍之外,能否像英国的获奖媒体一样,做一些深入的调查报道?由于后发优势和政策扶持,中国主流媒体拥有一流的技术、设备和人才,需要的是“中国故事,国际叙说;国际问题,中国解读”的观念视角,以及提高包括语言水平和思想影响的能力。[NextPage]

  特征五:坚守专业主义准绳,特稿写作再空缺

 

  最近10年,普利策奖出现三次奖项空缺,两次都是在特稿写作上,除了今年,还有2004年同样的空缺,另外一次则是2012年的社论写作奖。这三次空缺都和最考验文采的软新闻写作有关。新闻会包括事实、观点和文采三个部分,再准确的事实,再有力的观点,都需要很好的文字记录或阐述出来。

  但是现在随着信息的泛滥,技术的冲击,新闻业总体记述、讲故事、说道理的水平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音视频记录、碎片化文字、情绪化的语言以及所谓大数据的冰冷分析,似乎让文字的力量、思想的感染,以及相关的训练积累,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普利策奖几次在文采奖项上的空缺,说明评委们对候选作品并不满意,而普通读者对网络时代文字的滥用、碎片、语言暴力和情绪宣泄,也会有感觉。

  普利策奖是个新闻专业主义的激励,最终还要靠最考验专业水准的文字功夫,打动读者和评委。

  (编辑:刘颖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