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镜头里的摇滚时代

2014-07-18 09:53:36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

   


瑞士摄影师汉内斯·施密德


汉内斯·施密德摄影作品: 摇滚歌手艾利斯·库柏(1980)

  1977年,瑞士摄影师汉内斯·施密德(Hannes Schmid)结束他在非洲部落的8年探险,回到家乡苏黎世。重返常态世界第一天,他就被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朋友路易·斯比尔曼带进一个摇滚演唱会现场。那晚出场的是“现状乐队”(Status Quo),对流行文化毫无了解的汉内斯目瞪口呆,觉得那种演唱简直是“可怕的音乐”,但现场的氛围在他眼里却相当迷人。“观众绑着绷带,欢呼,头发飞扬,真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汉内斯回忆当时情形。演唱会后,路易邀他留下来加入乐队聚餐。长桌一字排开,狂欢开始,但乐手们不喜欢汉内斯的摄影师身份,想要把他赶走,因为“餐桌上不需要摄影师”。好在探险故事帮了汉内斯的忙,乐手们不但对他发生了兴趣,还邀请他入伙拍照。

  从那晚以后,汉内斯开始了8年跟拍摇滚乐队的生涯。从1977到1984年,他拍摄了257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乐队,留下10万多张影像,用镜头记录了一代西方摇滚文化。“摇滚明星”系列,也让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摄影师。

  1977年,瑞士摄影师汉内斯·施密德(Hannes Schmid)结束他在非洲部落的8年探险,回到家乡苏黎世。重返常态世界第一天,他就被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朋友路易·斯比尔曼带进一个摇滚演唱会现场。那晚出场的是“现状乐队”(Status Quo),对流行文化毫无了解的汉内斯目瞪口呆,觉得那种演唱简直是“可怕的音乐”,但现场的氛围在他眼里却相当迷人。“观众绑着绷带,欢呼,头发飞扬,真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汉内斯回忆当时情形。演唱会后,路易邀他留下来加入乐队聚餐。长桌一字排开,狂欢开始,但乐手们不喜欢汉内斯的摄影师身份,想要把他赶走,因为“餐桌上不需要摄影师”。好在探险故事帮了汉内斯的忙,乐手们不但对他发生了兴趣,还邀请他入伙拍照。

  从那晚以后,汉内斯开始了8年跟拍摇滚乐队的生涯。从1977到1984年,他拍摄了257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乐队,留下10万多张影像,用镜头记录了一代西方摇滚文化。“摇滚明星”系列,也让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摄影师。

  当时在非洲几乎找不到洗印的地方,汉内斯每次都把拍完的胶卷寄回瑞士,请他姐姐送去冲洗。在非洲那几年,他从未间断拍摄,却从没有看到过自己拍出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直到回返瑞士。汉内斯说,当他终于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其实有点失望,因为和之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但汉内斯也因此意识到:“可能我拥有的是属于我自己的视觉世界,而不是真实存在的那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差距非常大。不过没有关系,摄影只是我用来感知世界的方式。”

  他把这种摄影观念也带到了摇滚时代。在汉内斯的回忆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期,他把摇滚的兴起看成是一场“年轻人的起义”,“以一种和平挣脱的方式去反抗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反对保守的体制和父母”。这样一个人群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让汉内斯·施密德着迷,而对摇滚音乐本身,汉内斯始终不太感兴趣。事实上,他只喜欢过两个乐队,但理由在摇滚迷看来也是非常可笑的:一个是摇滚殿堂级歌手密特·劳弗(Meat Loaf)。“他在演唱会上随时处于一种将死的状态,超过300磅的体重让他在唱歌时有很重的喘气声,每次在他的演唱会上,我都几乎忘记了拍摄,这对不喜欢摇滚乐的我来说不太寻常。” 汉内斯说,另一个是美国早期女子硬摇滚乐队Heart,他尤其喜爱主唱安·威尔森(Ann Wilson),“难得曲调优美”。[NextPage]


发电厂乐队(1981)

  也许正因为他不是狂热的歌迷,台上台下,汉内斯的镜头的表现力与众不同。从“恐怖海峡”(Dire Straits)、“皇后”(Queen),到“发电厂”(Kraftwerk)、“金发女郎”(Blondie)……汉内斯跟着他们到各国巡演,汉内斯的名字也随之传播,在摇滚圈越来越有名气。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汉内斯往往抛开摄影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乐队成员。当年跟拍澳大利亚的AC/DC,他和乐队一起到英国、德国巡演了两周,主吉他手安格斯·扬(Angus Young)问他:“你的相机在哪里?为什么我从没见过你拍照?”汉内斯说:“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安格斯·扬觉得这个摄影师肯定是疯了,跟着全世界如此有名的乐队巡演两周,居然一张照片都没有拍。从那以后,安格斯·扬随时随地都在找他,以为自己可以帮这个可怜的家伙一把。有一回,AC/DC全体成员正在舞台上演唱,安格斯·扬突然停下来,大喊:“汉内斯在哪里?快上来!”他只好爬上舞台去拍了几张。汉内斯指着一张拍摄于1979年的安格斯·扬的照片说:“你看,他大汗淋漓,正抱着吉他愤怒弹唱。那时我就站在舞台上,在他身边,所以能够自由地勾勒线条、调整光线。”这张照片后来被德国著名的弗科旺博物馆(Musuem Folkwang)收藏,评论家认为它能够代表那个时代的摇滚文化精神。汉内斯说:“摇滚音乐本身并不是摇滚文化,是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构成了摇滚文化。”

  以汉内斯的经历,所有乐队的巡演生活——即使是明星乐队——其实都单调无趣:到机场、搭飞机、去酒店、进现场、回酒店。汉内斯试图在“程式化”的轨迹中寻找,到底哪个瞬间真正属于我的镜头?最后他发现,乐手走上舞台前的两分钟,是他的镜头跟人物发生关系的最重要一刻。“一切都准备好了,人群在台下欢呼,乐手在后台等待出场,那个时候他们会有点紧张,无暇旁顾,但他们不介意我的存在,我可以让他们无需抽离情境就接受我的镜头,所以一切都在最真实的状态。”后来,这些照片都成了汉内斯最出色的作品。

  因为这样一种家庭成员式的“信任”,他的镜头也得以进入摇滚明星们的日常生活。“我的作品很多是家庭合影式的,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一起开心。”汉内斯说,当年那些媒体并不看好这种照片,他们认为“太私人了”,缺少明星光彩。但乐手们自己看到这些照片都很喜欢,觉得这是为他们自己拍摄的,不必被拿去给杂志换钱。当时“发电厂”乐队正大红大紫,汉内斯是唯一一个被他们准许拍摄表演现场和私人生活的摄影师。

  他的“摇滚明星”系列后来获得无数展览邀请,也包括此次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作品包括:《后台》(Backstage)、《黑色舞台》(Blackstage)和《天后+天王》(Divas + Heroes)。前两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最后一部分直到2008年才结束。在这之间的整个90年代,已经成名的汉内斯得到很多时尚商业摄影的邀请。汉内斯说,他并不排斥商业摄影,但尽量避免陷入“被控制的状况”。在当时的时尚摄影圈,汉内斯因为题材、视角独特而成为异类,他把模特儿带入丛林和大象一起工作的“疯狂行径”,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尚圈中被视为是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他们觉得我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就是那个能给他们讲故事的人。”汉内斯告诉本刊。他传播度最高的一组作品——万宝路“牛仔”的巨大成功,使他的创作自由获得极大扩展。于是,他在2000年以后再次回到摇滚世界。

  说起重启摇滚主题的缘由,汉内斯说,最初的灵感来源于90年代一本名叫《Bravo》的德国杂志。“他们会向读者随刊赠送一些摇滚乐队的海报,每次只有画面的局部,当读者持续购买五六期之后,就可以把它们组合为一张完整的海报。”汉内斯说,最终是他14岁女儿的一个要求让他开始行动:他们家里有一面非常大的空白墙壁,女儿想要挂一张摇滚女明星金·怀德(Kim Wilde)的照片,他没有办法扩放这么大幅的照片,于是想到《Bravo》的海报。他把当年拍摄的金·怀德的照片先做扫描,然后分成42份A3纸大小的海报,再组合成一面照片墙。“在近处,这些照片只是一些小点,但从远处看,这些点就成为一张完整的图片。”

  汉内斯把这种方式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他希望六七十年代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能够转变成当代的话语。“借助苹果电脑、打印机等现代技术,把过去带入现在。”但汉内斯·施密德强调,这种创作方法并非打印照片这么简单,而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图像语言的转换。

  现在,抛开西方摄影家通常难以避免的对于东方主义的偏好,汉内斯·施密德用“参与观察者”(A Participant Observer)这样的概念来描述自己在拍摄中的一贯角色。摄影对于汉内斯来说,是某一种人生的出发点,而相机则是“工具”。就像他一直说的:“照片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永远是世界本身,以及你的观看方式。”(本文图片由汉内斯·施密德提供)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