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数码时代新闻摄影观念的变革

2010-08-25 10:17:03来源:《郑州大学学报》    作者:

   

作者:延婧

  摘要:数码时代摄影器材的更新以及新闻摄影者影像观念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使得纸质媒体新闻图片的文化风格变得多元和深邃。在这种情势下,作为新闻摄影从业者应顺乎新闻摄影变革的潮流,要用新的理念应对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挑战,不是满足于简单的记录和停留在事物的表层,面对新闻现场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见解,用多元的文化思考和丰富的视觉语言解读新闻事物,追求影像的开放性和视觉意义的延伸。

  关键词:数码时代;新闻摄影;影像;摄影记者
 
  数码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或者说一种新的媒介,它诞生并在人们生活中不断渗透,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着某些行业原有的操作规则和行业理念,新闻摄影业正是受数码技术影响较为深刻的重要行业之一。数码相机引入新闻摄影行业之后不仅改变了影像的存储介质,改变了摄影人的观看方式,还动态地影响着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引起了包括从传播主体拍摄、发布信息到受众解读影像等在内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连锁变化,而这一系列变化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而言,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新闻摄影要存活、要发展势必革新新闻摄影的观念。

  技术的革新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最重要的莫过于促成摄影观念的更新,研究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领域新闻摄影观念的变革及创新点,将有助于摄影师更好地把握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他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技术更新带来的种种变化,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把握画面格局,最终创作出适合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具有生命力的新闻影像。
  
  一、新闻影像不只担当简单告知新闻事实的媒介角色,更应注重表达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
  
  为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新闻界与社会舆论一直强调新闻摄影所传达的图像信息的“客观性”,换言之,摄影记者拍摄新闻照片一定要目击现场,在不带有任何个人倾向的情况下用“记录”的方式获得图像信息。否则就可能失去“公正性”而陷入“失真”的泥潭。如此看来,似乎摄影师只要作为复制现场的机器,无须开启大脑的思维,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视觉转换者也就无愧于自己的岗位了。机械地记录果真可以确保新闻照片纯朴无暇吗?事实证明,用简单记录的方式所获得的图像往往是靠不住的,例如:在非洲饥荒中有人得到救援,摄影师如果只看到获得救援的灾民,只字不提灾难的恶果和政府部门的渎职,就会用一个看似真实的场景以偏概全掩盖事件的真相;再如宋皇陵石雕的破败残损,如果只从美观角度衡量,不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审视表现,就可能只在表象上做文章而忽视问题的严重性……这些所谓的“现场见证”画面倒会成为“伪真实报道”的产物。因而,新闻摄影的客观真实离不开作者通过主观努力深入调查对新闻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离不开作者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的方式对事物作出是非判断。

  实践证明,新闻摄影的过程是摄影者动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准确捕捉画面形象的过程,是一门借助视觉符号进行文化思考的应用科学,若用影像令人信服地表述事理,实现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思想共鸣,必须诉诸作者的主观思考,而不是豪无选择地照搬事实。况且如果在新闻现场所有摄影记者都不经思考按动快门,最终拍摄的摄影图片很可能千人一面,现今,不包含摄影师个性思维、主观观点的新闻影像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当下,新闻摄影领域流行“观点即为卖点”的说法,这便是主张摄影师的独立思考,提倡新闻影像要表达摄影师的独特见解。这种变革与摄影数码化的大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摄影数码化的发展,相机使用的便利和技术操作的智能化,大大降低了摄影的专业门槛,拍摄新闻照片已不是摄影记者的特权。2005年7月9日,世界两家重要报纸《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在头版采用了业余爱好者使用手机在“伦敦地铁爆炸案”现场所拍摄的影像,更是标志着摄影平民化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与手机、网络的联姻,使得当今时代的普通受众也成为新闻影像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与专业新闻摄影师同台竞争。面对纷至沓来的新闻影像和业余摄影队伍的挑战,专业摄影师要树立自己的影像权威性,使自己的新闻照片脱颖而出,其只是在场见证远远不够,受众和业界也不再满足新闻照片传统的在场记录、简单地告知新闻事实的视觉表达,因为今天受众每天所接受的图像信息极度丰富,形成了一定的媒介素养和视觉修养,在图像充斥的情况下他们更加青睐拥有视觉新鲜感和深刻内涵的影像。因而,摄影师在深入新闻现场拍摄时,要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带着创造性的思维捕捉主题,寻找视点,探索表达方式,最终透过镜头中的独特“现实”传达其对新闻事实的深度解读,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人说,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已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本身,而是关注画面背后所深藏的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以观念支配语言,以观念决定语言的用法。这种论断,对于当代摄影师同样适用。从2009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即“荷赛”)的评选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现场拍摄并非摄影操作的最重要环节,要使影像真正成为思想的载体,包含尖锐的观点,摄影师先前的独具特色的构思和策划是不容忽视的,获得体育特写组照一等奖的赵青的《电视中的奥运会》和自然环境类组照二等奖的傅拥军的《西湖边上的一棵树》都是典型范例。赵青在拍摄2008中国北京奥运会这一题材时,正是凭借拍摄前的别具新意的构思,采用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来取胜的,其照片画面并未聚焦体育现场的奥运会,而是关注与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环境相结合的电视中的奥运图像,进而传达出2008中国体育年奥运精神深入中国人心的深刻观点。傅拥军也得益于其在敏锐观察新闻事物的过程中,提炼出有力量的主观思想,即在人与自然共同相处中,人类只有敬畏自然,才能在“天人合一”的环境中幸福生存。他这组照片所有画面以统一的视觉格局出现,展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人依树而乐的生存状态,在变与不变中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于不动声色中传达了自己的环保理念。两组影像现场拍摄的难度不大,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摄影师先前已有对新闻事物成熟的观念理解,进而以观念支配视觉表达,以不同以往的叙事方式表述了自己的影像语言,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因此,新闻影像中融入摄影师个性化的观点表达至关重要。

[NextPage]

  新闻摄影师要使自己的作品彰显自身独特的观点需要分两步走:其一,摄影师在拍摄前期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新闻背景和拍摄对象作透彻、深入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对新闻事物个性化的观念解读——即独特的主观评价;其二,以这种观念支配其后在新闻现场的拍摄活动,有目的地寻找拍摄目标,把握画面格局和影像关系,在画面形象的选择和视觉语言的提炼中,摄影师动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影像超越记录层面,成为激发人们观点形成的有力媒介,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二、新闻摄影的创作开始消解早期中国摄影人对于“决定性瞬间”的原始认知,不只关注事件唯一确定的结果,更要注重对其过程所包涵的多重内在意义的揭示
  
  由于照相机生来就具有瞬间定格生活情形的特点,新闻摄影报道只能在几百分之一秒,甚至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将刹那间的现场表现凝固,用生活中的一个切片说明一个事件。对于摄影师而言,成败也就在此一举。由于一个新闻事件从起到落有诸多瞬间,有的瞬间不具备形象特征,有的富有象征性,有的无法印证一件事情,有的瞬间却能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有的瞬间意味隽永。在其事物的流变中,摄影师要想借助静止而局限的视觉空间传达自己的主旨,“决定性瞬间”最具说服力。新闻摄影的先行者——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对于“决定性瞬间”是这样表述的:“形式与内容是不能分离的。我认为形式是一种线条、体积、表面、质地与情感顶点相互作用的严格组合,在这个组合中,我的概念,我的组合只是发展了的直觉。我以运动的协调而工作,虽然这种协调是生活自身展开过程中的预感,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感情的各种因素达到了平衡。摄影就是抓住这一瞬间,牢牢地抓住他的平衡性。”布列松在这里强调的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与作者主观认知的契合。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许多摄影人认为这一决定性瞬间往往是事物发展的高潮,需要定格事件具有确定意义的结果,只有这样所摄的影像才具有典型意义,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随着新闻摄影的深度实践,人们逐渐发现,新闻摄影一味强调高潮的传播价值局限了摄影者的思维和操作范畴,具有传播价值的不只是“高潮的瞬间”,在其高潮之前或之后,有些瞬间也具备一定的形象特征,能够引发大众思考,这样的瞬间同样具有说服力。新闻事件是立体灵动的,只要具有客观依据,在现场有感而发,摄影人完全可以灵活解读,从整体、局部甚至不同侧面提炼思想观点。

  随着摄影数码化的发展,新闻摄影界对于“决定性瞬间”的认知越来越具有时代特色,不仅鼓励摄影师在抓拍时机上可根据自身主观思维灵活选择,在瞬间捕捉时尤为注重摄影师对事件过程所包涵的多重内在意义进行开掘揭示。究其原因是因为,摄影的数码化使得影像从拍摄到发布都变得极为便利,人们获取图像信息也由先前的“一对多”变化为“多对多”的媒介传输,尤其是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的介入,人们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十分丰富,如前所述受众自身的视觉修养在文化繁荣中不断得到提升,其审美情趣和信息解读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新闻摄影的对新闻事件结果的展示已不是最经典的视觉表达,因为在后现代文化中,人们对视觉新闻事件的认知和理解由先前传统的一元化认知已转化为多元化、立体化的个性解析,因而摄影界为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为使新闻影像内涵更加丰富,在关注事件结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通过画面语言展示其过程中所包含的多重精神内涵、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当下新闻摄影师对画面多重内涵的揭示,注重在对新闻事件、新闻背景全局式的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作品中个人对新闻对象所形成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主观印象,摄影作品中这种主观印象的诠释和上述变革中强化作品中摄影师个性化的观点一脉相承,如此拍摄会使影像变得更为鲜活与深邃。曾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新闻肖像类组照二等奖的《变性性工作者》,整组画面均以浅黄色背景反衬变性工作者的局部肢体,在技术处理上用明暗对比法突出视觉主点,如此展示的是摄影师用独特的影像解读方式强化了自己对变性工作者的主观印象,这种看似含混的非完整性的视觉表达与布列松所提出的决定性瞬间对瞬间的精确把握似乎背道而驰,但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视觉处理,使其影像冲击力才变得强势,画面的文化蕴涵才显得深邃。摄影师如此把握视觉语言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参与画面之中进行视觉和心灵体验,使其对画面意境的感知更为灵动,更具自我想象力,不再被动接受摄影师定论性的说教。今天新闻摄影师不仅仅将镜头对准事件结果,而且更加关注对其过程多重精神内涵的开掘,这是新闻摄影界在新时代对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一种新的诠释。布列松早年提出“决定性瞬间”的用意就是提醒人们在捕捉画面瞬间的同时关注事物本质,而当下人们要真正透过摄影师的画面立体、透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摄影师必须做出上述努力,为观众创造一个包含多重意义的的立体的开放的视觉文本。
  
  三、新闻影像要重视影像的开放性和视觉意义的延伸
  
  在某种程度上,数码技术进入摄影领域所引发的种种变化,消解了大众传媒在视觉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在数字化时代,新闻影像的传播不再是单向度的传受关系,受众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解读图片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由此,新闻照片在信息传播中所充当的角色不应只是传播者进行单向传播,表达传播意图的工具,而应成为连接摄影师、大众传媒和读者,沟通思想与情感的中间媒介。如前所述,当今世界的共融、资讯的极度丰富,交流的通畅,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等使得人类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不同于从前的单一化、模式化,而新闻影像是人类理解社会,认知世界、反观自身的媒介触角,由其所建构的影像思想空间也应力求引导人们以多重思维方式、多方位地对现实进行解读,新闻影像本身所包含的视觉结构不应是封闭的视觉系统,束缚受众以摄影者预设的思维逻辑认识新闻事实,其作品应具有开放性的视觉结构,成为引发受众对画面内涵多意理解、多重联想的视觉导引。

  著名艺术家达利曾经说过,绘画运用的语言应该是一种“隐喻”,它在指称一个对象的时候,应当让大师超越画面的形式去得到更多的意义,而不被画面形式所禁锢。当今,在新闻影像的视觉传达中也应追求同样的传播效果,摄影师对视觉语言进行精心地选择与提炼,组织照片的画面,其最终目的并非只是停留于画面本身,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是期待受众透过画面考虑瞬间之前、之后的事情,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进而实现其思维对新闻事实背后所包含的社会关系、精神信息的深度剖析和理解,因而要使影像实现传播价值,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就应追求影像的开放性,追求其视觉意义的延伸,只有这样新闻照片才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止”、“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而要使新闻影像具备开放性,使其视觉意义向画外延展,就需要摄影师从照片主题的提炼和视觉结构的建构两方面努力。主题是新闻照片的核心与灵魂,照片的视觉结构需要围绕主题来经营,影像本身是否具备开放性不仅取决于画面结构,也取决于其主题是否丰盈、立体、别具匠心,蕴涵富有深度与广度的思想哲理,只有具备这种主题的画面才能蕴含引发人们思考的无限动力,摄影师在提炼主题时需要对新闻事物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关照,需要对人生、社会进行多角度的反思。而摄影师在组织画面时,要使影像成为开放的动力结构,不仅要围绕主题展开,同时还需通过使用富有象征、隐喻意义的视觉语汇,捕捉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的瞬间使影像结构成为非闭合,连通画外的开放空间。当下,新闻摄影作品鼓励多视点的画面构成,也是旨在加强新闻照片视觉结构的开放性。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年度最佳奖照片即是一个开放式的影像范本:图片反映的是以黎冲突中,一架以军战机轰炸了黎巴嫩一名军官的官邸后,生者为死者送葬的情形,摄影师在表现葬礼时并未选择群体悲伤的情绪进行定格,而是着力刻画现场稍带混乱的场面以及人们面对灾难的发生所呈现出的纷乱心绪,位居画面后方仰面恸哭的妇女成为整个影像格局的视觉中心,她的出现奠定了照片抑郁、悲伤的情绪基调。这幅作品正是摄影师凭借多视点、立体化的视觉形式呈现,其作品才有如此浓郁的人性色彩,才显得如此真切与深邃。

    (编辑:罗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