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宝山参加一个“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的论坛,有专家指出,虽然据统计上海到去年底已有82家美术馆,但是很多美术馆缺乏特色,呈现了同质化倾向。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述说现在很多展览懒得去看,因为都大同小异。总是那么几种风格,那么几个艺术家,辗转出现在不同的美术馆。这话当然有点夸张,但此现象确实也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跟美术馆定位不清有关。好的美术馆,不论大小,应该有自己的学术定位,简单说就是主要推动、展出、收藏哪一类艺术。而我们这里的许多美术馆成了大杂烩,一会儿举办写实画展,一会儿举办新媒体艺术展,一会儿举办雕塑展,一会儿举办陶瓷展,一会儿引进一个热门的西方大师展,一会儿冒出一个江湖书法大师的个展……这些貌似“丰富多彩”,实则缺乏个性,没有品质。
再则跟策展人缺乏创新思维和视野有关。一些策展人习惯于混圈子,总是在熟悉的艺术家圈子里打转转,带着一帮他熟悉的艺术家,到各家美术馆打游击。策展思路热衷跟风,什么风格火了就策什么展,哪个艺术家卖大价钱了就展哪个。于是乎大家到处都看到那几种风格、那几张面孔。而真正的策展人应该具有长期坚持的学术思想。
还有一个问题则涉及更深层面。美术馆是艺术家得以展示自己艺术成果的平台,当然非常重要。我把它比喻成花市,我们建了很多花市,但如果没有种出品种各异、精彩纷呈的花卉,花市能精彩吗?我们要营造好的艺术生态,不仅要美术馆,还要提供合适的土壤和氛围,让具有创造力、时代精神、有艺术个性的艺术家得以茁壮成长,脱颖而出。还要进一步吸引五湖四海有艺术创造精神的艺术家汇聚在我们这座城市,让好的艺术家感受到这里是他们的艺术创作的天堂。上海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国际大都市,拥有吸引艺术力量汇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发掘这一优势的潜力。
从艺术家、艺术学院、美术馆、艺术市场到政府职能部门、艺术传播媒体,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强化艺术创新思维。避免同质化,艺术家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我看到一些从事试验性艺术探索的新人,刚刚做出了一些作品,就急于获得学术界和市场的认可。于是,他们就渐渐被“同化”。还有一些年轻艺术家,看到当代艺术风起云涌、热浪滚滚,纷纷效仿,于是到处是大同小异的“山寨当代”。
艺术最大的功能是激励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人性的潜力。有创造力的艺术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只有把握住这点,才能改变普遍存在于艺术领域的同质化问题。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