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博物馆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非国有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博物馆时代下,如何提高竞争力,成为了每一家博物馆最重要的问题。
品质是博物馆的核心所在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建立,在众多博物馆中要如何脱颖而出吸引到观众,成了博物馆间的博弈,而带给观众品质感受是提高博物馆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对于博物馆来说展览是品质的首要考量因素,所以如何做好展览是博物馆的规划重点。首先是对展览主题和内容的选择。重量级的展览一定是吸引观众的一剂良药,如故宫的“石渠宝笈特展”、上博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大展”,展品的重量程度,观众的排队热情,都足以使它们成为博物馆历程中里程碑式的展览典范。
石渠宝笈特展排队至少6小时以上,深夜排队不在少数
其次,从观众体验出发,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要有重量级的展品,还需要给观众良好的观展体验。除了重量级的展览,以敏锐的市场嗅觉准确找出观众的兴趣所在进行展览的策划,也会激发观众的兴趣,使展览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此外,再营造一种主题氛围,让观众一进入展厅就有融入、代入感,博得他们的好感,使展览再加分。龙美术馆之前的“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龙美术馆“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再者,展览的学术性也是品质体现的一项。博物馆有必要聘请专业资深策展人进行策展。专业的策展人具有丰富的策展经验,可以将展览的效果及氛围实现到最大化;此外,专业的策展人还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可以很好的把控展览的学术性。一个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博物馆所呈现出的展览一定是具有极高的学术性,在吸引观众的同时更是会得到业界的认可,奠定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
除了外设的展览,博物馆自身的藏品、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策划等等,也都将是一个博物馆品质的综合体现。首先,馆藏藏品大部分会是以常设展的方式与大众见面,它是最能彰显博物馆影响力和地位的一个方面;其次,博物馆设施将会直接致使观众的参观体验,是不是有休息区、是不是有服务台…是不是能够服务于观众;另外,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也会直接导致博物馆的品质体现,有些博物馆会配置导览员对展品进行讲解,更有一部分好的博物馆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调节室温、灯光,以保证藏品的稳定性和最佳展示效果;最后一点是活动策划,其实也就是配套服务的其中一块,许多博物馆定期会开设讲座和一些项目活动,在给大众普及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博物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展厅
博物馆进入“以人为尊”的服务时代
要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博物馆还必须在展览之外提供给观众更好的服务,这一点在上一段中也有提及。如今,参观者对博物馆的需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展览的好坏,他们对服务提出更高更多元的要求。在过去,走了累了有一张长椅给观众歇息就已足够;而现在的博物馆自带咖啡厅茶馆,还有简餐提供,不仅仅是这样,口味、精致程度、创意性也成了观众的打分项,完全不比餐饮行业差。(可参考以下案例)
艺术&旅游|体验在世界顶尖博物馆中的用餐感受
与之类似的还有博物馆的周边衍生品。近年来博物馆文创越来越火热,尤其是在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再次将国内的文创事业推向高潮。说起文创,两岸故宫文创衍生品应该是被谈及最多的。故宫发挥创意,出品了一大批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在网上受到热捧,例如时尚文化创意产品“朝珠耳机”的研发思路,便是功能、时尚与文化的结合。耳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产品,特别是年轻人购买的耳机,更希望通过佩戴耳机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因此将耳机的功能性与朝珠这一文化载体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创意,立即引发了年轻人对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关注,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发对故宫文化的兴趣。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获得相关领域奖项数十种。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中的创意研发精神无处不在,例如以“萌”为设计理念,充满故宫元素的“宫廷娃娃”家族系列产品以及以紫禁城内生活的流浪猫为创意的“故宫猫”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观众的青睐。
朝珠耳机
当然,也会有人表示上面这些服务是独立于展览外的,可有可无。那么,讲解服务应该是每个参观者都需要的吧!讲解的方式有好多种,各家博物馆也会有所不同,好的博物馆会有多种讲解方式以供选择,如导览手册、讲解器,以服务于想独自观展的参观者,但缺点是只有教科书式的内容讲解,并且讲解器大多是需要付费使用;而人工讲解就更能拉近观众和展览之间的距离,观众有各种关于展览的疑问都可以在导览员处获得解答,并且专业的讲解员在讲解时会因人而异,例如,面对儿童时,应采取较口语化、生动的言语来进行浅显易懂的讲解,可以在讲解中多向儿童进行提问,这样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讲解的质量。但是,如果遇到一群专家型的观众,这样的讲解方式显然不适宜,这时就该斟词酌句,尽量用规范化的、专业化的讲解用语,同时注意观察观众对哪些内容较感兴趣,可以就此展开、加深,讲解员还应该面带微笑,多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让对方感觉受到尊重,这样,讲解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然而,这样专业的讲解人才并不是所有博物馆都具备的。
随着互联网与科技的不断升级,微信微博的日益普及,现场讲解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很多博物馆在举办展览的时候会在相应的作品附带二维码。观展的时候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到作品的详细信息,并且有文字版语音版可自行选择,这样的方式对比讲解人员现场讲解的方式更能给人提供独立,安静欣赏的空间。
扫二维码的方式有一个约束条件是首先你一定要去观展,才能获取到作品的信息,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今年7月推出了更加逆天的服务“短信项目”,公众只需要编辑“Sendmexxx”发送至572-51,便可以收到相关主题藏品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输入的文本可以是具体物品、色彩、甚至是表情符号。旧金山现代博物馆的这项服务使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多很多展品的信息。
除此以外,国内博物馆也都很重视线上发展。许多博物馆都有自家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站,上面会实时公布展览信息和各种博物馆活动,最具代表的便是余德耀美术馆。在今年的520,余德耀美术馆特别策划了“无声告白”行动,在无声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形式留下您的手绘、文字,来向这群可爱的人献礼告白;其实早在2014年余德耀美术馆就开展了“七夕邂逅美术馆”活动,获得一致好评;近日,余德耀美术馆又宣布将在每周日下午开放免费导览。这一切都说明着博物馆已经从“以物为主”的时代开始渐渐转向“以人为尊”。
积极推出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
一个博物馆能否吸引观众不断进来参观,除了出色的展览外,还应有相关的配套教育活动。而活动的多样性、特色性、创新性便也是博物馆需要花心思来设计考虑的。
许多数博物馆定期都会有讲座举办,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更能以此圈粉,吸引到对展览真正热爱的群体,也能听到他们的反馈声。在这里以北京首都博物馆为例,首都博物馆开设讲座的频率很高,基本每周都有讲座开展,每期也都有不同的主讲人授课,观众可以很简单的通过官微直接报名参加。下图是一张讲座的主题清单,我们可以看到讲座的主题大都围绕文化展开,所以来参加讲座的基本都是以高知、收藏家或是文博行业相关的业内人士。对于参加者而言,有层次的讲座不仅能让他们接受到知识的洗礼,还能有机会接触到业内各种人士,交换资源。
首都博物馆定期举办讲座活动
博物馆另一个重点教育活动便是放在了孩子身上,而这一块目前普及的还并不多。如何把博物馆传播与孩子教育相衔接,也是一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如亲子活动,可以运用互动的方式,为小朋友们讲解展览,让小朋友从小开始学习,在玩耍中学习并且加强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增进感情。例如,相较于传统的讲解方式,“角色扮演情景讲解”的方式更适合小朋友。活动时,讲解员会扮演成某一位人物,身穿角色扮演服装来带领小朋友参观,途中还会与小朋友互动,提出种种问题让小朋友思考。这样的方式往往更能引人入胜,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小朋友的学习。若博物馆有手工活动区域,还可以定期更换活动内容。可以根据节假日、博物馆的临时展览等设置不同的主题性活动,再将之进行整合。
而另一方面,博物馆还能与学校进行合作,将学生的日常活动与之结合。从2013年底开始,由市文广局、市教委牵头,中华艺术宫和市教委职教处合作推出了四季《走进艺术宫》课程,课程先从艺术门类进行探索,又扩展到语文、政治、外语等非艺术门类课程;《走进艺术宫》“三岁”时,主办方开设了9堂跨界、多元、形式多样的艺术宫课程,并组建优秀教师团队为开课教师进行指导,建设“导师制”;如今,中华艺术宫已经将15门经典课程设置为“常态课程”,每个月推出2-3节常态课,面向中职生和全社会开放。课程报名每每在网络上公开,几乎所有的名额都被“秒杀”。上海市教委职教处负责人表示,“课堂走进艺术宫”是上海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的新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和创作水平。
来自青海果洛的藏族学生和市民围坐在楼梯上,一边看画,一边听周培元讲述建筑中的艺术奥秘。
不同主题的活动针对不同的群体。定期举办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大众愿意走进博物馆,参观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同时也是提升丰富了全民的知识结构体系。所以博物馆积极推出特色教育活动不仅是为博物馆本身,更是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博物馆应加强多方合作
除了学校以外,博物馆还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商业品牌以及各类媒体进行合作。
1、加强博物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同样适用于博物馆。每个博物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够相互协作,资源共享,那就可以互惠互利,从而获得更多的观众。
例如,可以联合办展。让博物馆始终有新颖丰富的陈列内容,使观众能经常领略到博物馆不断变换陈列展览的新气氛,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还可以联合搞夏令营,利用彼此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当然,博物馆之间除了合作外,还应多做学习交流,不断将工作心得和经验进行分享,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博物馆教育事业。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巡回至上海博物馆站
2、加强与商业品牌的合作。之前南京博物馆将场地借给跑男录制节目,引起大家热议。对于这件事情负面评价颇多。但是大家要知道商业活动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天敌。博物馆与商业品牌的合作需要的是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严格的监督管理。适当的商业活动,不但可以使商家借助文化品牌获得预期利益,更能促进博物馆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升。至于是否与文博行业相关,这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和博物馆衍生品的思维上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泛文化的信息化读图时代,文博元素与当代生活方式有着非常丰富的融合模式与途径。如电影《达芬奇密码》的取景地就是著名的卢浮宫,毫无疑问,这类小说或者电影的成功对卢浮宫的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的私人旅游团还专门设计了“《达芬奇密码》卢浮宫游”项目。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举动可谓更加大胆、突破“禁忌”。每年,大都会博物馆都要为某时装展举办慈善晚宴,一张门票超过2万美元,收入全部用于博物馆运营。这还不包括平时对外承担的各类展览、赛事的收入。刚刚过去的2016年时尚艺术盛典的主题是聚焦科技给服装带来的变化。不但时装秀本身好像与“文博”无关,而赞助商正是大名鼎鼎但似乎与博物馆没有任何关系的苹果公司。但这些活动非但没有损害大都会博物馆在业内的赫赫声誉,反而更彰显了其紧跟时代、大气多元的文化艺术姿态。
被称为“时尚界奥斯卡”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
3、加强与各大媒体间的合作,通过媒体将看似“高冷”的博物馆推向大众面前,从而提升社会知名度。须知,再好的活动,如果不能广而告之,那就只能是“自娱自乐”。虽然这么说带点功利性,但是,“社会知名度”同样是博物馆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结语
要在博物馆时代下凸显竞争力,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与把控。首先是先要保证博物馆本身展览的品质;其次是坚持“以人为尊”的服务理念,照顾到观众的需求;第三,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稳固业内的影响力;第四,合作联系的必要性,这个时代下,一方能力是有限的强强联手才能实现共赢……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