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至28日,中国博物馆事业110年学术研讨会在南通举行。自张謇1905年在家乡创办南通博物苑至今,我国注册各级各类博物馆已达4510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然而,其中一半以上难以为继。如何顺应时代变迁,依靠创新让博物馆“活”起来、活下去,成为与会160多个博物馆掌门人和权威专家聚焦的热点。
最快时3天冒出1座博物馆
11月27日上午9时,守了10多年大门的张师傅,像往常一样准点打开了南通博物苑的大门。这个普通门卫或许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具有象征意义——开启了中国博物馆事业走过110年行程的大门。
1905年,张謇在濠河边创办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也因此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如今沿濠河走一圈,10公里岸线串联着中国珠算博物馆、中国审计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等23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基本形成“环濠河博物馆群”。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近10年,全国博物馆从2300座猛增至4510座,最快时3天冒出1座,每年举办各类展览2.2万个,接待观众7.18亿人次以上。另外,各地还有大约1000座左右的博物馆在规划建设中。
“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初步形成。”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介绍,目前已建立起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为骨干,地方、行业及民办 博物馆全面发展,区域分布日趋合理的博物馆体系。在博物馆数量增多的同时,类型上也趋于多样化,出现了综合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一些新形 态博物馆。
民办博物馆普遍生存难
面对各地持续高涨的建馆热情,安来顺分析说,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化高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受到重视,是件好事。但需要看到的是,当前的各类博物馆中,不少门庭冷落,苦苦支撑。他认为,一家博物馆要健康开办下去,藏品、资金、人才缺一不可。
“缺钱。”这是博物馆馆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全国大约七成左右的博物馆生存困难。其中,有70%是民办博物馆。2008年国家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 只能靠有限门票收入和自筹资金苦度时日的民办博物馆更是雪上加霜。南通一民营老板开办的我国第一座长寿博物馆,不到3年就因资金短缺夭折了。另一家风筝博 物馆竟因场馆无法解决而无奈搬入尼姑庵。
南通一位民营博物馆馆长说,目前民办博物馆未得到政府实质性扶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民办博物馆创办者的素质高低不一,目的不同,加上管理不到位,自然难 以为继。“民办博物馆在成立时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存在运营资金困难。但自身建设缺失,则是更大的隐患。”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发布《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 估报告》显示,参评的全国21个省份的418家博物馆,合格率仅为13.6%。有的博物馆根本就没有管理人才,出资者“校长兼校工,上课又打钟。”有的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开馆闭馆很随意,一天下来接待不了几个人。“博物馆是要求很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是谁想办就办得起来的,民间办博物馆要三思而后 行。”
推陈出新让文物起死回生
“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160多个博物馆掌门人和专家学者聚首中国博物馆的发祥地,共同“反思与前瞻——博物馆在中国”,让“中 国第一大馆”掌门人单霁翔深感坐不住。“已经走过110年的我国博物馆事业,必须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用创新钥匙开启博物馆‘活’门,实现从量的 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
尘封历史、陈年文物如何创新?单霁翔现场讲了故宫博物院推陈出新让“死”文物活起来引发轰动的故事。今年国庆前后,为了迎接90周年院庆,故宫博物院精心 推出“石渠宝笈特展”。其中,一幅《清明上河图》引发8000观众排队观展,有的甚至排队10多个小时,一直排到凌晨3、4点钟,只为一睹“中国第一图” 的风采。
“让文物活起来,把博物馆带回家。”开幕式上,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的一席话引发共鸣。在专家看来,数字化技术给博物馆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越来越多的博物 馆打开尘封历史大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保存、开发、传播,激活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目前,“数字博物馆”、二维码导航、语音编码查询、虚拟 展厅等已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中。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春雨笑言:“现在已经从‘看’博物馆,变成‘听’博物馆了。”
为鼓励博物馆创新,中国博物馆协会自2012年起面向全国设立“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颁奖名额仅2至3个。目前,我省苏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已先后获奖。
而在创新博物馆自我造血机制方面,不少国外经验值得借鉴。身为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的安来顺介绍,在政府和社会慈善资助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国外不少博物 馆都开设了市场营销部门,针对现有受众和潜在受众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法国卢浮宫甚至将部分场地租借举行晚宴、酒会和私人参观等活动,收获不菲。“促进多元 化发展,是博物馆永续的必由之路。”安来顺说。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