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耀美术馆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专业化建设”是美术馆系统近年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是策划展览还是公共教育推广,“专业化”如今已然成为美术馆的自觉追求。从2014年美术馆界举办的展览和运营情况看,尽管我国公立美术馆仍面临着资源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营美术馆也仍受困于资金短缺、定位模糊、运营粗放等诸多现实,但是,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美术馆界明确的共识。
公立美术馆:
深挖学术资源,多方借力巧办展
“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与“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今年美术馆界最受关注的两大项目,也是文化部推动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始自2012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今年进入第三个年头,全国共有41个项目入选,涵盖16个省、区、市,涉及范围广、力度大,较之2012年和2013年,入选项目数量明显增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各地美术馆对于自身藏品的整理与研究日益深入,脉络更加清晰,展陈越发成熟。
但是,随着“展出季”的不断持续,部分藏品较少的中小型美术馆,在展览策划上也开始显现出力不从心。如何应对藏品少、结构单一的现状,如何扬长避短、深挖藏品潜力以拓展更多展览思路,成为众多美术馆共同面临的难题。此间,常熟美术馆推出的“写山水图——离开黄公望的660年”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有益经验——借力,即借助馆外学术专家组成策展团队,在原有馆藏基础上,通过从其他美术馆、博物馆、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手中借展作品,最终构建起展览的叙事结构。从该展受到的欢迎程度看,以有限藏品巧做展览文章,讲出有新意的好故事,不失为中小型美术馆获得展览成功的途径。此外,今年陆俨少艺术院等一批名家馆也围绕名家特色,策划了许多小而精的展览,受到业界好评。今年,部分美术馆对那些艺术成就和艺术贡献突出,但在中国美术史中却并不十分响亮,甚至轮廓还不十分清晰的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含泪画下去——司徒乔艺术世界的爱与恨”、黑龙江美术馆的“人迹板桥霜——黑龙江省美术馆馆藏颜仲艺术文献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的“张充仁文献展(1936-1966)”等,都是美术馆对保护、发掘和传播地域美术资源所作的努力。可以说,大馆利用藏品优势,用更学术和亲民的姿态组织展览;小馆深挖自身潜力,借力外部资源形成特色,已成为美术馆的办展特点。
展览之外最受关注,旨在摸清全国美术馆藏品家底情况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在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和试点后,也于今年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开始面向全国328家美术馆采集藏品信息。这一国家文化财产的清查工程,对于提升美术馆履行专业职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加强和完善美术馆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国家美术收藏应有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各馆的积极响应。[NextPage]
民营美术馆:
建设火热更需政策护航
作为对公立美术馆的有力补充与呼应,近两年来,国内公助民办、民办非企、民办企业三大类美术馆建设也进入快车道。以上海为例,其民营美术馆的数量今年已突破30家,喜玛拉雅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震旦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以及还在建设中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和明年将开馆的昊美术馆等颇为引人注目,这同时也反映出民间资本的走向。
虽然建设红红火火,但民营美术馆依然面临着如何进行可持续运营管理、如何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人才匮乏等诸多难题。而从外部来看,民营美术馆还有一个显著不足,即展场冷清。很多美术馆在迎来开馆展短暂的人流密集期后,随即陷入了人气不足、访客稀少的窘境。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美术馆地处偏远。随着地价的不断上涨,在城市中心区建立民营美术馆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大多数新馆只能选址在偏僻郊区或城市边缘,这就使得观众看展非常不便。其次,民营美术馆多数以展示投资方的收藏和当代艺术为主线,展品不丰富,既难建立展览的学术高度,也难以持续吸引观众的欣赏兴趣。再次,还有公共教育推广不足问题。真正履行美术馆职责的民营美术馆少之又少,部分民营美术馆甚至没有公共教育的设计与安排,因此,它们并没有与社会、社区融为一体,没有让美术馆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难得到人们的价值认同,久之,必然失去长期生存的土壤。
如何破解民营美术馆的难题,树立自身品牌形象?部分美术馆的做法或许可以提供经验。如西安美术馆的办馆理念——推倒美术馆的墙,即与政府、社区合作,将艺术展览带到城市广场等公共区域,不让相关文艺展览成为“圈内的事”;喜玛拉雅美术馆推出的“流动美术馆”,到医院、中小学、商场、机场等公共空间做艺术展览,到高校进行巡讲,带着展览、艺术家、策展人走进大学等。这些措施均可使美术馆跳出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在城市发展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也是认知上的,民营美术馆应让更多市民了解自己。
同时,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也是民营美术馆的显著特点。部分民营美术馆名不副实,一些地产商、画廊、企业等通过搭建美术馆套利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急需相关政策加以护航和规范,而这也是促进整个美术馆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加大人才扶持建立美术馆联盟
从全年美术馆界的展览、公教、学术研究等情况来看,“以人为本”围绕人来组织展览和讲故事,已成为美术馆的基本任务。“美术馆要成为文化艺术的创造主体,美术展览不应是面向公众的说教式普及,而应充分响应普通市民对艺术文化活动的新需求、新期待,体现先锋性、社会性和国际性,成为公共记忆”也成为美术馆界的普遍共识。
从各馆举办的展览情况来看,藏品种类从传统书画到当代装置皆有涉及,但其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民间美术四类作品占据较大份额,而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的摄影、装置、综合媒材类的藏品则涉猎较少,仅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当代艺术的藏品比较丰富。这一方面反映出美术馆界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价值评判未进入正轨,美术馆队伍缺乏对当代艺术的研究人员和评论人员;另一方面,持续繁荣的艺术品市场和热潮滚滚的民间收藏亦给资金匮乏的美术馆收藏增加了难度。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即在离职时叹息:“市场上出现了名家名作,但苦于囊中羞涩。这都是遗憾,需要更好的政策保障。我们呼吁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从战略高度看待美术馆收藏,如此才能使得许多重要的带有文献性、历史性价值的作品归入美术馆,变成公共财富。”
资源整合和馆际交流已成为美术馆界互通有无和资源共享的常态,公立美术馆间的合作与交换展览越来越多,公立与民营美术馆之间的互动也逐渐破冰。“我们不怕配送东西给民营美术馆,但也要把他们的好作品、好展览引过来。我们不要想做老大,而是要做领头人,把大家集聚起来建立一个美术馆联盟,坐在一起共同思考美术事业的发展问题。”上海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说。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依然是美术馆面临的尴尬现实,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提升美术馆专业化水平的切实举措,这些具有辐射作用的“种子人才”,将对美术馆的专业建设发挥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文化部艺术司委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及相关学术单位和艺术机构,开展了包括管理人员、策展人员、典藏人员等在内的一系列美术馆专业人员的培训项目,未来将通过更加全面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美术馆人才队伍,推动美术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编辑:杨晶)